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八字命理 > 婚俗 >

大理结婚讨八字择日子习俗

  • 婚俗
  • 2022-01-18 16:56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及周围地区,是白族主要聚居地,是云南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洱海周围繁衍生息,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设叶榆县,唐、宋时期,建有南诏、大理国,元、明、清时期设大理路、大理府。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白族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民族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使整个民族文化更显得绚丽多彩。大理的白族是一个对外来文化充满包容和接纳的民族,但白族人又有自己特殊的婚俗文化。现在虽随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的改进,但至今还保留有传统的风情习俗。因此在大理参加白族人家的婚礼,不仅能看到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而且还能体验到一次难得的妙趣横生的独特民族风情。大理白族虽然分布广泛,婚俗因地域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来看大同小异。在此仅以大理地区有代表性的进行介绍。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精彩的大理结婚讨八字择日子习俗。  
一、大理结婚习俗传统篇  
1、说媳妇。男女青年到了成人阶段,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对象。找对象的形式大至分为:  
(1)在生产生活中,男女双方认识并产生相爱之情,再告知父母并通过媒人前去说亲。  
(2)在庙会中通过对调子,以歌传情到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后建立感情,再通过媒人说亲。  
(3)另外就是父母包办,通过媒人说合。不管是那种形式的找对象,男方都要请算命先生择日子请媒人到女方家向女方父母提亲,一般提亲不是一次就能应允,如一两次就应允,会让别人认为自家的女儿不值钱,也会显得女方父母对自己女儿不负责任,再则要对男方的人品、家境、家庭成员的组成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若没有大的问题,媒人可向女方父母索要女方的生辰“八字”,即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俗称讨“八字”,如女方父母将女方生辰“八字”告诉媒人,说明这一事情可以深入向下发展。  
2、合八字。媒人获取了女方的八字帖后,交由男方父母,男方父母即可持儿子的生辰“八字”和女方的“八字”帖请算命先生按天干地支、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进行测算,推算出这桩婚事的吉凶祸福,若男女“八字”无相克,说明婚姻关系可以继续发展,算命先生填好合婚单交给男方父母。  
3、订亲。男女“八字”如合得来,男方父母择日请媒人将合“八字”的情况告知女方父母,男方父母在媒人的陪同下,亲自到女方家请求确立亲家关系,女方父母一经答应,亲家关系就算成立。  
4、订婚。白族把订婚叫“发红帖”、“送水礼”“吃小酒”。女方父母把女儿的生辰八字书写在红纸柬帖上,交由男方收执,作为婚姻的凭证。过水礼,即由男方叔伯父母带上红糖六合、白酒六瓶、茶叶六斤、新鲜猪肉16斤、26斤不等、红色的公鸡一只和礼钱360元、460元、660元不等(上世纪50、60年代,现在都在1万以上,看个人家庭条件。),到女方家去订亲,男方所送的礼钱和礼物必带六或双数,意为有福有禄和成双成对。在正式过礼前,男方接受女方的“三道茶”,饭后正式交接水礼。一般常规,女方要返回男方礼钱20元、40元、60元不等。礼过后,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才算正式确立。男女双方也就此改口称对方父母爹妈。  
5、追节。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一经确定,男方每逢节日(春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冬至节)须送给女方家礼物,一般都送节日所常食用的物品。如:春节、火把节送猪肉、红糖、白酒,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冬至节送糍粑。此外,还要请女方到男方家吃饭,并送给女方衣物和压岁钱,俗称追节。  
6、求婚。订婚后男方若要求结婚,可请求媒人到女方家与女方父母议订结婚事宜,俗称求媒。求媒须选在双月双日。求媒一般要求四、五次,特殊的连续求几年。求媒应允之后,男方需请命相师择定结婚吉日,并写成书信样式,俗称“通信柬”、“佳期书”,请媒人送给女方家,于是双方可各自筹备结婚事宜。  
7、开剪。结婚的日期一经确定,男方可择日请裁缝师傅缝衣服,俗称开剪。缝纫的衣服多为儿媳妇和双方老人的,一般在六到十套,其中有一件是结婚之日新媳妇必须要穿的红衣服。要是衣服做得多,缝纫的时间有的达到个把月。现在,白族的衣着形式发生了变化,随处都可买到结婚所需要的衣服。因此,开剪这一习俗也逐渐消失。  
8、红箱子、红柜子。男女双方确定了结婚日期后,女方家陪嫁必须要准备一对红色油漆木柜和一对木箱,以备女儿成婚后,装粮食和衣服。在结婚之日,由男方的陪男挑着柜子、箱子和迎新队伍一起游街。随着社会的发展,红柜子、红箱子等陪嫁物品逐渐被家用电器所代替。  
9、赶街子。男女结婚日期确定后,男方须为女方准备一只玉手镯、一只银钮丝手镯和一串胸前挂的银链子(八到十股)等首饰。一般选择街子天、渔潭会、三月街,男女双方在男方母亲、嫂子和姐姐的陪同下一起去购买。女方一经选定,就由男方母亲付款。银链子、银手镯一般很难买到女方合意的,多数为专门定做。  
10、吃生饭。指结婚正喜的头一天,男方家族“五服”之内、谋人、提调、厨师、帮忙的亲朋好友都要到位。这一天的主要任务是,杀猪做菜,将准备的衣物和水礼(一对鱼、两把粉丝、两合红糖、两瓶酒、茶叶两斤,猪肉36斤等)送到女方家。  
11、压床、压箱底、安喜床。在男女双方结婚的头天晚上,也就是“吃生饭”这一天晚上,要请新郎的上辈(家庭和睦、多子多孙的婶婶或大妈)帮助钉被子,还要找一个小男孩(选择家境比较好,子孩又聪明的)与新郎在新制作的婚床上睡一夜,称为压床。压箱底则是女方家,在女儿出嫁的头天晚上,叔伯父母,哥哥嫂子,姐姐等要给出嫁的姑娘装嫁装,并给一些钱,钱的多少视各家的经济状况而定,所给的钱要压在新娘的红箱子里,称为压箱底。安喜床则在结婚的当日早上。具体安床的时间,床的朝向都要按命相师所算的办,而且安床要由家族内德高望重的老太太来办理,之前要在新房内点上七星灯,焚香为新婚男女祈祷早生贵子。  
12、正喜日。即迎亲待客日。迎亲时间一般是“巳时发轿,午时进门,未时交杯”。过去迎新,要用轿子四顶,新郎新娘各一顶,其他伴随迎亲的送亲的或骑马、或走路,陪男有的挑柜子、背箱子和其它陪嫁物品。正喜之日,新娘梳装须按命相师事先确定的朝向端坐,头戴满插红花的头囊,穿男方准备的红衣服,戴墨眼镜,胸前挂一面镜了,穿红色的绣花鞋。红色的头囊、红色的衣服、红色的绣花鞋寓意喜庆。戴墨镜则新娘子主要为了遮羞,胸前挂的镜子则为了避邪。  
13、上马席、饰花红。当男方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家,新娘家紧闭家门,新郎三呼九叩,新娘家出诗,陪男们答对之后,新娘家打开大门,陪男们进门后满堂敬给女方家客人香烟,烟过数轮,女方家出一桌酒席给陪男们,称为“上马席”,酒席过后,即可开始迎亲的仪式。陪男们将女方家族的上辈请到客堂,先由女方父母跪拜祖宗,再由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和上辈,在拜的过程中新郎新娘分别要给受拜的敬上糖和酒,之后由父母分别给新郎新娘戴上红花,称为“饰花红”。仪式结束后,新娘即可哭别父母、兄弟、姐妹,走上出嫁之路。  
14、掐新娘。锁呐师奏着迎新曲在前引道,新娘在新郎和伴娘的陪同下走出家门,一路上陪郎们借机一把把掐新娘,新娘只有靠伴娘们来保护。在日落之前,必须把新娘接到新郎家,若新娘未按到家,一般男方家不能开席待客。新娘接到家门,新郎家上年纪的长辈要到门前点香,并安排童男、童女迎接新郎新娘进门,进门后新娘要跨过事先准备的火盆,意为将来做事红红火火。  
15、镜镜筛。新娘进了家门后不能急于进洞房,要等吹打师将事先准备好避邪的镜镜筛(红色的小筛子中心部位用红丝线扎一面小镜子和一对箭),钉在洞房的门头上,新郎、新娘才能抡着进洞房(意为谁先进洞房,将来谁当家)。新房内一般都放有一个小火盆,盆内装有辣子面和花椒呛得新郎、新娘咳嗽不止,(辣子、花椒白语意为亲亲热热,富富贵贵)。新郎、新娘入了洞房之后,即可拜堂待客。  
16、吃团圆饭。待客结束后,最后新郎爷爷、奶奶、父亲、母新、叔父伯母、兄弟、姐妹、祝娌等都要在一起吃饭,称为团圆饭。厨师们借此机会要戏弄新娘,故意不上菜,等新娘拿着好烟好酒一次次请求厨师,厨师才慢条斯理地一道道给上菜。在吃饭过程中,新郎逐一地向新娘介绍家庭的所有成员,团圆饭吃完,即可进入闹洞房。  
17、回门。新娘、新郎成婚大喜的第二天,新娘家即安排兄弟或姐妹到接郎家接新娘回门,并邀请新娘家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到新娘家吃饭,吃完饭新郎新娘需在日落之前返回家。  
18、出街。大理地区的街子有龙街、狗街、沙坪街、大理街、三月街、渔潭会等,除三月街,渔潭会外,一般为七天一街。新郎、新娘成婚后,若未出过街,是不允许到其他家办事和串门子,否则会认为不吉利。逢街天,新娘在姐妹和新郎的陪同下,背着竹制的小花蓝,梳装打扮后前去起街子。赶街购物对新娘是一件非常考究的事,所购物品是检验将来是否会当家理财的证明,因此,新娘赶街购物都十分谨慎。  
二、大理结婚习俗问答篇  
大理结婚习俗:白族的结婚习俗。?是否会和外族的通婚?择偶条件?  
生活在大理的白族一年之中都会有许多民族节日和比较大型的一些集会。比如说像三月街、绕山林、鱼潭会、火把节、石宝山歌会、本主会以及集体劳动等场合。在这些热闹的场合里面,只要是白族青年男女都可以通过唱调子来彼此相识,谈情说爱。在被誉为热水之源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源县西山地区,如果某个白族青年男女不会唱调子,那找个对象都相当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当白族青年男女双方通过唱调子认识双方并留下好感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感情培养,接下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大理白族的婚礼举行实际上在结婚的头一天就已经开始了。在结婚的前天晚上,男方家里面的天井里会燃起篝火,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男方家中会邀请当地白族的民间艺人到婚礼上演唱“大本曲”和“吹吹腔”。三弦声锁呐声各种乐器声响成一片,房屋里里外外都充满了欢乐气氛,艺人们受到气氛的影响便更是倍展其能,这就是白族的婚前踩棚习俗。  
第二天才是白族正式的迎亲日子。这一天新郎在伙伴们的陪同下,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临到出发之前,当地人们把新郎拥进屋里,在一阵锁呐和锣鼓声中,新郎的哥哥会手捧一朵用红绸子扎的绣球,走到新郎面前,深深作揖,并将绣球搭在新郎的左肩上,紧接着又一阵吹打,将新郎送出大门,让他到女方家去接亲。而新郎到了新娘家门口.吹鼓手们便停止吹打。这时,新郎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三个类似蜡丸的东西,一个接一个向门前的石墩上甩去。随之就听到三声震天动地的巨响。这种蜡丸原来是自制的土炸弹,是迎亲时用来壮声威的。硝烟弥漫中,迎亲的队伍被迎进女方家中。而进入女方家中的时候新娘在哭泣,表达出的一种对家父父母的惜别之情。当锁呐再次吹起时,新娘的哥哥已将新娘背出门外(不是新郎来背,这点很让人意外),让新娘踏上去婆家的路程。路上又会响起乐队伴奏和迎亲者对新郎新娘的欢声笑语。  
当迎亲队伍回到男方家门口,新娘还是由新郎的哥哥或弟弟背着,快步跑进新房。为什么这样着急呢?因为按照白族的习俗,新娘来到男家时,那些参加婚礼的小孩是最难对付的。他们往往会蜂拥而上。一边朝新娘撤米花,一边争着用手去掐新娘。这种“掐新娘”的方式是白族婚礼比较有特色的风俗之一,主要是为了吉利。即便是背掐痛了、新娘也不能发火。不过新娘也早已做好了准备。紧急情况下她会拿出一把剪刀来自卫,很多胆小的孩子还真的不敢上前,只有这样才能安全进入洞房。也有的个别白族地区,迎亲队伍刚一进门,新郎新娘就像参加百米赛跑似的,争着跑进洞房抢枕头,据说谁先抢到枕头,就预示着将来谁当家做主。  
当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还要喝辣椒酒,酒本来就是辣的,再加上辣椒,很难下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白族语言里,“辣”与“亲”的发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着亲上加亲。新郎新娘共饮辣椒酒,表示亲亲热热。也有的地方还将辣椒末撒进火盆里,辣烟四起,呛得人们喘不过起来,主要也是为了喜庆。新郎新娘还会吃喜面,面里面也要放很多辣椒。  
白族婚礼上吃“东坡肉”的习俗也是比较特别的。肉是用红曲米染的,事先用麻杆串好,放在碗里让新娘吃。新娘用筷子去夹,一夹就是一串,根本无从下嘴。这是又是新娘早已预备好的剪刀发挥巨大作用,新娘乘人不备,迅速拿出剪子递给新郎,新郎也会将麻绳剪断,使闹新房的人的阴谋不能得逞。  
白族的婚礼上最有特色的乐器就是唢呐了,婚礼全程始终都会有唢呐伴奏。新娘进门时会吹“接新娘调”;客人来时会吹“迎宾调”;新郎新娘拜堂时吹“一杯酒”、“仙家乐”、“蜜蜂过江”等欢庆曲调,这些曲都调体现出白族的聪明智慧和艺术特色。  
我也是白族,就我在的地方不管是信仰还是生活跟汉族没什么区别,所以“是否会和外族的通婚?择偶条件?”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但结婚是有些习俗,但也没像楼上哪位说的那样古老传统了。  
大理结婚习俗:白族生活的习俗  
可以找个年长的人,比如你的父亲或者其他比较德高望重的人,  
和女方的家长直接谈一下。  
就可以搞定的。  
大理结婚习俗:白族的习俗  
大理结婚习俗:云南省大理市订婚过礼一般多少钱风俗习惯  
根据自己的条件来给吧,。我们这边左右普通人家。  
大理结婚习俗:大理的民族风俗  
大理结婚习俗:生活在洱海的白族有什么风俗  
大理结婚习俗:大理白族的婚姻,有什么特别的?最好有视频!  
白族新娘出嫁要一路哭到男家。新娘进入洞房要由新郎背着,并且吃放了辣椒面的交杯酒。吃辣椒面表示亲亲热热、白头到老的意思。  
剑湖畔的白族婚礼  
居住在剑川县湖周围白族人民,有着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这里的婚礼隆重、热烈,颇有韵味。  
白族青年男女成婚,有一定的礼仪和完整的婚礼形式。婚期一般有三天,第一天男方把部分结婚用品和一桌“八大碗”筵席送到女方家,以示对新娘的关心;第二天举行婚礼是整个婚期限的高潮;第三天是“回门”,是婚礼的尾声。  
举行婚礼这一天,按传统风俗,新郎和小伙子们必须骑上高头大马去娶亲,新娘也必须坐花轿才能出嫁,这种习俗现在已经有很大的改变。这是由于近年来白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娘娶回后,按白族传统的习惯举行结婚典礼,俗称“拜客”。“拜客”时,按男方事先拟好的“拜客”名单,由新郎新娘对家族中的长靠一一敬拜,不许可有遗漏。之后,新娘要向家人赠送礼物。按风俗,新娘向家人赠送的礼物必须是自己亲手缝绣的枕头和布鞋。在进餐时,新郎新娘要陪亲友来宾进餐。这时候,客人们可以给新婚夫妇出些难题,也可以让他们表演节目,堂屋里充满了喝彩声和欢笑声。  
傍晚,新郎家再次把全村的老者和长辈请来,喝酒、呷茶、吃喜糖,庭院里谈笑风生,热闹非常。孩子往往也不甘寂寞,找到洞房的空隙处燃起辣椒粉,拚命往里扇烟。于是,随着欢笑声和咳嗽声,洞房里送出一包包糖果、饼干、瓜籽……  
“回门”这一天,新娘早早就回娘家去。到傍晚,夫家又派出小姑子、介绍人接回新娘,这时新娘必须哭着离开娘家。新娘的哭一般按白族妇女特有的哭腔进行,其声凄泣委婉哀怨感人,倾诉了父母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间的难舍之情。  
有趣的是,“回门”这一天,新郎也要邀上十来个亲友一起去女方家,但不同小姑子、介绍人一道同行,也不必去接触新娘。按白族传统风俗,新郎和亲友可以在女方家招待的筵席上藏东西,女方家也故意在餐桌上多放一双筷子让新郎藏回去,意思是:你家添人了,带一双筷子回去!当新郎等人藏东西的时候,正是新娘家最热闹的时刻。堂屋里巧答暗对,妙趣横生,给婚日增添了别具一格的喜庆气氛。亲友等人藏了东西回到男方家后,可以用藏到的东西向新娘兑换一份礼物。这种风俗除给婚日增加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之外,也为新娘今后在新的环境里生活奠定了一个美好的基础。  
白族婚礼有人曾概括地说,在大理地区参加白族人家的婚礼,不仅能品尝到白族的名优特产食品、佳肴,看到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而且还能体验到一次难得的妙趣横生的独特民族风情。  
白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过去婚姻多由父母包办,男方要付昂贵的聘礼,举行婚礼时还要花费很多的钱财。现在虽随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的改进,但至今还保留有传统的古老的风情习俗。  
男女经过自由恋爱或经人介绍,经定婚确定关系后,在举行结婚时,男方要在正喜日(即结婚日)之前,请人搭好彩棚。并在结婚正喜之日前一天晚上,要邀请乡寨中会唱演戏的人来唱戏(俗称板凳戏,即一人拉琴,几人扮不同角色演唱人或请人唱带有恭喜祝贺之词的吹吹腔(即用唢呐伴奏)、大本仙等曲调。人们一边吃、喝、品尝着主人摆下的果品、茶水。酒,一边唱,一直唱到半夜三更,在座的人不分老少、男、女,品食一碗圆宵,以示预先庆贺大团圆。  
第二天,即正喜之日,从早上起便开始摆宴待客,当来宾开始品尝果酒后品食酒菜佳肴时,新郎在一个陪郎的陪伴下,踩着唢呐吹奏起的“龙上天”乐曲,一桌一桌地给客人们敬酒、敬莱,而这敬法要跪着双手托盘把酒、莱(只一盘或一碗茶)一敬上。迎亲时,有的地方新郎不去,迎亲的陪郎、陪女在媒人率领下,在唢呐声中去迎亲。到了女方家门口唢呐手要用力高声吹奏“蜜蜂过江”、“大摆队伍”、“迎亲调”等内容欢快、热烈的乐曲6次,女方家才由几位年长的男女亲戚数人出来招呼迎新的人进门。然而,有趣的是,有的地方迎亲的人刚要迈进门,就被女方家的几位老人拦住路,用出几副对子(即楹联)或提几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类的语句,如:“你们从哪里来?”“路上碰见什么?”让媒人或新郎回答,人们把这一习俗叫“路考”。这一问一答不仅要灵机应变,而且还要讲究决,对答如流和有风趣,显得很有学问。若哪一方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常常会引起一阵阵爽朗而又充满喜气、欢乐、愉快的笑声。有的地方迎亲时新郎必去,同样碰到“路考”,人们称“考姑爷”或“考新郎”。  
迎亲的人们进门后,女方家便由4个或6个小男孩逐一给他们敬献苦茶、甜茶、糖茶。然后由媒人(或新郎)给女家父母、兄嫂、长辈拜堂、敬酒,女方父母给煤人小孩披挂一道红彩。这时新嫁娘(新娘)要大声哭起来,人们把这哭称为“哭嫁”。一般是先哭父母,后哭兄嫂、弟妹、长辈、女伴,这哭不仅一边哭,而且一边成段成段地哭唱父母养育之思,兄嫂。弟妹之情,伙伴友谊,长辈的关心爱护,今后自己不知如何生活等,若遇到妯娌不和就趁这时也借哭之机,用调子哭唱出自己心中的不平,然后才随迎亲的人出门。在去新郎家的路上,有的地方新娘是坐轿或骑马,在欢快、激越的唢响乐曲声中上路。  
迎亲的队伍还没回到男方家,早已有男方家的长辈在门口相迎。人们一进门,新媳妇便在伴娘及男方女长辈的簇拥下上楼进行梳妆打扮。在新娘梳洗打扮时,在楼下从楼梯口到新房的必经处,早已等候着准备指新娘的人们,据说这格新娘的习俗是为了沾喜气而留传下来的。待新娘装扮好,准备入洞房前,只见两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举着用松明点燃的火把,在人们喜悦欢乐声中,从楼梯口飞步跑向洞房,随之新媳妇在两个伴娘的簇拥下,在人们争相掐新娘的举动和嬉笑声中大步跑进了洞房。洞房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门上挂有一把筛子,内安有一面镜子,镜子上又安放着一张弓,弓上有并排散开欲射向前方的三支箭。这些吉祥物是祝贺一对新人今后生活勤劳、勇敢。幸福的象征。新媳妇进洞房后片刻,便开始举行拜天地、拜父母仪式。有的地方是在进洞房之前便举行了拜天地、拜父母仪式。有的地方一对新人入洞房时,风趣的是俩人都不约而同地争坐枕头,据说谁先坐到枕头上,今后就谁当家,不过,这只是为风趣增添一分欢乐,往往是女先男后,那也奉行和符合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惯。然而,这时不知是谁在那盆暖和又象征兴旺的炭火里理好的辣子面发挥了奇效,辣味直呛得新郎、新娘流泪,呛得不时消鼻涕、打哈欠,逗得出出进进洞房的人们笑声不绝,使洞房洋溢着一种独有的喜气。一阵嬉笑过后,辣味呛过,夫妻喝交杯酒,以示相敬相亲,永结同心,恩爱白头。晚上有的地方新媳妇由女方长辈二人和伴娘及男方家长辈妇女数人相陆在一起吃“细巫席”(即新娘席)。席散后,有的地方在阵阵欢快的喷呐声中,开始举行“除拜”(即拜亲)仪式,“除拜”就是由新媳妇拜男方长辈,受她一拜的人都会得到她亲手加工制作的布鞋一双,上辈人接过鞋子,多少要给她几元钱或一点礼品。最后由新娘下辈人、邻里小孩一齐拜新娘,每人都会得到一份喜钱或一件礼物。这时老者笑吟吟,小者心花怒放,围观的人常常在唢呐声中爆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使婚礼增添了不少的欢乐和炽热的气氛。待“除拜”结束,年轻人便一齐拥入洞房,一边品尝新媳妇由娘家带来的果品,一边在嬉笑声中开始进行闹洞房的风趣活动。  
第二天,男方家送喜神,女方家接新人回门,一般都是当天返回,路程远的则在娘家留宿,至此,婚礼结束。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