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象数易理篇二
物卦起例(端法后天起卦)
后天端法:以物为上卦,方位为下卦,合物卦之数与方卦之数加时数以取动爻。
八卦万物属类(并为上卦)
乾:天、父、老人、官贵、头、骨、马、金宝、珠玉、水果、圆物、冠、镜、刚物、大赤色、水寒。
坤:地、母、老妇、土、牛、金、布帛、文章、舆辇、方物、柄、黄色、瓦器、腹、裳、黑色、黍稷、书、米、谷。
震:雷、长男、足、发、龙、百虫、蹄、竹、萑苇、马鸣、馵足、的颡、稼、乐器之类、草木、青碧绿色、树、木核、柴、蛇。
巽:风、长女、僧尼、鸡、股、百禽、百草、臼、香气、臭、绳、眼、羽毛、帆、扇、枝叶之类、仙道工匠、直物、工巧之器。
坎:水、雨、雪、工、豕、中男、沟渎、弓轮、耳、血、月、盗、宫律、栋、丛棘、狐、蒺藜、桎梏、水族、鱼、盐、酒、醢、有核之物、黑色。
离:火、雉、日、目、电、霓霞、中女、甲胄、戈兵、文书、槁木、炉、兽、鳄龟蟹蚌、凡有壳之物、红赤紫色、花纹人、干燥物。
艮:山、土、少男、童子、狗、手指、径路、门阙、果、蓏、阍寺、鼠、虎、狐、黔喙之属、木生之物、藤生之物、爪、鼻。黄色。
兑:泽、少女、巫、舌、妾、肺、羊、毁折之物、带口之器、属金者、废缺之物、一奴一仆、婢。
八卦方位图
离南坎北,震东兑西,人则介乎其中……【详细】
梅花易数象数易理篇三
乾:玄黄、大赤色、金玉、宝珠、镜、狮、圆物、木果、贵物、冠、象、马、天鹅、刚物。
坎:水、带子带核之物、豕鱼、弓轮、水具、水中之屋、盐、酒、黑色。
艮:土石、黄色、虎、狗、土中之物、瓜果、百禽、鼠、黔喙之属。
震:竹木、青碧绿色、龙、蛇、苇、竹木乐器、草、蕃鲜之物。
巽:木、蛇、长物、青碧绿色、山木之禽鸟、、香、鸡、直物、竹木之器、工巧之器。
离:火、文书、干戈、雉、龟、蟹、槁木、甲胄、螺、蚌、鳖、赤色。
坤:土、方物、五谷、柔物、丝绵、百禽、牛、布帛、舆、金、瓦器、黄色。
兑:金刃、金器、乐器、泽中之物、白色、有口缺之物、羊……【详细】
梅花易数体用生克篇一
天下之事有吉凶,托占以明其机。天下之理无形迹,假像以显其义。故乾有健之理,于马之类见之。故占卜寓吉凶之理,于卦象内见之。然卦象一定不易之理,而无变通之道,不可也。易者,变易而已矣。至如今日观梅复得革兆,有女子折花,异日果有女子折花,可乎。今日算牡丹得姤兆,为马所践,异日果为马所践毁,可乎。且兑之属,非止女子。乾之属,非止马。谓他人折花有毁,皆可切验之真,是必有属矣。嗟乎!占卜之道,要变通。得变通之道者,在乎心易之妙耳……【详细】
梅花易数体用生克篇之二
凡占天时,不分体用,全观诸卦,详推五行。离多主晴,坎多主雨,坤乃一陰一晦,乾主晴明,震多则春夏雷轰,巽多则四时风烈,艮多则久雨必晴,兑多则不雨亦一陰一。夏占离多而无坎,则亢旱炎炎。冬占坎多而无离,则雨雪飘飘……【详细】
梅花易数体用生克篇之三
夫《易》者,性理之学也。性理,具于人心者也。当其方寸湛然,灵台皎洁,无一毫之干,无一尘之累,斯时也,性理具在而《易》存吾心,浑然是《易》也,其先天之《易》也。乃夫虑端一起,事根忽萌,物之着心,如云之蔽室,如尘之蒙镜,斯时也,汩没茫昧,而向之《易》存吾心者,泯焉尔。故三要之妙,在于运耳、目、心三者之虚灵,俾应于事物也,耳之聪,目之明,吾心实总乎聪明。盖事根于心,心该乎事,然事之未萌也,虽鬼神莫测其端,而吉凶祸福,无门可入。故先师曰:“思虑未动,鬼神不知;不由乎我,更由乎谁?”故事萌于心,鬼神知之矣。吉凶悔吝有其数,然吾预知之,何道欤?必曰:“求诸吾心易之妙而已矣。”于是寂然不动,静虑诚存,观变玩占,运乎三要,必使视之不见,吾见之;听之不闻者,吾闻之;如形之见视,如音之见告,吾之了然鉴之。则《易》之为卜筮之道,而《易》在吾心矣。三要不虚,而灵应之妙斯得也。是道也,寓至一精一至神之理,百姓日用而不知,安得圆通三昧者,与之论欤!此先师刘先生(一江一夏人,号湛然子)得之王屋山人高处士云岩……【详细】
梅花易数体用生克篇之四
十应固出于三要,而妙乎三要。但以耳目所得,如见吉兆而终须吉,若逢凶谶不免乎凶,理之自然也。然以此而遇吉凶,亦有未然者也。黄金白银,为世之宝,三要得之,必以为祥。十应之决,遇金有不吉者,利刃锐兵,世谓凶器,三要得之,亦以为凶;十应之说,遇兵刃反有吉者。又若占产见少男,三要得之为生子之喜,十应见少男则凶。占病遇棺,三要占之必死;十应以为有生意。例多若此,是占卜物者,不可无应也……【详细】
梅花易数体用生克篇五
洞玄歌者,洞达玄妙之说也。此歌多为占宅气而发。昔牛思晦尝入人家,知其吉凶先兆,盖此术云。是故家之兴衰必有祯祥妖孽之谶,识者鉴之,不识者昧之。故此歌发其蕴奥,皆理之必然者,切勿以浅近目之也。世问万事无非数,理在其中,吉凶悔吝有其机,祸福可先知。其五行,金、木、水、火、土,生克先为主;青、黄、赤、黑、白五形辨,察要分明……【详细】
梅花易数断占总诀篇之一
观梅数诀序
嗟呼,《易》岂易言哉!盖《易》之为书,至一精一微,至玄妙。然数者,不外乎易理也。有先后天之殊,有叶音取音之辨,明忧虞得失之机,取互变迟速之应。数有前定,祸福难测。易理灼然可察,予求得先天、玄黄、灵应诸篇,外采《易辞》,曰:“观梅数诀,列图明五行生克衰旺之理,分例指避凶趋吉之道。后学群子幸鉴焉。”《易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说卦传》曰:“易逆数也。”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自乾至坤,皆得未生之卦,若逆推四时之比也。后天六十四卦仿此……【详细】
梅花易数断占总诀篇之二
人禀一陰一陽一,卦分先后。达时务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物理者,静则乎地,动则乎天。原夫万物有数,易数无穷。动静可知,不出于玄天之外。吉凶必见,莫逃乎爻象之中。未成卦以前,必虚心而求应;既成卦以后,复观刻应以为断。声音言语,傍人谶兆,当遇形影往来,我心指实皆是,及其六爻以定,三天既生,始寻卦象之端,终测刻应之理。是以逢吉兆而终知有喜,见凶识而不免乎凶。故欲知他人家之事,必须凭我耳目之闻见。未成卦而闻见之,乃已生之事。既定卦而观察之,乃未来之机。或闻何处喧闹,主有斗争;或听此间笑语,必逢吉庆;见妇啼叹,其家一陰一小有灾;东至军来,必有官司词讼;或逢枷锁而枷锁临身;倘遇鞭杖而鞭杖必至。若屠而负肉,此为骨肉有灾;倘逢血光,而又恐灾于孳畜。师巫乐饵,病患临门。见詖则有犯家先,逢酒则欠神愿。一陰一人至则女子有厄,一陽一人至则男子当灾。又须八卦中分,不可一例而论。卦吉而爻象又吉,祸患终无;卦凶而识兆又凶,灾殃难免。披麻带孝,必然孝服临头;持杖而号,定主号泣满室。其人忧终是为忧,其人喜还须有喜。故当观色察形,以为决意断心。其或鼓乐声喧,又见酒杯器皿,若不迎婚嫁娶,定须会客宴酣。欲知应在何日,须观爻象值数。巽五日而坤八日,离三朝而坎六朝。又观远近克应,以断得买之相期。应远,则全卦相同;应近,而各时同断。假如天地否卦,上天一而下地八;设若泽火革卦,上兑二而下离三。依此推之,万无一失。此人物之兆,察之可推也。及其鸟兽之应,仍验之有准。鹊噪而喜色已动,鸦鸣而祸事将来。牛羊猪犬,日晨不见,金日遇之,六畜有损。木日见猪养猪,必成。庚日见鸡鸣,丁日见羊过,此乃凶刃之杀。己日值马来,壬日猪过,此皆食禄之兆。见吉兆而百事亨通,逢凶谶而诸事阻滞。或若求财问利,须凭克应。以言柜箱为藏财之用,绳索为穿钱之物。逢金帛宝货之类,理必有成。遇刀刃剑具之器,损而无益。又看原卦,不可执一。逢财而有财,无财而无益。凡物成器,方系得全,缺损破碎,有之不足。或问婚姻,理亦相似。物一团一圆,指日而成;物破损,中逢阻折。此又是一家,闻奥理明,万事昭然。逢柴炭主忧,折麦主悲。米必奇,豆必伤。末与鞋,万事和谐;棋与药,与人期约。斧锯必有修造,粮储必有远行。闻禽鸣,谋事虚说。听鼓声,一交一易空虚。拭目润睫,内有哭泣之事;持刃见血,外有虫毒之讲。克应既明,饮食同断。见水为饮食酒汤,遇火为煎炮烤炙。见米为一饭之得,提壶为酌杯之礼。水乃鱼暇水中物味,土乃牛羊土内菜蔬。姜面为辛味辣羹,刀砧乃董腥美味。此三天之克应,万物之枢机。能达此者尚其秘之……【详细】
梅花易数断占总诀篇之三
乾刚坤柔反其义,比卦欢欣困忧虑。
临逢百物观求之,蒙卦难明屯不失。
大畜其卦福之生,无妄若遇祸之始。
升者去而不复回,萃者聚而终不去。
谦卦自尊豫怠人,震则动而艮则止。
兑主外遇祸之藏,随前坎后偷安矣。
剥体消烂复自生,蛊改前非而已矣。
明夷内朗又逢伤,晋主外明并通理。
益拟茂盛损象衰,咸速恒迟涣远遁。
同人内亲睽外疏,解卦从容蹇难启。
离文美丽艮光明,遁退回身姤相遇。
大有曰众丰曰多,坎卦履险震卦起。
需不进兮讼不宁,既济一定无后虑。
未济之卦男之终,归妹之辞归之始。
否遭大往而小来,泰卦大来而小去。
革去旧故鼎从新,小畜曰寡噬嗑食。
旅羁其外大过颠,夬卦分明曰快利。
要将字字考一精一详,杂卦性情反对是……【详细】
梅花易数断占总诀篇之四
凡占卜,以体卦为主,用为事应,固然矣。但体卦既为主,用互卦相应,参看祸福。然今日得此一卦,体用互变中决之如此;明日复得此卦,体用一般,岂可又复以此决之?然则若何而可?必得十应之说而后可也。盖十应之说,有正应、互应、变应、日应、刻应、外应、天时应、地理应、人事应、所谓十应也。夫正应者,正卦之应也。互应者,互卦之应也。变应者,变卦之应也。此二卦之诀也。占者俱用之以断吉凶矣。至于诸应之理,人有不知者,故必得诸用之诀,卦无不验。不得其诀而占卜吉凶,或验或不验矣。得此诀者,宜秘之……【详细】
梅花易数附录篇
邵雍字尧夫。其先范一陽一人,父古徙衡漳,又徙共城。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
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