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连连看|乔家大院特色婚俗表演喜庆登场
一走进乔家大院,立刻被里面的热闹、喜庆氛围所包围。看,景区甬道迎面走来一支迎亲队伍,铜锣开道,乐手吹奏着喜庆乐曲,新郎身穿礼服,媒婆和司仪跟随左右,花轿紧随其后,喜气洋洋的迎亲队伍引来众多游客前来围观。
在喜庆的乐声中,大红花轿、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穿过院落。传统的乐曲在乔家大院这样古色古香的地方响起,更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开脸、“坐椅子扇扇子,荣华富贵一辈子”、“哥哥背妹妹,好活一辈辈”……随着司仪的呼喊声,新娘坐轿,前面有铜锣开道,后面有各位相与簇拥,人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跨马鞍”、“迈火盆”、“掀盖头”、“拜天地”、“撒账子”,独具特色的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拍照留念,并参与体验了传统的婚俗文化。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婚礼习俗韩国也吹“汉风”
日前,“千人齐喜婚礼”总顾问、成都文化名人流沙河与来访者谈起了四川小户人家婚礼习俗,并为新人们题字“燕双飞”。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韩国首尔首次成功举办了第10届亚洲婚礼文化节。一年后,亚婚节来到中国成都,得知这个消息后,韩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朴铜先总领事(如图)高兴地表示:“希望成都通过此次盛会吸引更多亚洲的目光。
”近日,记者对朴铜先进行了专访,并为“千人齐喜婚礼”题中文词———祝贺结婚。
刚见面,朴总领事便对成都举办第11届亚洲婚礼文化节提出祝贺,“汉民族和大韩民族无论在经济,还是历史文化上,都有很多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朴铜先介绍,作为”邻居”及几千年来多方面的联系、影响,中韩婚礼小异大同。只是韩国婚礼除了喜庆的红色,还会使用圣洁的白色。“据我了解,中国婚礼会用贺词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而韩国则更多用花来传递对新人的祈福。”朴铜先说,韩国政府提倡婚庆俭朴,婚礼庆典双方家人和亲朋都会出席。
不仅中国婚礼刮起了“民俗风”,许多韩国年轻人举行婚礼时,韩民族的礼仪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电视剧《大长今》里表现的一样,新郎新娘身着传统的韩国服饰,向双方父母行礼。”同时,他还邀请成都的新人们到韩国结婚度蜜月:“韩国的酒店宾馆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会带给你们一些意外惊喜。”
谈到兴处,朴铜先大笔一挥,为参加11月18日“千人齐喜婚礼”的新人题词———“祝贺结婚”,四个汉字格外有力。
朴铜先说,在韩国人眼中,中国是一个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大家都非常希望了解中国。在韩国国内,学习汉语的人很多,正在形成一股“汉风”。而对于成都,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对韩国人特别有吸引力;九寨、黄龙等旅游景点,四川的美食更是让韩国人十分向往。“如果在亚婚节期间主打这些“品牌”,相信会让更多韩国人入川旅游观光。”朴总领事对成都这座魅力之城十分看好。
娘家不取分文彩礼 太原市福利院首次当“婆家”
这是山西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58年历史上第一次当“婆家”。3日, 23岁的孤儿党龙祥和院内工作人员高海燕喜结连理。来自农村的高海燕以及她的家人,没有向福利院提出任何彩礼要求。
新娘高海燕来自山西平遥农村,当地有男方要向女方交付“彩礼”的婚俗,现在的行情已经超过了五万元。高海燕的父母了解女婿的情况,对彩礼的事情只字未提。
父亲高青峰坐在婚房的角落里,笑得合不拢嘴,眼睛一直朝着女儿女婿的方向。他对记者说,对女婿非常满意,只要孩子们高兴,将来生活的好就行。
“他来了以后,我们把他当儿子看,我们家就是他的家。”高青峰说。
婚礼朴素却爱意浓浓。简单的两间套婚房,简陋的装修,依然保留着上世纪90年代的门窗,家电齐全。据福利院院长耿开文介绍,婚房是福利院提供的宿舍,房内没有一样是买的,所有的家电都是厂家和好心人捐助的。
牵手、拥抱、亲吻、交换信物,见证了新人的一路走来。2009年退伍后,党龙祥在福利院保卫科担任临时工,一次路过孤儿的房间,里面传来了孩子们的阵阵笑声。党龙祥转眼望去,看见一个女孩老师的背影。他告诉记者,那是我见过最美的背影。
这一转眼,定格终生。之后,党龙祥得知,那个背影就是当时刚刚到福利院担任生活老师的高海燕,负责孩子们的生活起居。高海燕对待孩子的细致周到,打动了党龙祥。
高海燕对记者说,他是一个真诚善良且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两人在一起照看孤儿的工作中,相识、相知到相爱,并于今年5月领取结婚证。
党龙祥在两个月前向福利院表达了结婚的意向,刚刚工作不久,身上只有四千元存款。福利院为之“犯愁”,并呼吁社会关注,马上便得到回应。婚纱摄影馆为他们免费拍摄婚纱照,婚庆公司免费筹备婚礼仪式,爱心人士捐赠冰箱、洗衣机、电视等生活用品和家用电器。
党龙祥1岁被送往福利院,在福利院的抚养下,学习、成人、入伍,直至走进婚姻殿堂。当日,福利院“全家总动员”,“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全都为他的婚礼张罗着。
为操办“儿子” 的婚礼,耿开文已经半个月都睡眠不足。看着孩子们顺利完婚,感触之余,潸然泪下。他说,我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我希望他们能常怀一颗感恩的心,风雨兼程,携手度过余生。”耿开文说。
中国式婚礼陋习何时休?
导语:近日,太原发生一起婚礼悲剧,一伴娘被戏耍摔成重伤。一段时间以来,类似事件因闹洞房酿成悲剧,骨折、性侵甚至身亡,枚不胜举。中国人闹洞房习俗看似简单,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影响力。可谓遍及全国各地,从存在的时间来看,则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直到现代仍然相当的流行。
然而,这一习俗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变化洗礼,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刺,其意义和宗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变得庸俗不堪,很多地方,已经演化为了单纯的以挑逗和侮辱新婚夫妇为乐趣的恶性事件。不禁让人反思:悲剧本不应该发生,中国式婚礼陋习何时休?
“闹洞房”在文化上有它积极的一面,但追求低俗趣味却往往使庄严的婚礼成为一种丑陋的表演。
从事婚宴主持多年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反而不如长辈讲文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太没有节操了’。他们设计的各种花样,什么‘囊中取物’、‘见缝插针’,都带着明显的性暗示,对在场的未成年人有很不好的影响。”
发生在身边的婚礼陋习有许多:一、恶搞公公婆婆。主要表现在对男方父母进行各种惊世骇俗的打扮,比如满脸涂上煤灰、鞋油或牙膏等扮丑角。更有甚者,将鞭炮挂在公公身上,等男宾们争抢点燃后,拖着四处走场。今年6月份,发生在郑州的一幕引发网友热议:新郎站在婚车里,用粗麻绳牵着爹娘,而新郎的父亲赤裸着满布涂鸦的上身,光着脚,带着同样脸上涂鸦的母亲,走在前面。
二、讲排场,比面子。说到刚办完的婚礼,家在山西临汾的王晓康有相同感受的人不在少数。“自己受点儿罪是小事,给父母带来经济上的负担,这才难受。”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武汉小伙张健表示,为了自己结婚,父母出钱买了房,付了彩礼,租婚车、办礼仪、摆酒席也都是大笔花销。“大家都是这个排场,要是少了哪一样,女方不高兴,自己也觉得没面子。”
三、灌酒无节制。2011年5月,青岛某大酒店的婚宴上,一名王姓男子在赴宴过程中为了劝伴郎喝酒,自己一口气喝掉三分之二的葡萄酒,由于身体无法承受瞬间增加的巨大酒精,终因抢救无效死亡。2013年1月,浙江松阳一名新郎在婚礼当天未挡住亲友灌酒,终因醉酒身亡,酿成悲剧。这种毫无节制的灌酒常常令一对新人苦不堪言,喜事变成丧事的事件屡见不鲜。
四、摔伤的伴娘。继伴娘遭扒衣强奸事件爆出后,很多地方的闹洞房欺负伴娘的陋习还是没有改变。近日,一太原伴娘参加婚礼被数名伴郎戏耍摔致骨折,该伴娘称自己被闹洞房的人抛起没接住,摔在地板上导致骨裂,除此之外,网上爆出的伴娘遭性骚扰的视频也引发网友怒批。
婚礼上闹伴娘,其实很多人都是图个热闹,但闹得太过火,就会闹出麻烦来。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武威老师说,闹伴娘其实是闹新房的一种演化形式,从对新娘新郎的闹转化到伴郎伴娘的身上,多少带有点挑逗和色情的成分。而在婚礼这个特定场合之下,在这种民俗的保护之下,这种“类似骚扰”的行为是不受法律制约的。也就是说,即使玩笑开得再大,伴娘一般都会顾及新郎新娘的面子而不能恼火,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助长了起哄人的气焰。这些行为背后其实折射出中国式婚礼存在许多弊端。
为何陋习层出不穷?
婚礼上本来是借“闹”来营造喜庆的氛围。追溯起来,是由于过去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婚前没见过面,跟双方的家人也不认识。为了让新娘和男方亲朋好友尽快熟悉,所以就有了这些仪式。
曾发生过新郎被打死事件,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结婚是人生一大喜事,作为亲戚适当闹洞房增添气氛无可厚非,但凡事有个度,过分打闹、乐极生悲就超过这个度了。”也有专家表示,“这不是恶习,是当地人的素质和愚昧无知造成的。”
在中国传统的婚嫁习俗里,“闹洞房”的传统古已有之,其出现伊始即已被斥为“污凤诡俗”。如今演变为以助兴为名的集体狂欢,其本质也依然是人的极尽羞辱,看看以下陋习让人很无奈:
1、“听房”,以驱鬼魅为由,却行窥淫之实。
听房,即在新婚之夜“合法”偷听新人房事,最早记载于《汉书》上,“新婚之夕,于窗外窃听新夫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至今不少地区仍作为一项传统习俗保留。尽管民间有俗语流传“人不听鬼听”,认为众人在新人房外窃听其内动静,是防止鬼魅入洞房的保护措施,但这种迷信解释无法掩盖听房的窥淫实质。
2、“闹房”被冠以调教新妇的名义,意在驱除其少女的娇羞。
“闹洞房”自发源之初,重头戏便是对新娘极尽刁难猥亵,如在大庭广众下逼问其房事,做狎浪举动,新娘如不答应就会被倒吊、鞭打。这种粗暴羞辱,却被冠以调教新妇的名义,即意在驱除新娘作为少女的娇羞,促使她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婆家这一新环境。其背后心理其实是婆家通过贬低新妇人格,宣示对其的私有权。
3、“弄婿”一项,对新郎百般刁难,殴打为乐,实为原始野蛮习俗
古代闹房即有“弄婿”一项,多见于北方游牧民族,“婿拜阁日,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戏乐”,男子要忍受棒打戏闹以证明能力,而被杖打至死的情况也有发生。放到今日,这种野蛮习俗的演变形式为女方亲友对新郎百般刁难,或在闹房时对不能满足要求的新郎做殴打处罚。
4、强迫新郎新娘做亲密接触,说是促进感情,不过是满足意淫。
从前,男女双方婚前少有接触机会,便借“闹洞房”的名义强制让双方亲密接触,促进感情。而现在的闹房节目里,多得是强迫新郎新娘当众表演涉性举动,这种过火行为除令其难堪,以取众乐之外,根本就是为满足闹事者猥琐的意淫需求。
5、“三天无大小”,淫词秽语随便说,早期是为新人性启蒙。
民间有“新婚三天无大小”的说法,即来宾无论辈分,均可逾越礼法,肆意开玩笑,民俗学家称此来源于早期对新人进行性启蒙的需求。但是,这种现象出现伊始,即被斥为“宣淫词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的“污风诡俗”,如今再以此为由更站不住脚。闹房时以种种淫词谑语做调笑,或示范猥亵动作,不过是借机放纵狂欢,集体耍流氓。
6、“娶媳妇,闹公公”,用隐射乱伦来做警戒,沦为闹剧一场。
在一些地区,闹洞房的对象首先是公公,将公公戴高帽,涂成大花脸,扮作“扒灰佬”游街,甚至强迫其背着新娘到处走,供人起哄取笑。如果公公不在世,闹婚者的目标则转移至新郎的叔伯,甚至兄弟。充满讽刺的是,这种隐射乱伦、侮辱人格的闹剧,目的却是为告诫新郎父兄不可对新娘有非分之想,以免闹出丑闻。
7、骚扰伴娘是伪婚俗,借机揩油者涉嫌猥亵罪。
闹完新娘闹伴娘,是演变到现代才有的“伪婚俗”。闹事者兴起之至,嫌气氛不够,对伴娘也不放过,动手动脚,乃至非礼,使伴娘羞愤难当,甚至造成悲剧。事后,若伴娘诉诸法律,控诉骚扰者的过分举动,风俗根本不能成其辩护理由,而涉事者将有被以猥亵罪、性骚扰罪等判刑的风险。
一些习俗传承至今,已经严重变味。专家表示,热闹是婚礼的一部分,闹的前提是礼。现在恶俗过分的东西多,主要是礼俗文化缺失,瞎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