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夏季旅游・农牧业产品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2017年06月21日 14:38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6月21日电 6月20日下午,由中共赤峰市委宣传部主办,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承办的“赤峰,一座放飞心灵的城市”――赤峰城市品牌VI体系发布暨夏季旅游农牧业产品推介会举行。推介会上,赤峰市政协副主席、市农牧业局局长李自学与赤峰市旅游局局长阎辉分别介绍了赤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夏季旅游项目,全面展示了赤峰作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资源禀赋与旅游业态。
其中,赤峰市委书记段志强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已进入旅游快速发展的黄金期,赤峰这几年旅游接待人数的高速增长正在印证这个黄金期的到来。赤峰一定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把观光旅游和深度休闲度假旅游紧密结合,培育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旅游人次超2000万、收入超500亿的目标,为内蒙古旅游业大发展书写出赤峰浓墨重彩的篇章。
生态农牧业快速发展,特色农畜产品蜚声中外
据了解,赤峰地处蒙东、冀北、辽西交界处,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当地风景壮丽、土地富饶、气候宜人、历史悠久,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是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的重要产区之一。
李自学介绍,近年来,赤峰市积极推动农牧业的绿色化、品牌化建设,大力实施农畜产品生产过程管控,积极推广标准化示范建设,严格执行农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如今,赤峰的蔬菜产业、杂粮产业、畜禽产业,以及以中药材、绒毛、笤帚苗子、沙棘、杏仁、马鹿、果品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正蓬勃发展,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未来,赤峰还将进一步扩大优质农畜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竞争力,有力地推进赤峰实施农牧业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区域特色农畜产品品牌,促进现代生态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现代旅游业转型升级,民族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此外,除了优质农畜产品享誉中外,赤峰还是中国北方草原文化旅游的佳境圣地,被誉为“内蒙古的名片”、“自治区的缩影”和“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为进一步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近年来,赤峰市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打造赤峰精品景区、特色旅游线路以及城市形象品牌。
据阎辉局长介绍,如今,赤峰已形成十大精品线路和十种深度玩法。在夏季,游客可以选择草原生态观光游、大漠风光体验游、文化探秘修学游、地质奇观科考游、温泉养生度假游等多种玩法。除此以外,游客还可以享受丰盛的草原节日盛宴,观赏蒙古民族弯弓跃马、纵横驰骋的精彩表演;领略蒙古族服饰、饮食、蒙古包、勒勒车、婚俗、祭祀、歌舞的迷人魅力;欣赏祭敖包、那达慕、红山文化旅游节、王府文化节、蒙古汉汗庭文化节等民族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推介会现场气氛活跃,独具民族特色的《牧歌》、《赤峰迎宾曲》等歌曲表演以及《万马奔腾》马头琴演奏给嘉宾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体验,生动展示了赤峰当地的秀美河山、人文精髓与赤峰人的热情友善。
璀璨多姿的赤峰非物质文化遗产
赤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这片横亘内蒙古高原的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不仅以文物大市闻名遐迩,更以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名扬九州。在漫长的岁月中,生活在赤峰这片热土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成了五彩缤纷的民族民间文化长廊。
民族民间音乐浩如烟海。经过自治区成立以来开展的三次抢救挖掘,市文化部门搜集抢救蒙古族民歌千余首,从中整理遴选出463首编辑出版了《昭乌达民歌》,并选出116首翻译成汉文出版;搜集器乐曲300余首。其中,有高亢嘹亮的牧歌、赞美家乡的颂歌、催人泪下的叙事歌、古朴典雅的宫廷音乐、庄严肃穆寺庙音乐、活泼欢快的秧歌曲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自治区成立前后由冀察热辽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安波在赤峰搜集的《牧歌》被中外音乐家改编成声乐和器乐作品,成为二十世纪音乐经典。2008年第五届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暨第三届红山文化节开幕式演出即是以《牧歌》为主线和中轴,定名为《永远的牧歌》,分为《欢乐的牧歌·神奇赤峰》、《激扬的牧歌·绿色家园》、《永远的牧歌·时代新篇》三个篇章,气势恢弘,特色鲜明,效果精美,取得了巨大成功。
民族民间舞蹈瑰丽多姿。赤峰地区流传的汉族秧歌达30余种,蒙古族舞蹈主要有《安代》、《查玛》、《呼图格沁》等。《查玛》为寺庙舞蹈,历史上在赤峰地区流传的有10多种, 其中藏传佛教乐舞《娜若·卡吉德玛》流传较广,其委婉、细腻,亦歌亦舞,具有媚神的特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市文化部门对其进行了抢救挖掘,2009年被列为首批市级和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呼图格沁》只盛行于敖汉旗萨里巴乡乌兰召一带,初步具有“以歌舞演故事”的戏剧特征,被誉为蒙古族戏剧的雏形,2007年被列为首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民间风情异彩纷呈。蒙古族的祭敖包、那达慕、祭山、祭火、祭树等活动内涵深刻,影响广泛,特别是流传于克什克腾旗达尔罕的兴畜节,规模大、影响广,是内蒙古地区惟一的给牲畜过年的节日,体现了草原民族“爱畜如子”、“人畜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是研究蒙古民族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游牧文化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民俗学和社会学价值,2009年被列为首批市级和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传于阿鲁科尔沁旗的《阿日奔苏木婚礼》,最早可追溯到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国时期或更以前的时代,是在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上形成的婚俗习惯,具有浓浓的蒙古草原民族风情,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诚实豪放的性格和多彩多姿的生活场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关于蒙古族生活的一部小百科全书,具有重要的民族学、文学和草原文化研究价值,2007年被列为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传统手工技艺精湛绝伦。阿鲁科尔沁旗的《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不但保留了古代蒙古车的风格,在现在的蒙古族地方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重要的民族学、结构学和草原文化价值,2007年被列为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克什克腾旗的《马鞍制作技艺》工艺独特、做工精巧、线条流畅、独具匠心,制品符合力学、美学、结构学原理,堪称一绝,2009年被列为首批市级和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喀喇沁旗乃林镇的《榆鼓制作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提炼、修饰和创造,制作工艺和演奏技法逐渐完善,产生了广泛影响,2009年列为首批市级和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乃林镇2008年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清乐榆鼓艺术之乡”。
民间艺人层出不穷。近代,赤峰民间艺人不断涌现。巴林左旗游方僧民间诗人沙格德尔用诗一般的语言同反动宗教上层人士和王公贵族斗争的故事广泛流传,上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曾出版了《“疯子”沙格德尔》、内蒙古京剧团创演了京剧《沙格德尔》,八十年代我市创演了昭乌达蒙古剧《沙格德尔》。《沙格德尔》项目2009年被列为首批市级和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沙格德尔同时代的蒙古族说书艺人希尼勒根闻名于东蒙地区,著名蒙古族作家敖德斯尔就是受其影响而走上文坛。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草原歌手不胜枚举,巴林左旗的民间歌手阿拉坦格日乐1964年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巴林右旗的民间说唱家参布拉敖日布的说唱作品在中央、自治区广播电台播放,并荣获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格斯尔》抢救挖掘工作先进个人。阿旗罕苏木苏木达日罕嘎查白音查干被文化部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阿旗罕苏木苏木玛尼图嘎查道尔吉丹巴、翁旗海拉苏镇金玉、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村李福山、左旗皮影研究协会李国华、阿旗青春等23人被列为第一批、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4日专电(李富、夏椿)国务院近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申报的两个项目蒙古族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工艺名列其中。
勒勒车的制作技艺和使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蒙古族远古时代,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一直流传到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机械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勒勒车被新的交通工具所代替,基本退出了交通运输的历史舞台。阿日奔苏木婚礼,最早可追溯到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国时期或以前的时代,是阿鲁科尔沁旗当地蒙古族人的传统婚俗。
据赤峰市文化局介绍,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共计147项,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10个类别,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申报的蒙古族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工艺分别属于民俗类和传统技艺类。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古老的阿日奔苏木婚礼
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草原上,流传着一种在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古老婚俗——阿日奔苏木婚礼。
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草原上,流传着一种在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古老婚俗——阿日奔苏木婚礼。阿日奔苏木婚礼呈现给人们蒙古包、乘马、勒勒车、蒙古族服装、蒙古族长调歌曲、祝赞词、蒙古族奶食品和肉食品等,反映了该地区蒙古族人民多彩多姿的生活以及当地特有的草原文化,具有民族学、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阿日奔苏木婚礼于2007年6月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部,全旗人口中,蒙古族占三分之一。阿日奔苏木是清朝的行政区域名称,泛指现在的罕苏木苏木一带地区。历史上的阿鲁科尔沁部落,是成吉思汗的胞弟哈萨尔的一部分后裔。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居住于原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一带的阿鲁科尔沁部落,在首领昆都伦岱青的率领下,南下迁移到了此地。清朝时设立阿鲁科尔沁旗,归原昭乌达盟管辖。
阿日奔苏木婚礼,最早可追溯到成吉思汗蒙古国时期或更早。1985年,为了挖掘整理民族文化遗产,阿鲁科尔沁旗文化馆整理出了《阿日奔苏木婚礼》文稿。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赤峰市文化局在原巴彦温都尔苏木阿日呼布嘎查和玛尼图嘎查一对新人的婚礼上,进行了现场拍摄,制作出了反映内蒙古东部区蒙古族婚礼风情的电视片《阿日奔苏木婚礼》,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馆。
阿日奔苏木婚礼
阿日奔苏木婚礼是在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上形成的婚俗习惯,以喜庆、隆重、欢乐诙谐、文化内涵丰富而著称。具有浓浓的草原民族风情,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诚实豪放的性格和多彩多姿的生活场景。
阿日奔苏木婚礼是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传统的婚俗形式。这种婚俗形式最早形成于成吉思汗时期,随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代迁徙到阿鲁科尔沁草原,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婚礼习俗,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流传到20世纪7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除,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
阿日奔苏木婚礼虽然与整个蒙古族婚礼大体相同,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求婚、诺婚酒宴、“苏木毕力格图”大型酒宴、致送彩礼和牲畜之宴、婚礼之宴、迎亲和送亲、亲友之宴、羊膝盖骨的锅底之宴、探望女儿和姑娘回娘家等,具有详细的礼节和程序。
在这些宴会上,都有相关的祝赞词和祝酒歌曲。其中,“婚礼四歌”和“奖赏八曲”,是阿日奔苏木婚礼的一大特点。
2008年6月,阿日奔苏木婚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