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八字命理 > 婚俗 >

河北婚俗

  • 婚俗
  • 2020-11-13 11:30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推动婚俗改革!河北最新通知来了
近日,河北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充分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作用进一步做好婚姻习俗改革工作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民政局,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
婚俗改革,弘扬时代新风,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党风政风民风好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政部门是政府推动婚俗改革的职能部门,在倡导树立婚嫁新风中负有重要责任。为充分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作用,进一步做好婚俗改革工作,根据中央农办等11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中农办〔2019〕11号),特作如下通知: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婚俗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协同有关部门狠抓移风易俗工作,着力创新婚俗改革工作措施和方法,推动婚俗改革工作深入开展。争取通过3到5年的努力,婚嫁新风推动机制和工作制度基本健全,婚事中的封建迷信、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办、文明节俭、抵制高额彩礼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婚事中的人情支出负担明显减轻,广大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
县级民政部门要主动作为,提请党委、政府把婚俗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文明村镇(街道)创建之中,明确考核标准,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婚嫁风气实现好转。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婚俗改革工作推进方案,报请党委、政府批准后实施。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目标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发挥好牵头作用,主动协调有关部门,通过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情况、联合督导检查等方式,不断完善部门协同机制,推动解决婚俗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形成推动婚俗改革工作的合力。市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着意培树典型,总结好的做法,推动面上工作。
三、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婚俗改革
各级民政部门在指导村(居)民自治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婚俗改革,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发挥村(居)民自治作用,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不断增强城乡群众参与婚俗改革的自觉性。要指导村(居)委会在村(居)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据党和政府号召及有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修订村(居)规民约,充实依法结婚、婚事新办、文明节俭、抵制陋俗等移风易俗内容。引导和鼓励村(居)委会依据村(居)规民约出台具体约束性措施,对婚事中的封建迷信、相互攀比、索要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奢侈炫富、低俗婚闹等陈规陋习进行治理。要指导村(居)委会建立健全基层红白事理事会组织,完善组织章程和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着力规范婚礼仪式和操办模式,统一最高消费限额,限制大操大办和盲目攀比,特别要防止发生因婚致贫、因婚返贫问题。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
各级民政部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浓厚婚俗改革社会氛围。要以婚姻登记处、城乡社区为重要宣传平台,采取制作展牌,印发宣传单、倡议书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新婚当事人抵制高额彩礼、奢华婚礼。要充分发挥民政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优势,广泛宣传婚姻法规政策,普及科学知识,传递文明理念,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革除陋俗、理性消费,树立婚事新办、文明节俭、绿色环保的婚嫁新风尚。要组织开展“婚嫁新风进万家”、集体婚礼、植树婚礼、慈善婚礼等主题实践活动,培育、选树、宣传拒绝彩礼、婚事新办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转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
五、积极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径
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径,不断创新工作措施和方法,建立管用有效的婚俗改革工作机制。要勇于攻坚克难,围绕婚俗改革体制机制、公共投入、奖励约束、信息化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研,寻求解决对策,创造积累经验,破解改革难题。要探索建立正面激励机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鼓励政策,对在婚俗改革中作出表率的模范家庭和先进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婚俗改革的积极性。要创新农村婚宴举办方式,鼓励村委会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等场所,为村民举办婚宴提供便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婚宴服务队,明确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服务承诺,防止大操大办、浪费攀比。
六、加强督导检查
自2020年起,每年选择适当时间,省民政厅结合殡葬改革工作,会同省文明办等有关部门组织若干调研组,分赴各地开展婚丧习俗改革工作调研活动,调研结果报省委、省政府,并通报全省。对推动婚丧习俗改革有力的地方给予表扬,对推动不力的地方给予批评。
各地好的做法和典型要及时上报省厅社会事务处。

河北婚俗:姑娘感慨讲究太多心好累,看看与你家那 有何不同!
中国地域广阔,民俗众多,以结婚来说,都说十里不同俗,有时每家每户都不一样,家里老人多了规矩就更多,她们总想用史上最全的“讲究”一点不落的全用在这一天,以求一对新人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最近,家住河北唐山某市区的小熙姑娘结婚,就遇到了因习俗多带来的烦恼。
五一这天,是小熙姑娘结婚的日子,按照当地习俗,结婚的前几天要把女方的陪嫁全用红包裹包好待出嫁那天带走。结婚前2天,小熙姑娘的姥姥奶奶大姑大姨等都来了,由于这些亲人来自不同地方,有的在城里,有的在农村,关于什么日子包衣服的事,几个人争论半天,最后,还是听了姥姥要讲双日子来包的习俗。
姥姥今年75岁,说她18岁出嫁那会儿,就讲究新人办喜事要讲双日子,意味好事成双。可奶奶家人却说,她们那可没这规矩,哪天都是好日子。
关于出嫁带到婆婆家的日用品,小熙姑娘没听任何人的建议,而是听从了婚庆网购姐姐的话,黄色包袱皮用来装鞋,红色的,用来包衣服。小熙姑娘说,这样色彩上的搭配,让她到婆婆家后好找东西。可奶奶姥姥却看着两种颜色的别扭,说自古以来没见过用两种颜色包的。
小熙姑娘的婚嫁用品,全部是网购来的,网上众多的婚庆用品店出售的东西太全,连男方女方用品都是成套搭配好的,让妈妈省了不少心。这倒让姥姥奶奶看花了眼,说社会不一样了,老人看不懂了。
关于习俗,到底要怎么样办才算好,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反正10个人能说出100种讲究来,听得小熙姑娘的头都大了,不知道到底该听哪一个人的。最后,还是妈妈拍板,说听姑娘自己的,觉得怎么好怎么来。
小熙姑娘的奶奶今年已经86岁高龄,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她说,无论怎么不按规矩来,就是包嫁妆时里面一定放点钱,说她16岁嫁给她爷爷时就这么办的,现在村里人还是这个样。
熙熙姑娘采用了奶奶的建议,每个包里按照物品大小,分别放了5到50元不等的钱,算做红包钱。据说这一天,谁在新郎家第一个打开新娘的红包嫁妆,这钱就归谁,而且新郎家还要加倍给新娘喜钱,这钱是喜钱,花的越多,越吉利。
结婚习俗太多,小熙姑娘说心好累,不听吧,还怕伤了长辈们的心。不知道你家那里结婚有啥习俗,欢迎来说说。


河北农村婚俗:新媳妇下轿为什么要照镜子?
农村人办喜事,古礼多,讲究多,一切围绕趋吉避凶进行。在河北农村有个婚俗,不管谁家娶媳妇,媳妇娶到家后下轿前先用镜子照一下,为什么?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姓刘的后生要娶媳妇,等花轿一到门前,掀轿帘见轿里却坐着两位新媳妇,不仅模样长得一个样,就连穿戴都不差分毫,哪个是真媳妇,哪个是假媳妇,谁也分辨不清。
新郎急忙请来了丈母娘,常言道知儿莫过母,丈母娘把两个女儿拉过来,这儿照照,那儿看看,两个女儿都叫亲娘,都说自己是亲女儿,把丈母娘也闹糊涂了。
刘后生没办法,只好报了官,赵州知州带着三班衙役,威风凛凛地来到刘家,他左审右问,又拍惊堂木,又喊堂威,两个媳妇都哭哭啼啼,说自己是真的,州官也没了办法。
万般无奈,请来了张天师,张天师用法器一照,真假分明,假媳妇现了原形,原来是住在山洞里的狐狸精来害人,张天师撤了一把生石灰,一声断喝,将狐貍精拿住了。
从那以后,人们怕花轿里再有妖精作怪,新媳妇上轿前,要用新扫帚把花轿扫一扫,并向花轿里撤一把生石灰辟邪,新媳妇下轿也学张天师的样子用镜子照一照。
向花轿里撒生石灰,新媳妇下轿照镜子的习俗就留了下来,现在娶媳妇都用汽车,围着汽车撤石灰,下车照镜子的习俗还在继续。


2012,滦州 古城 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惊喜。而这次,与爱情有关。
7月27日,滦州古城婚俗文化街、韩国风情街正式开街。同时,首届滦州古城婚俗文化节也将盛大启幕。这一天,实景婚礼模拟秀让年轻人尽展青春激情,而“金婚年华 幸福一生”的老人们,又让所有来宾品味了婚姻的厚重。
27日上午,开街仪式过 后 ,“情定古城 爱在滦州”实景婚礼模拟秀炫烂开场,耀眼的大红喜服和欢快的器乐,让成家立业者重温了无比甜蜜的过去,又让少男少女们拥有了一份难掩心跳的向往。最让人难忘的,是一个娇羞的姑娘,红着脸向台下抛出了选亲绣球。
婚礼过后,便是平淡的日子。50年的朝夕相守,正是那些平淡的 点点 滴滴,成就了一对又一对幸福的金婚老人。“金婚年华 辛福一生”, 金婚老人也在27日受邀来畅游古城。红墙碧瓦中,一对对满头银发的老人携手走过,吸引着过往游客的目光。此情此情,应该会有很多人湿润了眼眶吧,为他们的平凡,更为所有的平凡堆积成的伟大。一对牵手而行的恋人,用充满温情的目光看着老人走过,随后便用目光锁定了身边的他(她)。彼时,他们或许正在心里默默地与对方相约此生吧!
正如音乐配红酒,一份感动而又感伤的心情,正好配得上“那些年我们的爱情故事”。在滦州古城的夷齐街,一张张泛黄的结婚老照片,向来客们讲述着一段又一段爱情故事。穿梭于这些老照片之间,每个人都没有太多的话。可能有人在怀旧,也可能是在幻想。当然,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发自内心的珍惜,珍惜身边人,珍惜和他(她)走过的风风雨雨以及和他(她)执手的每一分钟。
在这天,滦州古城以另一种方式,让每位游客重新体会了“爱”这个字的美好。即使你如今孑然一身,它也为你准备了意想不到的惊喜,那就是“爱情相亲会”。在古城的街道或广场,年轻人们左顾右盼似在赏景,其实是希望在某个回眸的瞬间就能发现缘定前生的另一半。那样美丽的风景,那样浪漫的氛围,缘份,自然不期而至。


婚俗文化节正式开幕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赵彤、国梁)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在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等主流媒体的强力支持下,2010首届河北婚俗文化节于9月22日在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
    此次婚俗文化节,以“打造完美婚礼,提供婚礼一站式服务”为展会主题,带动结婚相关行业的联动和聚合。据悉,此次展会规模空前,吸引了省会及国内众多知名企业的参与,参展商家涉及婚礼策划、婚纱摄影、喜酒、婚庆用品、新婚家居、婚车、婚房等众多行业共计三十余家公司参展。22到25日期间还将开展五大主题活动:“我的嫁衣,我的梦”婚纱秀、新人装修幸福基金征集、谁家婚车最闪亮大型车模秀、金秋燕赵大型相亲会、幸运新人大抽奖。
    本次婚俗文化节得到了省内外婚庆相关行业与新人的广泛关注,相信此次婚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将为我省婚庆行业开创新的营销模式,并对省婚庆市场消费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河北省民俗文化节18日启幕 来河博见识满族婚俗、欣赏曲艺精品
5月7日,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全省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第十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将于5月18日至6月12日在石家庄举办。届时,承德满族文化遗产精品展、河北省“非遗+扶贫”手工技艺创业就业成果展、河北省曲艺精品展演、传统工艺振兴交流对话活动、非遗服饰设计展示、非遗文创展销及研学体验等活动将精彩亮相。
据悉,本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主题为“非遗保护,河北实践”。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河北博物院、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石家庄市新华区文体局、冀台联青年文化创业园协办。主会场设在河北博物院,在石家庄市新华区文体中心、冀台联青年文化创业园设分会场同期开展活动。
本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将于5月18日上午在河北博物院举行。届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将一一亮相。
“传承德泽 丰芜康宁”——河北承德满族文化遗产精品展
在河北博物院北区1、2展厅举办,重点展示承德满族文化生态保护实践以及丰宁“非遗+扶贫”国家试点保护成果。展览分为四个版块,以历史文化空间为背景,以满族文化精神为主线,将具有广泛影响的满族文化事项,通过实物、传统工艺制作现场演示、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展览展示。值得一提的是,“满族婚俗”将现场重现,国家级非遗项目丰宁满族剪纸、布糊画等将亮相,并设互动环节。
匠心襄扶——河北省“非遗+扶贫”手工技艺创业就业成果展
在河北博物院北区7、8展厅举办,将展示河北省传统工艺振兴优秀资源及“非遗+扶贫”手工技艺带动创业、就业实践,以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该成果展将以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18个非遗项目为主,同时展示河北省各级非遗项目中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的优秀案例。展览以文字图片、实物展示、现场演示、互动展售等形式,传播经验,推广成果,带动销售。
艺曲同辉——河北省曲艺精品展演
5月18日、19日的上午和下午各一场,依托河北博物院北区一楼展厅中的古戏楼小舞台,选取乐亭大鼓、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京东大鼓等河北省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项目,重点展示曲艺类非遗保护的传承实践。
匠艺传续——传统工艺振兴交流对话活动
5月18日下午,在河北博物院一楼多功能厅举办,将以主持人与嘉宾对话的形式,对传统工艺振兴、传统工艺如何守正创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方法路径等话题进行研讨。
霓裳新韵——非遗服饰设计展示暨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
5月18日-5月21日,在石家庄市新华区文体中心举办。重点展示非遗纺织类文创实践,展览河北省及京津多所高校的非遗类服饰研修设计成果,以纺、染、织、绣、印等形式,展示纺织类项目研修成果和对传统服饰的创新设计,并进行《见不得》、《霓裳新韵》、《满清遗韵》、《朝华夕秀》、《乡》、《京》、《中国禧》等主题服装秀。同时作为石家庄市的主场活动,展出石家庄市非遗保护成果。
多彩生活——非遗文创展销及研学体验
5月18日-5月24日,在冀台联青年文化创业园举办。以非遗文创产品展示设计、研学体验、教学互动为主,展示非遗保护的传播创新实践。活动分为研学体验、文创展示和冀台非遗文创交流三部分。研学体验以传承人与学生传习互动形式组织;文创展示将重点展示燕京八绝、定瓷、衡水内画等的创新创意作品。此外,举办冀台非遗文创交流会,邀请台湾文创设计团队与河北非遗传承人、企业代表进行现场对话,促进河北文化资源与台湾设计理念的交流。
据介绍,本届民俗文化节活动亮点纷呈,突出非遗保护的实践性的同时,以文促旅,吸引公众参观体验,最大程度发挥活动的社会效益。本次活动引入国家级非遗策展团队,主会场展览部分由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负责指导设计制作,为今后非遗展览展示理念和方式提供可资借鉴推广的范本,提升观众的观展感受,突出非遗的沉浸式体验。同时,部分活动展示河北省18个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非遗项目发展情况、丰宁“非遗+扶贫”国家试点保护成果以及河北省各级非遗项目中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的优秀案例等,以此在全省形成传统工艺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交流经验做法,推广产业扶贫成效,进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据悉,为迎接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民俗文化节自2008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活动以大力宣传展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弘扬燕赵传统文化,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为主要目的,在社会各界中营造了浓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成为有较大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知名文化品牌。2013年,河北省民俗文化节被原文化部评为全国社会文化领域政府最高奖——全国“群星奖(项目奖)”。
(燕赵都市报 记者 康瑞珍)


河北赵县乡村奇怪的婚俗,新郎抹黑脸护持女羞公婆也逃不脱
河北赵县乡村有种奇怪的婚俗,男女结婚的当天,新郎到女方家迎亲,女方有专人给新郎抹黑脸,俗称“抹锅门黑”男方不但不反对,还要给抹黑人红包以示感谢。新郎带着黑脸将新娘娶回家以后才能把脸洗干净。这种奇怪的婚俗始于何时没有人说得清楚。
女性天性羞涩,尤其是与异性结合的时刻表现尤甚。男女双方从提亲开始,由陌生到相识,到相爱,到相亲,再到媾合,不仅要求当事男性,而且要求整个社会始终都要护持女性的羞涩。在河北赵县,媒人提亲时,要先男后女,讲究“臊男不臊女”。
即先到男家提亲,男方确定同意后,才能到女家提亲。如女方经打听了解也有意后,则提出让男方出求婚帖(当地俗称小帖) ,男方如果出了求婚帖,就再也不能反悔;女方拿到男方求婚帖后,如认为不合适,可以退帖,若经过再次斟酌认为可以结亲,才通过媒人向男方出允婚帖。也有个别情况女方出了允婚帖后如有不满意仍然可以退帖反悔。总之,给女方留有很大的选择定夺余地。
女子出嫁当天,从上轿到下轿,一直盖着盖头(赵县俗称蒙头纱)到男家新房的炕头上,新娘带着盖头脸朝里坐在炕角里,无论闹房的多么热闹,不能和任何人说一句话。待正午时分拜堂过后,由伴娘代为掀掉盖头露出脸来,才能脸朝外坐在炕桌边用餐。所以,赵县有句俗话叫“上过拜,脸朝外”。
上拜的同时,看热闹的孩子们则要把新房的窗户纸全部打掉,意为“通透亮堂”,再无遮掩,行过成婚大礼的新娘成为人妇,不必再羞羞涩涩,可以大大方方地进行场面上的应酬。
赵县婚俗新娘上拜没有宾相,由婆婆来主持,婆婆也要被晚辈抹成黑脸,任意嬉闹。抹黑脸的婆婆到新房中请出新娘,由两位伴娘搀扶着站在摆有胜子、升斗、杆秤等物件和点燃香烛的天地神桌前,婆婆或站或坐在天地桌旁,指点新娘行礼,先拜天地,再按照予先写好的上拜名单按辈分顺序以次行跪拜礼或鞠躬礼。
婆婆念一个,新娘拜一个,受拜人要掏拜礼钱,没有男人参与,男人们不论是自家人还是帮忙人,都站在圈外逗闹起哄,烘托气氛。这一时刻是女性的天下,女宾们受到至尊的待遇。


河北征集完整婚书呈现民国时期婚俗婚风
新华网石家庄12月21日电(记者曹国厂)河北省保定市诚义房地契收藏馆在复原保定百年生活实景婚俗系列过程中,征集到一对带有包装盒的民国37年(1948年)结婚证书,展示了民国时期保定人的新婚风俗。
收藏馆馆长吴江介绍说,这对结婚证书是收藏馆日前在保定市清苑县征集到的,婚书长44厘米,宽34厘米,纸质,婚书四周为云龙图案,中间图案花团锦簇,瑞鸟呈祥。婚书中间上方为篆体“鸾凤和鸣”字样。
记者看到,两份婚书的外包装为方筒纸盒,纸盒上印有“囍”“同心永结”“恋爱之果”“结婚证书”字样,同时还有蝴蝶、鸳鸯、蝙蝠、莲花、白头翁等寓意美好的图案,在每个纸盒上各系一条彩色线绳。据介绍,这寓意“赤绳系定,珠联璧合”。
婚书自右至左用繁体字记录着一对新人的姓名、详细出生日。具体内容为:崔玉坤河北省清苑县人,二十六岁,民国十二年十七日寅时生,师文兰,察(察哈尔)省怀来县人,年二十岁,民国十八年十二月三日子时生。今承王靖国、孙邵华介绍,谨詹于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七月十七日下午三时,在东兴楼举行结婚仪式,恭请田沛时先生证婚,嘉礼初成,良缘遂缔。情敦鹣鲽,愿相敬之如宾;祥叶螽麟,定克昌于厥后。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结鸾俦,共盟鸳牒,此证。”其后还附有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及私人印章。
吴江介绍说,这对完整的民国时期婚书连同包装盒的出现,为研究民国时期保定婚俗婚风提供了实物。“时隔67年,新人已老,今天的年轻人重温一遍当年的结婚证词,内心也一定是暖暖的。”吴江说。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