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耕作习俗“男人管田头,女人管灶头”,严格遵守节气农耕生产
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男人管田头,女人管灶头”,女人不下田,这是龙岩古老习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龙岩女人缠脚,不适宜参加田头、山头重体力劳动, 只在家做女红、搞家务。新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生产劳动已不分内外。改 革开放后,一部分家庭男劳力外出赚钱,耕作和家务全由女方担当的现象并不少见。
为祈求丰收,播种时,农民在秧田放三张纸,插三支香,以祈秧苗生长茁壮。农民崇拜神农,称之为“五谷仙”,每逢干旱或阴雨季节,农民往往抬出五谷仙,敲锣打 鼓在村道上巡行、祭拜,以求风调雨顺。
夏收夏种,如家庭劳力不足,还可雇请“同年哥”、“割禾客”,这些受雇者大都是 外地收获季节较早或有剩余劳力的农民,他们自带扁担、镰刀、斗笠,工作十分勤 快,价格和食宿条件均可面议。
按照龙岩当地习俗,出嫁前要由妈妈来为女儿梳头……
按照龙岩当地习俗,出嫁前要由妈妈来为女儿梳头,从小离家训练的@何雯娜 很享受这一时刻:“我觉得有一点点陌生,六七岁的时候就去了体工队开始自己梳头,很希望多感受几次妈妈为我梳头的感觉。”而面对即将出嫁的女儿,何雯娜妈妈满是不舍,边擦眼泪边回忆:“这个女儿本身从小就没在身边长大,然后那些点点滴滴,都还历历在目,就觉得突然间就长大了,同时又很不舍”
从《佤系龙岩人》看龙岩端午习俗……涨知识!
龙岩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本地原创歌曲《佤系龙岩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可是你知道吗?这首歌里的歌词,竟然也和龙岩的端午习俗有关哦~
佤系龙岩人
“五时好做药,六时当柴烧”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龙岩俗话却是误传,它最早的说法应当是“午时可入药,未时当柴烧”,而永定客家话则说“午时好做药,未时用晤(不)着”。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在十二时辰当中,经络和脏腑有选择性地“值班”。十二时辰能帮助我们养生,还能帮助我们吃药。午时阳气最盛,借助这个时机补食驱邪,比其他时间效果显著。
“午时可入药,未时当柴烧”。“午时”是指中午的11点到13点,“未时”也是下午13点至15点。它的意思是说,某些东西在特定的时间内有它特殊的价值用途,但过了该时间段,该东西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用途,也比喻事物的变更太快。
“午时可入药,未时当柴烧”,这句俗话的来源与龙岩人的端午节习俗有关。
龙岩旧时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插艾叶、昌莆以驱蚊蝇。农村盛行割“午时草”。所谓“午时草”,是指圆圈草,白银茶匙,薄荷,饭勺婆,田螺庀等等龙岩常见的中草药,“午时草”并不是特指某几种中草药,各地“午时草”大同小异,人们将“午时草”与鸡蛋一起放入鼎中,煮水擦身,吃鸡蛋,喝雄黄酒,以驱除疾病。端午节的节餐设于午时,到了未时,这些中草药便失去了意义。所以有“午时可入药,未时当柴烧”的俗语。
在《福建民间药物谚语的医药文化内涵》一文中,也有类似记载。
福建各地有端午采药的习俗。民众认为端午时节草药茎叶成熟,药性较强。且按古代阴阳哲学观念,端午为阳气最盛的时刻,因此百草药性也最强,并认为端午时药效最佳。
石智勇龙岩办婚礼 四冠军父母齐聚一堂
闽南网10月18日讯 昨日中午,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石智勇和妻子饶翠婷在龙岩的最佳西方财富酒店举行了婚礼。这场婚礼由福建东南卫视著名主持人郭涛主持,据悉这场婚礼的主题为感谢。在婚礼上,石智勇感谢了自己的恩师、 龙岩市 体育局的领导以及自己的亲朋好友。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婚礼中,另外三位龙岩的奥运冠军张湘祥、何雯娜、林丹的父母都参加了婚礼,这在龙岩奥运冠军的婚礼上还是头一遭。
婚礼从简行事低调
石智勇在退役后选择走上了行政道路,目前在福建省体育局团委任职。2010年10月10日,石智勇就和饶翠婷领取了结婚证。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将婚礼安排在了昨日进行。龙岩的三位奥运冠军张湘祥、林丹、石智勇都在10月结婚,由于当地习俗的原因,三位奥运冠军并没有出现在其他冠军的婚礼上,大都由父母代为传达祝福。
由于亲朋好友较多,石智勇婚宴几乎占满了整个酒店,一共有40余桌。婚宴从中午12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半,龙岩市体育局局长邱应龙为石智勇证婚。昨晚,石智勇的父母在家中陪同亲友,并安排了一些文艺演出,而石智勇也和一些亲朋好友进行小范围的聚会。谈到对儿媳妇的印象,石智勇的父亲石雄信说:“我们跟她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以后接触久了再说吧。”
婚礼以感谢为主题
相比于其他两位奥运冠军的温馨婚礼,石智勇在婚礼上还突出了“感谢”这一个主题。石智勇出生在福建省龙岩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儿时家境贫寒,他从幼年时起就期望着能够早些自立,减轻父母的负担。在从事举重的道路上,石智勇得到不少人的帮助,因此他把婚礼的主题定位为“感谢”。
主持人郭涛告诉记者:“婚礼前夜,石智勇对细节要求很严格。他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在婚礼上安排为难新郎的项目,不要让两人在嘉宾面前热吻。婚礼上他主要要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郭涛解释说:“石智勇是一名脑子很好使的运动员,有啥说啥,做人很坦诚。这次婚礼,他不想太高调。21日,他还将回到福州办一场婚礼。”
冠军父母献祝福
四位来自龙岩的奥运冠军中,除林丹外,三位的父母过去算是一条街上的邻居,四家人的关系都不错,生活也是交织在一起。比如何雯娜的母亲和石智勇的姑姑是同事,而石智勇和张湘祥用的是同一家婚庆公司。昨日,这四家人相聚在石智勇的婚礼上。其中,何雯娜的父母引人关注,因为,四位奥运冠军,只差何雯娜没有结婚了。记者问何雯娜的母亲是否在为女儿考虑终身大事时,她表示:“我女儿现在还没有男朋友呢。现在她还是以训练为主吧,先拿下明年全运会的冠军再说。”( 海峡都市报 闽南版记者 石磊磊)
林丹龙岩上杭办客家婚宴 宴席上还忙着签名(图)
笔挺帅气的新郎,一袭白色礼服、温婉的新娘,昨日中午,林丹和谢杏芳这对新婚燕尔在家乡龙岩上杭举办了一场具有客家特色的婚宴。按照客家人的习俗,婚礼只能举办一次,所以昨天的婚宴是一场答谢宴,“主要是感谢家乡父老乡亲长期以来的支持。这次回来办婚宴,能与关心我的父老乡亲们分享幸福,我很高兴也很激动。”
林丹办婚宴 上杭县城妇孺皆知
“林丹今天要办婚宴了。”这是昨日上杭大街小巷里人们见面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林丹婚宴在上杭举办的消息在上杭县城妇孺皆知。昨天一大早,林丹位于上杭县成龙大厦的家中人头攒动。林丹的父亲林建斌忙得不可开交,记者前往林丹家中道喜,林丹的父亲连声道谢,并向记者派发了喜糖。
昨日上午10时许,林丹的父母林建斌、高秀玉便早早地来到了上杭大酒店。“儿子儿媳回到老家来办婚宴,亲戚朋友们都很高兴,我也了了一桩心事。”林建斌乐得合不拢嘴。
婚宴上还要忙活着签名
昨日上午,虽然距离婚宴还有好几个小时,但酒店的工作人员已经将林丹夫妇的大幅婚纱照背景板立在了酒店内。为了一睹家乡英雄的风采,不少市民特意在酒店门口等候。在背景板前,人们争相合影。
中午12时许,林丹夫妇一出现在酒店大门口,就立即被人们包围了。林丹一边护着新娘,一边不停地笑着点头,感谢家乡父老的关爱。由于只是举办婚宴,现场的仪式非常简单。司仪一番介绍后,林丹夫妇走到台前向到场的来宾致辞。举杯庆祝后,婚宴很快就开始了。整个婚宴过程,林丹夫妇总是面带微笑,宾客们敬酒、签名的要求,他一一满足,没有一点明星的架子。
按照林丹最初的意思,上杭的婚宴只办十来桌,在小范围内宴请。后来除了宴请的亲朋,闻讯赶来的人很多,酒席的数量增加到30多桌。除了亲戚朋友领导外,林丹婚宴还邀请了街坊邻居。老谢是上杭县城的一位摩的司机,昨日中午,他作为受邀的宾客出现在了婚宴上。“我是看着林丹长大的,今天能来参加他的婚宴,心里非常高兴。”老谢说,他是林丹家的老邻居,和林丹的父母关系一直很好。收到请帖后,老谢高兴了好几天,逢人就说自己要参加林丹的婚宴了。
客家婚宴招待宾客
虽然婚宴很低调,但却极具客家特色。在现场,上杭县委县政府特意安排了山歌、木偶戏等客家民俗表演。而山歌表演者还特意将林丹的故事编写为歌词,“山歌一唱闹洋洋,俺今开口唱山歌,林丹杏芳结婚日,一堂欢喜笑洋洋。”林丹一边乐呵呵地听着山歌,一边向爱妻翻译着。表演者许开聪说,婚宴上演唱的是《阿哥有情妹有意》,是特意为林丹夫妇所作。
酒席的菜肴都是正宗的客家菜,酒桌上几乎看不到名贵的菜肴,上杭肉圆、红焖槐猪肉等客家菜,以及酿蛋、糍粑、一口香等风味小吃。还有林丹的最爱――上杭“三宝”:猪血米粉、客家酒酿蛋、牛兜。林丹吃着家乡菜,不时点头称赞。新婚夫妇敬酒,是上杭当地婚宴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林丹夫妇一桌桌地轮流敬了过去,从一楼敬到二楼。
婚宴前还参加了校庆
昨日上午,上杭县为林丹举行了庆功会,同时也庆祝林丹的母校――上杭县少体校成立40周年。庆功会上,当轮到林丹发言时,站在话筒前的他深呼了一口气,“今天我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家乡,我看到的是日新月异的家乡变化,听到的是亲切悦耳的乡音,适逢我县羽毛球建队40周年的喜庆日子,我的心情跟我拿到奥运会金牌时一样激动!”
15日下午,林丹还回到了母校――上杭县少体校。在少体校里,他和师弟师妹们亲切地交谈,还当起了他们的教练。林丹告诉记者,现在条件、硬件设施比当年要好很多,“非常希望我的小师弟、小师妹们能秉承闽西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自己的理想,取得好成绩”。在和小师弟、小师妹交谈时,林丹说,“梦想成为冠军,是一个目标。闽西人尤其是闽西体育人的精神是比较能够吃苦耐劳的,在竞技体育里面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竞技体育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你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能有收获。”
据称,结束昨日的婚宴之后,林丹还将马不停蹄地赶往泉州华侨大学,参加华大硕士学位授予仪式。
过年风俗之:走进福建龙岩与闽西的新年,体验不一样的美!
龙岩春节习俗 春节是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民间称“过年”、“新年”。那么龙岩春节习俗有哪些呢?下面就来看看龙岩春节的习俗: 正月初一日,各家择定吉时开门,放爆竹,焚香点烛,敬拜祖宗,男女老幼全新打扮,互道吉利话。家族聚居的大楼里,先请最有福气的人开大门,说“开门大吉”;走出大门又说“脚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长挂鞭炮;然后,家家打开厨房门,放鞭炮,说好话。早餐普遍为素食,团圆汤丸、红枣、花生、糯米甜饭。人们不打扫,不洗衣,不挑水。孩童放鞭炮取乐,大人走家串户贺喜。各家为招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大多摆出糖果、花生、甘蔗、金桔、甜枣、话梅、葡萄干等。客家备有肉丸、鸡肉、瘦肉、茶蛋、黄酒饷客,称为“食汤糁”,以劝酒至醉为热忱。建国后,在当地政府和各种社团组织下,集体敲锣打鼓,向烈军属拜年。
各机关单位举行团拜,洋溢着热烈、喜庆、文明的气氛,近年人们多盛行放鞭炮,或逛游公园、游乐场,揽胜拍照,或围聚欣赏乐曲和广播电视节目。 初二回娘家走亲戚,岳家热情款待。龙岩、漳平始以荷包蛋、粉干作点心,再行宴请。若是新亲,则更隆重。 初三,兴起民间游艺活动,龙岩城乡表演采茶灯、舞狮。客家盛行舞狮、船灯、龙灯、鼓吹、闹锣鼓和民间艺人的“打新年鼓”。家家户户、机关单位以鞭炮相迎,观赏表演,再以红包、鞭炮欢送。这一天,客家人将过年敬神敬祖宗的“岁饭”煮吃掉。是日又称“送穷日”,即把家里垃圾看成“穷鬼”清扫出门。家人不愿出门,也不欢迎宾客。 初五,龙岩、漳平称“初五隔开”,客家称“开小正”。
开始“祈神”,祈求全年平安发达,烧去悬挂在大门的帘纸,上杭城厢从初五至初十,择日全家团聚饮宴,各食一盘红蛋,以吉利话互勉。是日,可以挑尿捅,做小农活。有些地方开始传统的迎神活动。连城流传民谚有“初一祖、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婿郎(指初三初四拜年迟了),初五初六,有酒无肉(指为时更迟)”之说。事实上人们游乐时间常常至正月中旬。客家俗语云:“有吃无吃,聊(玩)到正月二十”。 客家美食迎游客,客家米酒醉游人 客家人热情好客,在春节招待客人当然少不了美食与美酒。在客家“过大年”的游客朋友们将一饱口福,品尝各种客家菜肴与客家小吃,如连城的“涮九品”、 “白鹜鸭汤”,长汀的“烧大块“、“河田白斩鸡”,永定牛系列等等。客家米酒醇厚为底,清香扑鼻,甜腻入口,让人心醉肚明,在此过春节的朋友,不妨像客家人一样,喝喝米酒,行酒令猜酒拳,把一年的辛劳忘得干干净净。 九、南平:沿袭已久过年风俗 农户忙做麦芽糖 年味渐浓,南平松溪县的农户们又开始忙着制作麦芽糖,这风俗在当地沿袭了已久。 叶文洪今年已经65岁了,是松溪县郑墩镇梅口村人,已经制作麦芽糖几十年了。
他介绍,麦芽糖由大米和麦芽制成,不添加其他任何原料。制作时,先用热水将小麦淋成麦芽,升温发酵后,就可以手工压榨炼塘,之后再不断拉搓就可制成麦芽糖,这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 叶老汉说,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做这个,只有他们这些老人做,除了赚点钱,更是为了传承这种手艺。“接下来,我打算改进制作工具,让出糖率更高。”
闽西:大年三十吃"腕子筒"、"长命菜" 闽西客家人从年二十五“入年假”过小年始至除夕,是过年的准备阶段。 大年三十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红”(贴春联和红纸)表示红红火火。之后,贴门神、祭祀祖先、准备年饭、守岁等。而年饭中“腕子筒”与“长命菜”是闽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红烧猪蹄,这红烧猪蹄很有特色,不仅肉烂,更是香浓可口,这里面的配料有的是当地的植物根茎,因此形成的香味独特;“长命菜”其实就是整只的鸡或整块的猪肉放进锅中烹煮,再将整个大萝卜和整棵的芥菜加进去,这里面的含义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进食也还有一番讲究。鸡头由长者吃,翅膀给出门的男人吃,读书的孩子吃鸡臂(腿)。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看作会添丁,掉落了筷子当作有食缘……守岁,也称点岁火。客家人要用特制的三盏油灯分别点在厅、门、灶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这将意味来年吉祥平安,万事亨通。 相关新闻: 福建各地过年饮食习俗各有讲究 在福州等闽中一带,长面是过年饮食中必备的食物。现年80多岁的福建民俗专家方炳桂说,长面,也叫长寿面。正月初一,福州人第一顿饭必须吃细长面,寓意“长年平安”。 相传这一习俗始于汉武帝时期,那个时候的人信奉“人脸人中长,寿命长”的说法,而脸即面,“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
渐渐地,这一过年习俗还演化成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 在闽西,鸡肉是客家人过年的重要菜肴,吃鸡肉在这里有特别的讲究。按客家人风俗,鸡头应由长者吃,鸡翅膀要给出门做活的男人吃,鸡腿通常要留给读书的孩子吃。 此外,客家人把过年餐桌上发生的诸事都看作“大吉大利”,如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当作会添丁,筷子掉落了看成是有食缘等。 在泉州等闽南地区,过年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芥菜在闽南方言中也称“长年菜”;也有人家的餐桌上摆“韭菜”,“韭”与“久”谐音,寓意长寿。由萝卜和面粉做成的萝卜粿在闽南人的过年餐桌上也必不可少,闽南人称萝卜为“菜头”,意为“好彩头”。吃蔬菜时,通常不用刀切,整条蔬菜洗净后连根煮熟,以祝父母长辈长寿。
举直扬善正风俗——闽西老区龙岩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宴席铺张浪费,丧事大操大办,赌毒禁而不绝,民俗活动变味,婚嫁“天价”彩礼,参加封建迷信。今年以来,围绕革除这六个方面的陈规陋习,新晋全国文明城市——闽西老区龙岩市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举直扬善,“再使风俗淳”。
在闽西农村,许多民俗活动逐渐变味脱序,出现形式繁琐、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攀比随礼等现象,群众不堪其扰。对此,龙岩在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老同志的作用,成立妇女禁赌协会、红白喜事理事会、婆婆宣传队等民间组织,引导群众树文明新风。
今年11月初,在永定区湖坑镇,三年一度的大型民俗活动“作大福”面貌一新。本届“作大福”理事会理事、新街村党支部书记李荣锋介绍,以往“作大福”花费上百万元,在宴请、燃放烟花爆竹、请表演队上浪费较大。今年不一样,村民都很自觉不放烟花,鞭炮也小,亲戚坐几桌简单吃个饭。妇女儿童等自愿组成表演队,自导自演,乐在其中。省下来的60多万元用来修建步行道和石栏杆。村民李锦天说:“今年的‘作大福’多了热闹喜庆,少了铺张浪费,大家都觉得这样很好,让民俗活动回归了传统。”
创新机制,是龙岩推进移风易俗的又一重要途径。去年3月,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村围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目标,创立了闽西首家“功德银行”。“功德银行”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义务管理,全村455户每户都设有一个账户,管理人员负责收集、登记、核实、公布相关事迹。村民的移风易俗等优秀道德行为可兑换成“功德币”存入,不良行为则将消耗一定的“功德币”。未来“存款”多的村民可申请支取,作为要求村里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的凭证;“存款”少或“负资产”的则会受到一定惩罚。“功德银行”运行一年多来,存入好人好事60多件,邻里乡党见贤思齐,古村民风更趋敦厚淳朴。
最近,龙岩市文明委出台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办法,提出把正常的民俗民风、人情往来与陈规陋习区别开来,对症下药,通过“减名堂、减范围、减盘数、减钱数”革除宴席铺张浪费陋习,通过“限时耗、限仪式、限规模、限墓葬”革除丧事大操大办陋习,通过“勤宣教、勤疏导、勤防控、勤打击”革除赌毒禁而不绝陋习,通过“重孝道、重良俗、重节俭、重扬清”革除民俗活动变味陋习,通过“倡新礼、倡新风、倡新式、倡新观”革除婚嫁“天价”彩礼陋习,通过“反乱象、反混淆、反旧念、反蔓延”革除参加封建迷信陋习。
龙岩中秋习俗:吃月饼时挖出直径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龙岩人的结婚习俗细节
直接问你对象就好了 两人商量下 龙岩好几个县 每个县都不一样 永定也如此
出嫁都有什么习俗?
全国各地婚俗
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婚俗的一项——倒宝 壶。结婚那天去娶新娘的时候新郎要带些两瓶红酒,到了女方家里后,娘家人要把瓶里的酒倒掉,然后用绿豆把酒瓶装满,这也就是所谓的宝壶。晚上客人都走光的时候,只留下几个朋友,如果新郎有姐夫的话就让姐夫倒宝壶,如果没有姐夫的话可以让一个朋友顶替。晚上12点的时候,新郎新娘坐在床上盘腿而坐,并且要把两人的衣服边对齐抓紧,绿豆要倒在衣服上不能撒了。姐夫手拿宝壶,开始倒,宝壶口是有筷子或者其他物体堵上的,只有一个小口,这样瓶子里的绿豆就会出得慢而且少,再加上姐夫手的操作,绿豆经常会卡住出不来,这时姐夫就会假装打电话一样和其他在场的朋友联系,问宝壶爷咋了,这个接电话的就会出个小节目,并且说“宝壶爷有点不高兴了,想看看新人的表现。这对新人要表演得让大家都满意了,姐夫就会松松手,让绿豆再掉几颗。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闹洞房,倒宝壶就象个节目主持人一样把整个过程串起来,如果朋友兴致很高的话,就会一颗颗的倒,这样就会进行很长时间了,甚至通宵了。
上海婚俗
-- 新娘换鞋离娘家 一路红伞到夫家
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中国不同省份及籍贯的人士在举行婚礼仪式时,也别有其独特的嫁娶习俗。虽然部分有趣味的传统礼仪已因文明发展或简化婚礼而被省略,但这些陈旧有趣的婚礼习俗仍甚具阅读价值。假若你的另一半与你拥有不同籍贯,也可借此机会,一窥他家乡一些特殊、有趣的嫁娶仪式。
上海古时的风俗十分注重传统,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也按足传统办事,一丝不苟,由于旧时年青男女并无自由见面及恋爱的机会,由提亲,订下婚约以至婚礼期间都有赖媒人当中间人,联络男,女两家及协办婚礼仪式,所以迎亲后必定要给媒人送上媒人利是,以答谢其促成姻缘之恩。
在旧时的农村里,不是所有人家都能负担为新娘子做裙衫的经济负担,所以不少农村姑娘出嫁时,都会身穿红色长衫或大红套装,代替裙衫。
新郎出门前,都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羹(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出嫁后能过甜蜜无忧生活的愿望。
在送嫁的过程中,女家一位属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以保护她不受妖邪入侵。
女司仪在新娘出门时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鞋,待新娘登上轿子后,便要立即更换新鞋,表示新娘离家嫁作人妇,便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如果女家无设宴款待亲友,又或发出邀请时有所遗漏,事后要向这些亲友派喜糖(即印有"喜"字样或红色包装的糖果)代替,以示正式通知各人女儿已出嫁。
福建婚俗
----手帕一方定终身 带副碗筷到夫家
订亲必须由男方本人由父母陪同上门,聘礼相当简单,并当众交送女方,女方回赠一条手帕,这样就算订下终身。
出嫁前夕,新娘会由姐妹伴宿守夜,一则叙旧话别,二则取个"旺气"兆头。次日中午女家办"送嫁酒",散席后,母、婶、姑和姐妹围着新娘,抱成一团大哭,送嫁不得放鞭炮。
新娘出门时多穿上裙装,但也可用全套红色衣裙代替。
新娘的嫁妆越多,代表女方的家底越厚。为了让女儿嫁得风光,女方会预备数量多而贵重的厚礼,于出嫁当日随新娘之后浩浩荡荡地送到男家,有时候送礼的队伍会由好几辆车和一大群亲友组成,场面壮观。
在新娘嫁妆中,除传统的中式礼仪用品及金器外,并包括家庭电器,大型家具甚至单车或电单车等,全由女家送出,另外新娘也会带一副新碗筷,以示从现在起,她就要寄在婆家吃饭。
新娘进门后,要向男家家中所有亲属敬茶,即使是几岁小孩也有份儿,次序按辈份年岁而定,敬茶时,长辈会送赠金器(多是戒指)予新媳妇。而向女性长辈敬茶时,会将一个发夹夹在长辈的头发上,并回赠一只戒指。
完成大婚仪式后,便会设宴招呼亲朋邻里,传统上,男、女家会分别设宴,如男家于婚礼当晚摆酒,女家则于翌晚设宴,遇有亲朋众多或同村乡里甚多时,婚宴可能连续数天。
嫁后第三天,夫妻双双回门,一般不留宿,待婚后满月,娘家再请他回去长住十天半月,叫做"玩满月"。
次年正月,娘家请春酒,新娘会与夫婿一同出席。新女婿上门后,娘家房族亲戚轮番摆宴请酒。事后,新女婿回赠每家一包红枣或冰糖,以示答谢,至此,嫁娶过程才算全部完结。
安徽婚俗
----前夜新郎宿女家 新娘新郎对换鞋
在安徽合肥地区,在婚礼中仍保留有一些古代习俗。在结婚前一夜,男家要宴请族中各人,然后新郎要拜祖宗,父母及长辈,拜毕,以新郎为首的迎亲队伍便会响着锣鼓,向新娘家进发。
迎亲队伍到达女家门前,女家照例紧闭大门,要新郎大放鞭炮,称"催门炮",妇女家亲友便向新郎索取"启门钱",即开门赏钱,再向新郎再三请求,新郎才会随他们进屋内。
当夜女家会设盛宴招待新郎,与亲友共饮。在举宴之前,新郎要先叩头拜见宾客,同时还要拜见女家长者,叩头吉计其数,当晚新郎会宿于岳家。
次日早晨(即婚礼吉日),新郎的迎亲随从在女家门前大放鞭炮,称为"催妆",新娘整妆完毕,便会与新郎一起出发往男家。
在出门时,新娘会放声大哭,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家人亦会大哭表示惜别。在啼哭声中,新郎的兄弟或至亲送她先行,称之"送亲"。
新人来到男家门前,男家会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妇人,将新郎和新娘的鞋对换,因为"鞋"与"偕"同音,故此举有"白头偕老"的象征。
新郎进男家门时,亲友会口念吉祥语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子,叫做"撒喜果"。之后进行的拜天地,交拜,喝合酒等婚仪,则与其他地区大同小异。
青岛婚俗
青岛旧的风俗礼仪很多,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繁琐的风俗礼仪也已被革弃,下面是笔者对目前青岛婚俗部分略记,供有兴趣者参考:
新娘出门不要回头招手
新娘出门不要哭泣,一方面是不吉,另一方面会破坏化妆
下车时,新郎和新娘要从同一侧下,不要分开下,否则不吉
有身孕的不宜参加婚礼
在新娘家吃饺子时,碗内要留下双数
北京婚俗
-- 新郎虚箭射新娘 同房先要吃饺子
按照传统的方式北京地区人士说亲时,要先托媒人往女家问名,将男女生年属相相合,只要双方生肖并无相冲,即可合婚。
婚约确定后,男家便要择吉日,带备红柬(婚书)举行订婚礼,男家要给女家送上衣物,首饰,洋酒及果饼等礼物,叫"过礼",但这只是"小定礼",婚期前一个月,得送"大定礼",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鹅,样样俱全。
至吉日临近,男家还要给女家送上"催妆"礼,计有猪羊肉,干面,年糕等。其中"肉"是要女家割离骨肉,让女儿出嫁,年糕则是女儿出嫁后步步登高之意。
女家在男家"催妆"后,便要立即将嫁妆送往男家,以装设新房。
新娘到达男家进门前,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之后新娘跨过火盆,方可进门。
然后,新郎新娘双双拜天地,入新房"坐帐",并一起吃"子孙饽饽"(饺子)及长寿面,并饮交杯酒等。
婚后第三天,新姑爷陪伴新媳妇回门,叩拜岳父母。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
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
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娘的"隆闺"(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开门歌。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
"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子、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山东婚俗
山东临沂结婚仪式,系就庭前设礼案,奏乐,由司仪人入席宣:“男女宾人席”男女族主婚人人席男女族全体人入席。证婚、介绍人入席,而南立。男女宾相引新郎、妇人席,俱面北立。 奏乐。证婚人读证书,并为新郎新妇交换饰物。新郎、妇行结婚礼,东西向立。双鞠躬。奏乐。 主、征婚人致训、箴词,新郎、妇谢证婚、介绍人,三鞠躬。 男女宾代表致颂词、赠花,两鞠躬。奏乐。 新郎、新娘致谢词,三面鞠躬。
外国婚俗
巴厘岛婚礼
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享有“神仙岛”的美誉,这里许多人的婚礼在建于17世纪的克兰比坦王宫举行,新人穿着当地传统服饰参加婚礼,仪式由当地的祭司主持。婚礼后,新人还可以到海滩上翩翩起舞。
法属波利尼西亚婚礼
在法属波利尼西亚,举行婚礼前,男女双方先会受到当地人载歌载舞的欢迎,接着必须分开,各自为婚礼做准备。新娘将被打扮成塔希提公主的样子,而新郎则搭乘独木舟赶赴婚礼现场。双方在婚礼主持人面前相聚,身边响起宗教音乐,这一场景令人终生难忘。
夏威夷婚礼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天堂般的夏威夷举行婚礼。在那里,结婚的各项手续十分便捷,有专人为新人操办。婚礼上,新人们每人在脖子上挂上一个用鲜花编织的花环。
泰国婚礼
在泰国举行婚礼,新人将接受数百朵鲜花的夹道欢迎,当地人还会献上饮料和水果,迎接新人。新娘将穿上当地的民族服装参加婚礼,而婚礼结束后,新人将一起观看民族舞蹈表演。在泰国也有佛教婚礼,由9位僧侣共同出面主持。
拉斯韦加斯婚礼
拉斯韦加斯也是个好地方。你可以登上该城的“艾菲尔”铁塔第50层,婚礼在你步入玻璃观光升降梯那一刻便已经开始了。如果你愿意,婚礼也可以在直升机上举行。
墨西哥婚礼
在墨西哥能体验到土著人维乔尔人的婚礼。新娘穿上维乔尔人传统服装,同新郎在酋长面前许下相爱一生的誓约。婚礼上,新人要接受洗礼,喝用发酵过的玉米制成的饮料。仪式结束后,新人要抱在一起,象征性地一同躺在席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