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守望相助 绿色发展”敖包相会主题活动盛大启幕 李杰翔出席 郑福田宣布活动开幕
八月的科尔沁草原蓝天如洗、白云如絮,大地繁花似锦、万物并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8月7日,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守望相助 绿色发展”敖包相会主题活动在科左后旗阿古拉文化旅游主题小镇盛大启幕。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百名嘉宾,国内10对少数民族情侣,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夏令营和“鱼眼”国际电视节的百名嘉宾,辽宁、广东、湖北、北京有关商会,建峰建设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等30余家国内知名媒体,以及包括现场观众在内的四千余人参加开幕式。
中央纪委驻交通运输部原纪检组组长、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杨利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谭德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专员古榕,英国文化学院联合创办人史蒂文·柯克 范·科霍恩男爵,著名主持人韩乔生等国内外嘉宾出席。
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杰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王雪峰,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蔚治国,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张兴茂;市领导李莉、张锐、郭建伟、李志刚、赵白玉、于沨、李艳荣、李虎,市政协原主席王佐玉、高琦等出席开幕式。于沨、蔚治国分别致辞,郑福田宣布活动开幕。
于沨在致辞中表示,举办“守望相助 绿色发展”敖包相会主题活动,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探索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次活动的举办,将全面展示我市的文化魅力和草原风情,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平台,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新时代相会之都、草原名城。
蔚治国在致辞中说,凸显城市主题形象的“敖包相会”主题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届。通过敖包大典、科尔沁婚礼、国际青年幸福论坛等特色鲜明的活动阐释了这座草原新城悠远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气势如虹的盎然生机,对于不断提升“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和“敖包相会的地方——通辽”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推动通辽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让我们借这次盛会的东风,以活动为媒,以交流为义,共同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开幕式上,以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实景表演——敖包大典和“科尔沁婚礼”为主线,全景展示了草原文化和草原风情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绚丽多彩、高潮迭起的视觉盛宴。敖包大典展示了科尔沁丰厚的草原文化底蕴,突显了隆重的仪式感,现场嘉宾参与仪式过程,切身体验仪式的庄重、天人合一、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型民俗实景表演“科尔沁婚礼”以绚丽的草原歌舞和民族特色浓郁的草原音乐为艺术手段,真实还原了科尔沁草原婚俗。整个表演由“一见倾心”“迎亲”和“大婚”三幕组成,通过合理的情境安排和表演,最大限度地让观者身临其境,感受“科尔沁婚礼”的独特魅力。
本次主题活动由主体活动开幕式以及旅游、文化、民俗活动组成。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参观了非遗和文创作品展。非遗类作品展集中展示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旗县级四级非遗代表性名录中筛选的三大类15个非遗项目,文创类作品展包括旅游特色食品类、旅游特色皮制品类、手工刺绣编织类、民族特色工艺品类、旅游纪念品类等文化创意旅游商品实物作品和文化创意旅游商品设计作品。下午举行了第二届国际青年幸福论坛。
来源|中国通辽网 视频|通辽广播电视台
七夕,4000人相聚通辽“敖包相会”!
今天,唯美的爱情故事在“敖包相会的地方——通辽”再次上演。
在阿古拉小镇天下第一敖包脚下,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通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守望相助 绿色发展”敖包相会主题活动盛大开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李杰翔,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等出席开幕式。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百名嘉宾,国内10对少数民族情侣以及现场观众等4000余人相聚阿古拉草原,共享草原盛典。
9点50分许,主题曲《重逢》唱响阿古拉草原,身着盛装的蒙古族姑娘载歌载舞喜迎远方宾客,“敖包相会”主题活动正式开启。
10点10分,数百只彩烟在阿古拉草原绚丽绽放。开幕式以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实景表演——敖包大典和“科尔沁婚礼”为主线,全景式展示了草原文化和草原风情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绚丽多彩、高潮迭起的视觉盛宴。
敖包大典展示了科尔沁丰厚的草原文化底蕴,隆重而庄严的仪式感,让现场观众体验到天人合一、身临其境的感觉,提升科尔沁深度文化旅游品味,扩大“敖包相会的地方——通辽”美誉度。
敖包大典。
快看,一对欢快的男女演员步入会场,大型民俗实景表演“科尔沁婚礼”登场。整个表演由“一见倾心”“迎亲”“大婚”三幕组成,以绚丽的草原歌舞和民族特色浓郁的草原音乐为艺术手段,真实地还原了科尔沁草原婚俗,让观众感受“科尔沁婚礼”的独特魅力。
最后,国内外宾客与安代舞演员一同跳起了安代舞,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带着幸福的喜悦,共享草原人民的激情与狂热。
此次“敖包相会”主题活动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全面展示通辽的文化魅力和草原风情,吸引团结“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客源地的投资者参与通辽建设发展,进一步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新时代草原名城和婚恋之城和草原浪漫之城,对提升通辽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非遗及文创产品展示,从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旗县级非遗代表性名录中选出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三大类,涵盖蒙古族乐器制作、蒙医药、蒙古族服饰刺绣、布鲁等15个项目。
文创类产品展示了旅游特色食品类、手工刺绣编织类、民族特色工艺品类等文创旅游商品实物作品和文创旅游商品设计作品。
通辽市唯一获奖!奈曼旗这个“老头”很厉害!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承办的首届“乌兰牧骑发展论坛”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出炉,经区内外专家评审,共评选出获奖论文59篇,其中,原通辽市奈曼旗乌兰牧骑队长于佐廷:《人民性是乌兰牧骑生存发展的根基》获特别奖。据悉,这是通辽市唯一获奖的论文。
上图左2为于佐廷
于佐廷简介:
于佐廷,76岁,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乌兰牧骑学会会员。1971年至1991年曾在奈曼旗乌兰牧骑工作,任创作员、队长。后从事老干部、老年体协工作。曾出版《佐廷文集》1-3集110万字,演出或发表过戏剧、曲艺、诗词、歌曲、 散文、报告文学、论文300余篇,剧(节)目多次在全国、省区、市获奖。从2009年起连续三届在全国老年体育科研论文中获奖。2009年主编20万字《夕阳文荟》,2016年主编40万字《奈曼旗老年人体育协会志》(1984-2013)。
退休后,一直在老年体协工作,任常务副主席兼老年艺术团指导员,一直从事老年文化体育作品的创作、导演,和大型表演的指导排练,现任拥警协会顾问。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这篇论文:
于佐廷
内容提要:作者从旗县乌兰牧骑的实际出发,对人民性是乌兰牧骑生存发展的根基从四个方面作了论述;一是乌兰牧骑服务方向体现人民性;二是乌兰牧骑的创作方向体现人民性;三是乌兰牧骑的工作、服务体现人民性;四是乌兰牧骑队伍精干,演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体现人民性。作者以自己在乌兰牧骑工作二十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探讨了乌兰牧骑必须坚持传承和发展的一些问题。
乌兰牧骑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支持,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人多次观看乌兰牧骑演出、接见乌兰牧骑队员,批准到全国各地巡演,并肯定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六十年之后又高度赞扬乌兰牧骑精神,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乌兰牧骑多年来始终把根深深地扎在农村、牧区,始终把为广大农牧民服务做为第一要务,为广大农牧民送歌献舞,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在我国北疆偏僻的沙漠、戈壁、草原奔走跋涉,使乌兰牧骑这株草原艺术之花芬芳艳丽、长盛不衰。乌兰牧骑已经深深地印在草原农牧民的心中,人民和百姓把他们演出的节目当做精神食粮,不可或缺。乌兰牧骑队员把农牧民当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这种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使得他们谁也离不开谁。人民养育了乌兰牧骑,草原是乌兰牧骑成长的摇篮。乌兰牧骑这种鲜明的人民性和满腔热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它不断发展壮大的缘由之所在。
一、乌兰牧骑服务方向体现人民性
乌兰牧骑始建之初,就一直把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确定为工作的宗旨、行动的指引。笔者一九七○年加入乌兰牧骑(即奈曼旗乌兰牧骑文革后恢复的第一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乌兰牧骑队员,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开始下乡演出。奈曼旗土地面积8400平方公里,人口44万,地形地貌为“南山中沙北河川,二山六沙两分田”,是典型的贫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当时条件艰苦,经济落后,工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全旗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全是土路,不通铁路,风沙、干旱制约了农牧业发展,人民生活很贫困。旗里为保证乌兰牧骑下乡,给配备了一辆胶轮大车,有4匹马,演员们带着行李坐着马车下乡,每到沙坨子马拉不动车,演员就下来推着车,一点一点走,有时二、三十里路要走一天。到演出地点找一块比较平坦的略高一点儿的草地或平地,三面用柳条笆围起来就是舞台了,晚上点燃汽灯(一种不时打气燃烧柴油的灯)演出。灯光周围全是密密麻麻的蚊子和昆虫,有时就飞到演员的嗓子里,引起咳嗽呕吐。农牧民非常喜欢我们的节目,有的从十几里路赶来观看演出。偶然演出中下小雨,农牧民就主动打起塑料布为我们遮雨挡风,我们顶风冒雨继续演出,不让远道而来的农牧民观众失望,观众深受感动,称我们是“玛奈乌兰牧骑”。当时我们每年下乡演出300多天,就连初夕元旦也不回家,要到附近村屯演出,和农牧民一起过“革命化春节”。由于我们坚持多年经常下乡演出,走艾里,进牧铺,下工厂,到军营,受到社会各界的热情欢迎。所以一九七二年《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我们乌兰牧骑的经验性文章《坚持二为方向,为农牧民送歌献舞》,之后,哲里木盟盟委宣传部和文化处下发文件,号召学习我们的好做法、好经验。我队出席了“全盟文教先代会”。一九八五年内蒙古电视台采访了我乌兰牧骑队长并播出采访实况。回顾六十年来,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过曲折和坎坷,但乌兰牧骑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始终没改变。
二、乌兰牧骑的创作方向体现人民性
乌兰牧骑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决定了它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小型、多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地方及民族特色,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为此,创作人员经常下乡到农村牧区深入生活,蒐集素材,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奈曼人民火热生活,反映奈曼风土人情的作品。六十年来创作了近500多个剧(节)目,有多个作品在区、省、市汇演中获奖,如戏曲《同是草原人》演出11场后,于2008年收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编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戏剧曲艺作品选》中;二人转《铁莲驾车》,京东大鼓联唱《车行万里路不偏》获吉林省曲艺汇演优秀创作奖;(因当时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管辖);舞蹈《绿色呼唤》获科尔沁文艺汇演优秀创作奖;表演唱《采树籽》,舞蹈《草原儿女练兵忙》在吉林省文艺汇演中获奖并为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演出。近年来,创作了歌舞剧《诺恩吉雅》、舞蹈《柳编风情》等均在上级汇演中获奖。这些剧(节)目均取材于奈曼当地的人和事,如《诺恩吉雅》是根据奈曼流传几百年的民间故事创作的,舞蹈《猎场弓情》《四嫂拦门》是奈曼蒙古族的婚俗舞蹈,小戏曲《白音牧铺》取材于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蒙汉人民团结奋进的一段故事而创作的。这些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的节目非常接地气,农牧民看了觉得非常亲切。六十年来,乌兰牧骑一直把创作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的土壤之中,在多彩的人民生活中汲取营养。既把人民当作衣食父母,又把人民的生活作为丰厚的创作沃土,在那里吸收营养。实践证明,真正从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作品,观众才欢迎,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有的甚至久演不衰。例如戏曲《同是草原人》取材于一对蒙汉人家化积怨为玉帛,携手同心奔向明天的故事,歌颂了民族团结和谁也离不开谁的主题,到全旗31个苏木乡镇巡演,后来隔几年、十几年又继续演出,还照样受欢迎。所以说,只要作品反映人民的心声,它的生命力就旺盛无穷。
三、乌兰牧骑的工作服务范围体现人民性
乌兰牧骑自成立起就规定要承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工作。就是说,在以演出为主的同时,要帮助解决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和其它需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区农村牧区经济欠发达,农牧民生活很贫困,传播上级精神的媒体很少,除了投送很慢的报刊和广播喇叭外,其它途径几乎没有,农牧民文化生活极度贫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自治区党委政府毅然决定成立草原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从此应运而生。乌兰牧骑以演出为主,还要利用演出空闲时间给农牧民读报纸,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时政新闻,同时还要辅导嘎查村和自然屯的农牧民业余文艺宣传队,还要教农牧民放映幻灯和土电影(当时的无声电影),同时,乌兰牧骑有学过赤脚医生的,要带着药箱,遇见农牧民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的给予治疗,大病还要送到乡镇苏木或旗里。有的乌兰牧骑队员还帮助牧民挤牛奶,做奶食品,有的帮助农民种地、给农牧民理发,教农牧民用缝纫机做衣服等。乌兰牧骑的这些活动极大地密切了和广大农牧民的关系,增进了和农牧民的感情,农牧民把乌兰牧骑演员当作自己的亲人,说他们是“玛奈乌兰牧骑”。每当乌兰牧骑离开时,农牧民们都自发地到村口送行,有的流下感动的泪花。乌兰牧骑这些“以人民为中心”、“以农牧民需求为己任”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乌兰牧骑永远受到农牧民的欢迎和爱戴,农牧民不把他们看成单纯的文艺团体,而是党的方针路线的宣传队,群众文化的辅导员,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服务员。六十年来之所以乌兰牧骑这株草原明珠璀灿夺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时时刻刻想着人民、为了人民。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乌兰牧骑也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助力脱贫攻坚,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草原文化传播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乌兰牧骑又以崭新的姿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新的使命,发挥优良传统,不忘初心;踏上新的征程,再创辉煌,使乌兰牧骑这株艺术奇葩在传承辉煌过去的同时焕发出新的光彩。
四、乌兰牧骑队伍精干,演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体现人民性
乌兰牧骑始建之初,每个队只有十二、三个人,演员大多能说、能唱、能舞,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所以才称之谓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一改城里大剧团的“大洋全”,下乡演出十几辆汽车拉不完的弊病,而只用一辆马车,以天为幕布,以地做舞台,牧铺、蒙古包、牛圈、羊圈等随处都能演,给几个人甚至一位老人也能演,这种亲民、便民的体制和举措不仅非常适合草原地广人稀和条件简陋的实际,使乌兰牧骑辗转灵活,方便于民,而且不给农牧民增加负担,不用嘎查村提供更多的演出条件,所以深受农牧民欢迎。这种体制建立着眼于农牧区实际,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乌兰牧骑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
需要提出的是,乌兰牧骑毕竟走过六十年的历程,半个多世纪,广大农村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新牧区富饶美丽,农牧民幸福安康。按乌兰牧骑创建之初的要求和配备已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所以乌兰牧骑也应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在演出、辅导、服务、宣传等多方面不断创新形式、举措和渠道,不断提升乌兰牧骑在新时代为广大农牧民服务的效果,才能使农牧民永远欢迎、爱戴乌兰牧骑。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才能使乌兰牧骑永远不过时。所以说,近几年乌兰牧骑演出条件、交通条件、工作环境的改善也是形势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的。但是,需要坚持的是,不管形势怎样变化,不管乌兰牧骑的体制及管理、演出等方面有多少创新和改变,而乌兰牧骑的精神要永远高扬,乌兰牧骑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能改变,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要永远坚持;乌兰牧骑文艺轻骑兵的道路要坚定不移,乌兰牧骑鲜明的特色和以农村牧区为家的好作风要永远传承、发展光大。我们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发扬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的优秀作品,永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奈曼旗乌兰牧骑
旅游+文化火了奈曼旅游
盛夏时节,科尔沁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肥硕,浩瀚的宝古图沙漠风光旖旎、热情狂野。伴随着驼铃叮当、马达轰鸣和观众的欢呼声, 为期10天的内蒙古第五届自驾车旅游那达慕暨奈曼旗宝古图沙漠那达慕画上圆满句号。
那达慕期间,以“超越自我·回归自然”为主题的U2、UTV和摩托车沙漠赛,赛马、射箭和摔跤“蒙古族男儿三艺”比赛,2016年“生态大漠杯”奈曼旗全国摄影大赛等精彩赛事和沙漠集体婚礼、篝火晚会、民族文艺演出、沙漠嘉年华、美食节等活动,令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10天来,共接待来自东北三省、京津冀及远在深圳、云南、福建等地游客共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5亿元。千里草原、万里沙海共享了一场盛大的文艺盛宴。
自驾营地引领旅游新体验
自驾车旅游是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对正在兴起的自驾游热潮,奈曼旗大力推进科尔沁500公里景观大道项目建设,积极融入“东北看草原、自驾游通辽”的整体规划,着力打造宝古图自驾车营地建设。
奈曼旗宝古图自驾车营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沙漠营地,是“科尔沁500公里文化旅游风景大道”西端最大的自驾车营地,也是通辽市自驾游服务系统的重要节点之一。目前,营地建设已完成包括综合服务区、汽车修理保养区、房车营地区、露营区、青年旅社、花园式集装箱酒店区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汽车自驾营地营位达到120个,能够同时接待750人以上。功能完备的宝古图自驾营地为游客、露营爱好者、赛车发烧友以及驴友们提供多种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为其带来全新旅游体验,将成为宝古图沙漠旅游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也将成为奈曼旗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沙漠集体婚礼演绎非遗文化
2010年5月,上海世博园宝钢大舞台上,响起悠扬的马头琴,跳着热烈的安代舞……由奈曼旗乌兰牧骑编排的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蒙古族婚礼》赢得满堂喝彩,20场演出场场爆满,观众好评如潮。
2016年7月,奈曼旗宝古图沙漠旅游区内,马鞍、弓箭、苏鲁定等蒙古族传统礼宾道县摆放有序,身着盛装的新郎新娘手持哈达走向沙海深处,一场民族风情浓郁的蒙古族婚礼拉开了序幕。茫茫沙海中上演了一场爱情与文化的激情碰撞,百对新人共同演绎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婚礼》。
《蒙古族婚礼》有其丰富的内容和地域特点,突出展现了科尔沁蒙古族的婚俗风情以及豪爽热情、粗犷彪悍的民族性格。沙漠集体婚礼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本届的沙漠民族集体婚礼也是第一次将民族婚礼、非遗文化搬进沙漠中,婚礼现场热烈欢快、诙谐喜庆,更加凸显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展示了民族魅力,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沙漠民族集体婚礼现场,一百对新人体验过蒙古族娶亲之“四嫂拦门”热闹、喜庆的民俗之后,手持哈达经过蒙古花门,沿着红毯走向主席台的时候,全场沸腾了。游客们用掌声、赞许声表达着他们对新人的美好祝福,照相机、摄像机记录着这庄严神圣的时刻。新人们分别为对方配戴了该旗共青团委员会赠送给新人们的蒙古族风情的银手镯和烟荷包。随后,今年已经80岁的通辽市历史文化传承人吴宝老人为新人们唱诵祝词,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百对新人。放飞气球、盛大的烤全羊仪式更是将婚礼盛典推向了高潮。新人们登上沙漠顶端,双手高举哈达,共同为沙漠祝福,并在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的热爱家乡,热爱和平,致力于荒漠治理等誓言的长卷上签名留念。
沙漠那达慕彰显地域特色
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那达慕”是蒙古语,为竞技、娱乐、欢聚之意,是蒙古族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你可能听说过草原上举办的那达慕大会,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民族竞技,殊不知在内蒙古奈曼旗宝古图沙漠旅游区内举办的沙漠那达慕,骏马奔腾、驼铃声声,尽显地域特色,将为期十天的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从元代起,搏克、射箭、赛马就合称为“男儿三艺”,成为那达慕大会的固定项目。记者了解到,奈曼旗宝古图沙漠旅游区是沙漠那达慕的发祥地,是最早齐备蒙古摔跤、蒙古赛马、角弓射箭传统“蒙古族男儿三艺”的民族体育竞技的地方。本次那达慕“男儿三艺”比赛中,来自北京、天津两个俱乐部和呼伦贝尔、巴彦淖尔、锡林浩特等全国各地近200匹马以及来自赤峰、呼伦贝尔、巴彦淖尔、通辽等盟市的512位搏克手争夺速度赛马、走马、蒙古马比赛及博克的冠军,选手们的精彩表现不时引来万余名观众的欢呼与掌声。射箭比赛同样吸引了来自通辽市9个旗县市区的近百名选手参赛,比赛所用弓箭统一为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内蒙古射箭协会会长、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项目主要传承人、同时身为奈曼人的诺敏介绍说:“从2005年内蒙古开始重新制作蒙古族传统牛角弓,现在已经建成制作基地,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奈曼旗宝古图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中国东北最大最美的浩瀚沙漠,周边村屯都养骆驼作为沙漠中的交通工具,在宝古图沙漠那达慕中还有一项独具特色的比赛——赛驼。来自巴彦淖尔、锡林浩特、呼伦贝尔、赤峰等盟市的60多峰骆驼参加了赛驼比赛,骑手们挥舞驼鞭,一峰峰骆驼昂首挺胸,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嗒嗒的驼蹄声像急促的鼓点般敲击着观众的心,场面别具意趣。除了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艺”竞技比赛外,本届沙漠那达慕结合奈曼旗地形地貌、地域特色还举办了布鲁、沙漠背媳妇、沙滩排球、滑沙等活动,更加突出了游客参与和娱乐互动,带给游客全新的沙漠体验。
文化+旅游带来新突破
奈曼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8000年前,这里形成华夏第一村——兴隆洼文化,5000年前,红山先民在这里栖衍,2000年前北燕东胡在这里争锋,1000年前,大辽耶律阿保机在这里称帝,380年来,奈曼十六位蒙王在这里封郡。这里还流传着一个蒙古族姑娘诺恩吉雅的爱情故事,如今,她已经被演绎为一首最为美妙悠扬的蒙古族民歌传唱全国。
奈曼旗旅游资源丰富。有距京津冀最近、中国东北最大、海拔最高、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浩瀚沙漠——宝古图沙漠;拥有“城中有沙、沙中有城”的奇特景观,是中国东北沙漠生态之城,旗政府驻地大沁他拉镇是内蒙古综合规模最大的县级城关镇,犹如当代复活的“楼兰”;有现存亚洲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孟家段沙湖;有与胡杨齐名的奈曼怪柳;是养生长寿神石中华麦饭石的原产地;是科尔沁版画的故乡。
近年来,奈曼旗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支点,努力打造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城市,积极融入科尔沁500公里文化旅游风景大道建设,并将2016年定为“文化旅游发展突破年”,充分发挥宝古图沙漠、奈曼怪柳、孟家段沙湖、奈曼王府和中华麦饭石五大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将文化旅游业作为推动全旗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生态为主题,以特色为重点,今年将大力开发奈曼王府、青龙山洼旅游区、经缘寺等旅游景区景点,重点建设青龙山镇、白音他拉苏木旅游小镇打造乡村旅游,大力构建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与沙草产业统筹发展、与特色城镇建设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全面启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聚焦|通辽市“守望相助 绿色发展”敖包相会主题活动启幕
八月的科尔沁草原蓝天如洗、白云如絮,大地繁花似锦、万物并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8月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通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守望相助 绿色发展”敖包相会主题活动,在通辽市科左后旗阿古拉文化旅游主题小镇开幕。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百名嘉宾,国内10对少数民族情侣,参加中东欧舞蹈夏令营和“鱼眼”国际电视节的百名嘉宾,辽宁、广东、湖北、北京有关商会和国内知名企业,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等30余家国内知名媒体,以及包括现场观众在内的四千余人参加开幕式。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李杰翔,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杨利民,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王雪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蔚治国,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张兴茂出席活动,通辽市部分领导参加活动。于沨、蔚治国分别致辞,郑福田宣布活动开幕。
开幕式以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实景表演——敖包大典和“科尔沁婚礼”为主线,全景式展示了草原文化和草原风情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绚丽多彩、高潮迭起的视觉盛宴。
敖包大典活动,展示了科尔沁丰厚的草原文化底蕴,突显隆重的仪式感,现场嘉宾参与仪式过程,切身体验仪式的庄重与天人合一、身临其境的感觉。
大型民俗实景表演“科尔沁婚礼”以绚丽的草原歌舞和民族特色浓郁的草原音乐为艺术手段,真实的还原了科尔沁草原婚俗。整个表演由“一见倾心”“迎亲”和“大婚”三幕组成,通过合理的情境安排和表演,最大限度地让观看者身临其境,感受“科尔沁婚礼”的独特魅力。
本次主题活动由主体活动开幕式以及旅游、文化、民俗活动组成。开幕式后,与会嘉宾还参观了非遗和文创作品展。非遗类作品展集中展示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旗县级四级非遗代表性名录中筛选的三大类15个非遗项目,文创类作品展包括旅游特色食品类、旅游特色皮制品类、手工刺绣编织类、民族特色工艺品类、旅游纪念品类等文化创意旅游商品实物作品和文化创意旅游商品设计作品等。
本次主题活动还举行了第二届国际青年幸福论坛,通过主题演讲、颁奖等形式,分享“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主旨内容和精神,点燃青年人在新时代奋发向前的激情。
七夕相约浪漫科尔沁草原:第三届敖包相会文化旅游节开幕
初秋的科尔沁草原天高云淡、牛羊肥美,双合尔山下敖包吉祥、琴声悠扬……伴随着绵长如水的古老祝颂,8月25日,第三届敖包相会文化旅游节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阿古拉文化旅游主题小镇拉开帷幕,来自各地的嘉宾游客欢聚在敖包山下,在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文旅活动中品味独具草原特色的七夕浪漫。
8月25日,第三届敖包相会文化旅游节开幕(摄影:中国网记者 阿艺思)
本次文化旅游节由通辽市政府主办,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科左后旗人民政府承办,通辽市政府副市长赵白玉、张怡,通辽市政协副主席李艳荣等出席开幕式,张怡致辞并宣布第三届敖包相会文化旅游节开幕。
通辽市政府副市长张怡致辞并宣布第三届敖包相会文化旅游节开幕(摄影:张力军)
开幕式以素有“天下第一敖包”美誉的双合尔山为背景,展示着浓郁的草原民族风情。庄重严肃的敖包大典上,人们按照传统的规程摆出丰盛的供品、献上吉祥的哈达、点起明亮的长明灯,祈求草原风调雨顺、人民吉祥安康。
人们按照传统向敖包奉上供品(摄影:中国网记者 阿艺思)
伴随着脍炙人口的“敖包相会”旋律,喜庆热烈的科尔沁婚礼实景表演开始了。人们唱着祝赞词、拉起马头琴和蒙古四胡、跳起欢快的舞蹈,生动再现了传统的科尔沁草原蒙古族婚俗,也向现场来宾和通过网络直播观看的网友们送上来自草原的祝福。
科尔沁婚礼实景表演(摄影:张力军)
开幕式现场,星罗棋布的蒙古包里,书画、游艺、服饰、手工、音乐、舞蹈……精湛的非遗技艺随处可见,展出的文创产品和科尔沁美食令人流连忘返。在未来的两天里,还将陆续举行科左后旗广场舞大赛、科尔沁民歌演唱美食之夜、摄影基地揭牌仪式以及科左后旗文化旅游图片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蒙古族乐器——双合尔琴(摄影:张力军)
通辽市地处内蒙古东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文明核心区域,也是我国蒙古族人口第一大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草原肉牛之都、中国蒙医药之都、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中国马王之乡、中国自驾游城市和中国蒙餐之都。根据科尔沁民歌《韩秀英》改编的电影插曲《敖包相会》蜚声国内外,“敖包相会的地方”成为当地展示形象魅力的一张亮丽名片。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摄影:中国网记者 阿艺思)
近年来,科左后旗唱响“英雄上马的地方”旅游名片,大力实施“旅游 ”发展战略,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区域知名的全域四季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力打造的阿古拉草原旅游区位于科左后旗中部,通辽市第一、二届敖包相会文化旅游节均在这里举行。这里既有保存完好的阿古拉草原,也有浩瀚的吉力吐大沙漠,形似敖包的双合尔山拔地而起,百泉相通的白音查干淖尔涟漪轻动,鸟类云集的万亩湿地生机盎然,多种地形地貌汇聚,共同描绘出别样的秀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