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八字命理 > 婚俗 >

湖北婚俗

  • 婚俗
  • 2020-11-13 10:14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婚俗改革!湖北一市正式发文
不正之风的整治
逐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为深入贯彻《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 见》(民发〔2020〕62 号)《湖北省民政厅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鄂民办发〔2020〕9 号),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婚俗改革,促进 婚姻家庭幸福和谐,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现制定婚俗改革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紧密结 合,依托婚姻登记场所,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传承发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倡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 向,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的婚姻家庭风气。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各地婚姻登记机关要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通过经费补贴、政 府购买服务、招募志愿服务、搭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平台等形 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一是开展婚前辅导,帮助当事人做 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 生;二是开展婚姻辅导,提供婚内心理调适服务,帮助夫妻学习增进婚姻幸福、化解婚姻危机的技巧;三是开展离婚疏导,通过提供专业的、人性化的咨询和服务,化解夫妻矛盾和家庭纠纷, 促进婚姻家庭稳定。
(二)积极推动结婚颁证服务创新。创设室内室外颁证场所, 建立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名人作为特邀颁证员的颁证制度,设计文化内涵丰富的颁证词,鼓励当事人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使新人在庄重神圣的法律殿堂宣告合法婚姻缔结。
(三)倡导和推广体现优秀中华文化的传统婚礼。利用“元旦、春节、五一、七夕”等节日,组织举办集体婚礼、纪念婚礼、 慈善婚礼等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现代婚礼。引导广大婚育新人选择文明、节俭、庄重的文明婚育新风尚。
(四)加强婚姻登记场所文化建设。设置婚俗文化墙,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置婚俗文化展示厅、婚俗文化博物馆、婚姻家庭文化基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家风家教等内容,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 当、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
(五)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综合整治,助力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各地要结合实际,发挥村级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倡导文明乡风,对婚俗陈规陋习进行制止和规劝。把抵制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内容列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中。
(六)加强家风家教建设,强化上孝妇女、下爱子女、夫妻互敬等道德观念。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庄、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善于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 来引领社会风气。
三、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民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按照省民政厅、省编办、省财政厅《关于贯彻实施<婚姻登记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鄂民政发〔2004〕70 号)精神,把婚姻登记场所有的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立完善结婚登记室、离婚登记室、婚姻家庭辅导室、颁证大厅等。把婚俗改革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周密策划实施,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婚俗改革工作取得成效。
(二)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网站等舆论阵地,广泛深入地宣传婚俗改革相关内容,对婚俗改革中的相关政策、先进典型要及 时加以报道和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推进婚俗改革的舆论文化环境。
(三)加深活动实效
坚持结合民政系统实际,创新开展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避免形式主义,确保措施落到实处,活动取得 成效。注意积累和总结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在工作开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结合实际大力探索创新,逐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25日电  (谭锦涛 蓝静)近日,武汉工商学院的马冬玲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古代汉族婚俗文化,在《旅游英语》课上组织学生们演绎了一场古代婚礼。
课堂上,来自仡佬族、傈僳族、布依族、傣族、回族、苗族、土家族等7个少数民族学生也介绍了自己民族的传统特色婚俗。
穿着傣族特色服装的学生刀顺芳介绍了傣族从妻居的习俗,和婚礼时来宾用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来祝福新婚夫妇幸福吉祥的婚俗;来自回族的金慕慈介绍了回族男女青年插花定亲的习俗;来自仡佬族的申银琴分享到,在传统婚俗中,女方在快要出嫁时,往往会被打掉两颗门牙,这就是他们民族婚俗独特的“打牙节”。课上除了表演婚礼情景剧和介绍婚礼习俗外,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还即兴唱起了民歌。
“希望同学们先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然后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马冬玲说。(完)
(编辑:裴春梅)


别了,天价彩礼……武汉开展婚俗改革试点
楚天都市报8月9日讯(记者王荣海)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记者从武汉市民政局获悉,为响应民政部、湖北省民政厅关于婚俗改革工作的实施要求,武汉市江岸区婚姻登记处和武昌区婚姻登记处今年开展婚俗改革试点。
近日,江岸区婚姻登记处联合武汉市武昌区乐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倡导优秀家庭文化及家风建设、推进文明和谐婚姻家庭建设的主题氛围营造活动,通过制作主题宣传板,张贴移风易俗倡议书、反家庭暴力法条文、家风家训,引导新婚青年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和婚恋道德观。同时,该区婚姻登记处还设立了江岸区婚姻家庭公益服务微信群平台宣传展架,工作人员积极宣传,引导邀请新人入群,以线上婚姻课堂、线下活动对象招募等多种形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婚姻家庭相关专业服务,提高居民婚姻家庭生活的幸福感。此次婚姻文化氛围宣传吸引不少新婚人群,通过宣传推广,使大众了解婚礼的操办应当讲文明、树新风、不攀比,在婚姻里应当夫妻齐心、互敬互爱,才能并肩同步长征路、齐心共谱幸福歌。
继5·20武昌区婚姻家庭名师工作室正式在武昌区婚姻登记处揭牌启动后,今年6月起,武汉市武昌区乐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武昌区婚姻登记处开展了武昌区云端婚姻家庭短视频服务推广主题活动。筹划邀请了武昌区婚姻家庭名师工作室成员拍摄及推广4个婚姻家庭短视频课,为即将启动的名师工作室“新婚爱家辅导服务”——线上直播课做“热身”,其中有200余人在QQ群内观看受益。
此前,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促进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积极倡导和推广体现优秀中华文化的传统婚礼,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社会风气好转。适应现代社会家庭组织、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加强以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为基础的家风建设,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道德观念。


湖北小镇一种独特婚俗:女儿留家娶新郎
统计显示,全镇8780对夫妻中有76%是女子留家招上门婿,孙桥成为远近闻名的“倒插门”之乡。
女婚男嫁
让小e妹带大家探访一下这一独特婚俗吧
嫁出去的儿子泼出去的水
当天,孙桥陈集村,有一支接亲队伍。25岁的新娘王雅是陈集人,新郎从钟祥远“嫁”而来。11时许,迎亲车队停在离新娘家一公里路边,王雅的父母王峰、张宏与亲友早早等候,新郎邓任超一开车门,脚不离地,坐上丈母娘及其姐妹用手搭建的“软轿”。伴随阵阵锣鼓,鞭炮齐鸣,“软轿”朝前奔去。
(丈母娘背女婿 记者戴辉 摄)
女婚男嫁有一套婚俗流程。王峰介绍,一般女方先在媒人陪同下上门提亲,下聘礼,定婚期。结婚那天,女方家准备彩车接亲。当新郎走出家门,公爹公婆要送到门口。婚后第三天,男方家派人将新郎新娘接回家见父母,午饭后,新郎新娘一同返回新娘家,这叫“回门”。婚后生的孩子随女方姓。
在孙桥镇文化站,当地演员正在编排情景剧《娶新郎》。《娶新郎》讲述的是孙桥婚俗中令人喜笑颜开的片段,串缀出别致的民俗风情。“在孙桥,大多是女人主家管事,当地有‘不重生男重生女’的传统。”编剧傅加华说,一般家里如生一儿一女或两个女儿,必须要留一个女儿在家“娶”上门女婿,为此要把自家儿子“嫁”出去。
(抬软轿 记者戴辉 摄)
好吃好穿都留给女婿
据考证,孙桥女婚男嫁婚俗起源明朝洪武年间,距今500多年。60岁的孙桥镇文化站原站长李文华研究孙桥婚俗37年,他认为,其形成与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现象以及经济生活有关。
清光绪八年《京山县志》载,元末天下大乱,盗寇蜂起,京山惨遭杀戮,邑民仅存七十余家,是时田土旷芜无主。孙桥山林沃野,成为京山县移民最多的地区。李文华说,孙桥属移民区,姓氏杂乱,难以形成家族式村落,少了传统风俗制约,女子地位较高,婚姻多了一份自由。另外,孙桥地广人稀,田多人少,留女招婿,除了撑门户,也是为了添劳力。“孙桥是京山桥米原产地,物产丰饶,女子大多不愿外嫁。”李文华说,孙桥乡邻豁达,民风淳朴,上门婿不受歧视,这是婚俗传承的根本因素。现在,孙桥不少家庭已是连续四代女婚男嫁。
在友利村,75岁的村民陈道友正在洗泡菜坛子,女婿张大春在猪圈喂猪。“我是上门婿,“嫁”到杨家。从清代开始,杨家每代都是‘杨门女将’,四代都是招的上门婿。”陈道友幽默地告诉记者,他有3个女儿,两个出嫁,一个留招上门婿,杨家是“留女不留男”。“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招上门婿,我其实也是从外村‘嫁’过来的女婿。”友利村支书熊山林笑着说,女婿在丈母娘家当成儿子养,因为是劳力,还被当个宝,好吃好穿的都留给女婿。不过,经济大权大多还在娘家,大事还是女方说了算。
上门婿孝老爱亲是主流
在杨家畈村,上门婿余寿平入选好人榜,他的照片挂在村部广场橱窗里。1986年,余寿平“嫁”到该村与王章红结婚,33年如一日,辛勤劳作的同时,还精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岳父岳母,端屎端尿无怨无悔。“在村里,有一批像余寿平这样的上门婿,成为村民榜样。”杨家畈村支部副书记李志林对记者说。
许朝廷是蒋家大堰村上门婿,他当过小工、开过拖拉机,后创办朝廷米厂,加工京山桥米,年销售收入过千万,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如今,随着独生子女增多,孙桥女婚男嫁有了新变化。现在女婿上门,除延续以往传统形式外,还有第二种叫不接不嫁,即上两边门,耕种两边的田地,赡养两边的父母,继承两边的家产。二胎政策实施后,夫妻有两个孩子的各随一姓。“ 在孙桥,妇女地位高,孙桥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孙桥镇党委书记袁向红说。
更可贵的是,独特婚俗带来家庭和睦、孝老爱亲新风,每年孙桥的好人榜、最美家庭等在京山都排名靠前,还产生过荆楚楷模。
2013年,孙桥婚俗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一个乡镇,多半家庭的女儿留家招上门婿,在汉族地区很罕见。”京山民俗专家李甫清认为,孙桥独特的娶新郎婚俗,对研究鄂中地区民俗文化,有很高的价值。


土家族青年湖北恩施“赶场相亲” 传统婚俗传承300余年
现场原生态对歌、民族歌舞、民歌联唱轮番上演 董晓斌 摄
中新网恩施8月10日电 (董晓斌 姚舜)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恩施土家女儿会10日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拉开序幕,近万名游客相聚该市龙马风情小镇,体验极具土家特色的爱情盛会。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山区,这里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巴楚文化、巴渝文化相互交融,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于此,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本届女儿会以“情定女儿会·爱在恩施行”为主题 董晓斌 摄
恩施土家女儿会被誉为“东方情人节” 董晓斌 摄
恩施土家女儿会是土家族最具特色的民俗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二举行,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一天,土家青年梳妆打扮,穿戴一新,与亲朋好友一起相邀上街,借乡场赶会谈情说爱,挑选意中人。
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恩施土家族青年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节日盛会,目前已成为融节庆、文化、经贸、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盛会,并被纳入湖北省地方节庆文化品牌。
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青年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节日盛会 董晓斌 摄
恩施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 董晓斌 摄
近年来,恩施土家女儿会通过“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既延续了传统婚俗,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实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本届女儿会以“情定女儿会·爱在恩施行”为主题,时间持续3天,设有龙马风情小镇、梭布垭石林景区、恩施风雨桥3个分会场,包括相亲会、集体婚礼等活动,呈现出“多点开花、时间交错、文旅融合、全民参与”的特点。
单身男女在女儿会现场进行互动小游戏 董晓斌 摄


湖北宜昌:民间婚俗闹山乡
【查看原图】
2018年12月11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群众演员在表演民间婚俗中的迎亲娶亲场景。
人民网宜昌12月12日电 2018年12月11日,在“宜昌丝竹”乐之乡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一场传承民间礼俗音乐的传统婚俗礼仪温情上演,当地群众演员和丝竹民间艺人身着盛装,在冬日的山乡尽情演绎传统文化的魅力,将浪漫而又温馨的祝福送给一对“喜结连理”的新人,为当地争创“中国民间礼俗音乐之乡”加油鼓劲。
据悉,鸦鹊岭镇是民间文化大镇,文化底蕴极其深厚。镇内民间艺术品种齐全,式样繁多,民间礼俗、传统音乐等以各种具体艺术形式广泛存在于民间,尤以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民间礼俗音乐“宜昌丝竹”更具独特性和代表性。
“宜昌丝竹”是以丝弦和竹管类乐器为主奏乐器演奏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在民间主要用于民间礼俗活动的各个程序环节之中。由于它的音乐典雅庄重,韵味十足,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常常以小乐队的形式被搬上舞台。目前,鸦鹊岭镇的“宜昌丝竹”吹打乐班子共有80多个,丝竹传承人1500多名。(张国荣 摄)


在湖北的三峡人家风景区,以土家族风情闻名,还以众多的景点让世人知晓。比如龙景溪,这是指龙在这里跳跃升道成仙,这溪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这里有一处山峦,就像一条巨龙,要跳进河里。游客们可以在这个景区听到民歌,看到山间的小路隐隐的浮现,享受水轮在清澈的水面上慢慢转动。
在这里也有土家族婚姻的民间表演,参观者可以被邀请到舞台上,并参加表演,作为游客如果他们得到丝球,美丽的“新娘”会扔给观众并得到祝福。新郎新娘有时会向观众敬酒,这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祝愿,如果你不愿意接受,你可以温和地拒绝。
三峡三族地方民居所在的溪边村,走进竹林,游客们可以看到木制的高跷房屋。有些房子建在水上一半,一半在地上。在有高地的地方,后部和侧部需要用木柱支撑,以便与前部处于同一高度;与侧部的走廊和后部的阳台一起,它们是高跷房屋的三个最独特的部分。门上挂着食物,比如玉米,年轻的土家族女孩一边唱民歌,一边在旁洗衣服,风中摇曳的青竹构成了一幅如画般的美风景,游客们可能会被这里的简单而缓慢的生活所感动。
景区内的猕猴山,游客们可以看到小猴子们很闲适地躺在家人的怀里,看着它们躺在温暖的鹅卵石上晒太阳,或者互相按摩。在三峡部落的山上,猴子很友好,不怕人。他们可以告诉当地人的游客,请求你吃的食物。他们最爱吃的食物是香蕉、黄瓜和花生。当保育员来到这里喂养他们时,他们将井然有序地站着等待。
然而,它们有时也很淘气,因为她们喜欢对穿裙子的女人表现得像个被宠坏的孩子,尤其是对穿红裙子的女人。女士们要小心,以免猴子提起你的衣服。还有好看的月湾,这江水在这里转了将近110度,形成一个巨大的月亮形海湾。当你在船上走近时,你可能会觉得河水被山峦挡住了。然而,当我们向前航行,经过它时,你会发现河水仍在流淌并没有停止。在这里还有河水里的石碑,这块石板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白色花岗岩石,它有着平坦的表面,看起来像一块块的糕点。它大有32米,重有4300吨。有人说这石碑能给人们引来好运,所以许多游客来这里许愿。
这里的山不是很高,所以游客可以选择走到山顶,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大约需要1到2个小时。当然,你可以选择乘坐索道或自动扶梯上山,这是非常方便的措施,能使你不用辛苦的爬山,也能够欣赏到山中的美丽景色,而且是以一种俯视的独特视角,能更好的游览。在这里游客们能够用10元在旅游景区买到盒饭,你们就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的午餐,体验当地的饮食特色。
你还可以选择乘船欣赏这个景区沿途的风光,乘船前往三峡三号歌华坝船闸。这里有两艘船会分别出发,船将在游览完这整个一段景区后返回。景区附近景点还有很多:三峡大坝工程,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歌华坝水利枢纽工程这是,扬子江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还有西陵峡,是长江中最长的峡谷,在这里有壮丽的景色;最后就是屈原的故乡,这里有伟大爱国诗人的庙宇和陵墓,这里也是当地民居的聚集地之一。
在大坝建成之后,也惟有两坝中的灯影峡还维持了真正原生态的峡谷风光。因为这峡谷上的居民所在的吊脚楼,更为的保持原汁原味的三峡风味。这峡谷一带的地势非常险要,房子特别的多,这里的人家都依峡谷的形势而建成,全部都是木质构造,房前房后的地方,都有竹林或者栽种着芭蕉,颇有隐士的风味,游览这些个居住区,真是十分有韵味的事。
这三峡人家风景区,是位于长江之中最为绮丽的西陵峡谷之间,在这里跨越美丽的灯影峡两边,这里依山傍水,诗情画意。风景区内部既壮美神奇,又幽静绮丽,而且这里还建成了宏伟的三峡大坝,将以前雄奇壮美的长江风光景色一改前景,而是变的更加的霸气,令人不得不感叹天地的庞大而自身的渺小,一瞬间仿佛得道一般。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