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摘要:主要以《周易》表现形式下的本质讨论为基点,辅以《周易》中的文本内容和其他各类科学的参考,从《周易》所带来的新内涵,《周易》内容的依据,和应当持有的《周易》观三方面简要讨论了《周易》与当前世界科学的关系。
《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学问和玄奥神秘的形式闻名,《周易》与现代科技的关系无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自人类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后,科学成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基础。
随着我们对科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愈加发现这个世界的神奇与其运行规律的不可预测性,甚至有数据表明,当今40%的生物学家都是有神论者,因为随着他们研究的深入,会发现许多事情完全无法用(当前所认为的)科学做出合理的解释。
暂且不论神的存在与否,至少这引发了许多人对科学的反思,而其中的一部分则转向了中国的古代著作《周易》,并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启发与收获。
在逻辑高度发展趋于完善的今天,《周易》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科学的存在,必定会给予科学以新的内涵与新的发展。
《周易》对传统科学的新诠释 要更“科学”(或者说更完善更全面)地看待科学,或者要比较《周易》与传统科学的世界观的不同之处,不得不从科学的起源来探究,这就无法避免对“经验”与“技术”的探究。
西方哲学与科学的鼻祖亚里士多德曾对此如此定义:“就从事活动来说,经验似乎并不亚于技艺……然而,我们认为,知识与理解属于技艺更甚于属于经验,并且我们设想技艺家比有经验的人更有智慧。
” 而且他认为“智慧是关于某种原理和原因的知识。
” 而科学则是对于智慧本性的理解。
显然,按照亚氏的观点,科学是和经验挂钩的,也就是说,科学是一种由经验而技艺,由技艺而智慧,由智慧而科学的螺旋上升结构,那么,西方所谓的“科学”的产生,是基于普遍的劳动经验而被概念化的产物。
而概念化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必须符合逻辑的抽象过程。
对于经验的认知过程,维特根斯坦关于“看”(see)与“看作”(seeing as )的理论或许可以给予一些启发。
维氏认为“看”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客观物质的反应,其二是对其的理解与解释。
从语言学的角度,后者站在解释者而非实践者的层面,将物质化的存在转变为观念化的物质,即被维氏称作为“看作”的存在。
约翰•希克则又将维氏的观点扩大为“经验”(experience)与“经验为”(experiencing as),并认为“和‘看作’一样,‘经验为’以解释的方式包含着思想,即根据体现在维特根斯坦有时所称的语言游戏中的概念系统,意识到我们的环境。
……除了某些例外,全人类的经验都是‘经验为’。
” 由此可知,西方的哲学与科学体系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是基于一种以人类本身的解释理解为基础的认知环境。
从而无法避免受制于逻辑与语言本身的局限性。
反观《周易》,同样是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概括,但其主要方式却不是逻辑与语言的精确表达,而是以象征手段做出宏观的诠释,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科学的认知模式。
以《乾》卦为例做最简单的分析,其卦象以六个“-”爻相叠而成,象征天;六个爻位分别象征不同状态,符号“—”象征阳;其卦辞则以龙为喻,如下位为“潜龙勿用”,第五位为“飞龙在天”,上位为“亢龙有悔”, 又以“元亨利贞”统摄全卦。
《乾》卦乃至周易中的所有卦并没有明确的意义指向,而仅仅以平实的叙述逐一阐释每一爻的意义以及物极必反的普遍规律。
如果从六十四别卦回推至八经卦,则以阴阳二爻三叠而成,分别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不难从中发现,其象征物都是自然界比较普遍的存在,而象征背后则是非常朴素的抽象概念——“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取自《说卦传》),分别指强健、温顺、奋动、潜入、险陷、附丽、静止、欣悦。
不同于西方的“经验为”,《周易》中的象征是直观而具体的,真正的内涵则在于这些被抽象概念的引申后的组合、关系与作用,如“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煊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同上)《周易》中的世界观和思辨方法的着眼点,并不在于那些自然之物的物理关系,而是由它们所抽象出来的精神概念的作用与影响。
异于西方体系的线性的追本溯源,《周易》的思想更倾向于一种不同事物间的映射,(尽管这种映射关系没有被严格地证明),但《周易》的哲学思想大大地开拓了科研者的视角,即不要仅仅拘泥于那些在“经验”上有“直接”的联系,而要普遍地联系看似没有“逻辑”关联的各方面事物,以求更完整地认识科学,尤其当原本的研究路径存在某些未知的错误时。
《周易》的不在场 那么《周易》对于世界认知的这种方式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原理呢?我们会发现《周易》中的象征方式对于叙述世界的客观规律是合理的,因为它的意义都是不在场的。
对于一个概念的内涵,我们可以引用弗雷格先生的理论来进一步理解——“当一个概念的外延增加时,它的内涵就减少;如果它的外延包...
没什么好比的,都是算命 指迷算命是一种利用个人切身资讯,例如脸与手的纹路,出生八字、姓名笔划等配合术数来预测或判断命运吉凶福祸并且寻求指点迷津的行为简称指迷算命。
八字算命就是一种根据干支历、阴阳五行、神煞等理论推测人的事业、婚姻、财运、学业、健康等事的汉族传统命理学。
六爻八卦预测,是古人观察大自然运行规律总结出来的一项法则。
起源于周朝时期。
起初是用55根蓍草,到宋朝时才有了“以钱代蓍”。
预测人将三枚铜钱放于手中,双手紧扣,思其所测之事,让所测信息融贯于铜钱之中,合掌摇晃后放入卦盘中,掷六次而成卦。
配以卦爻,及动变以后。
结合易经的爻辞,以及测卦当天的年月日的干支,而判断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六爻是民间流传最广的预测方法之一,其变化有梅花易数,观音神课,以及文王六十四卦的断法。
相对于正宗的六爻断法又要简单许多。
紫微斗数,中国传统命理学的最重要的支派之一。
它是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确定十二宫的位置,构成命盘,结合各宫的星群组合,周易干支理论,来预测一个人的命运、吉凶祸福
你具体要测什么,没具体内容,无法取用神!我需要知道摇卦的年月日时和地点!我的算卦体系需要知道摇卦的时间,几点几分,就本卦来说,一般情况只要不是巳时,可以不用时辰也能断卦,最好告诉我,先算!如果时辰有影响再补充。
断此卦不用夬之咸,而用其错卦剥之损,午时才用夬之咸。
理由是错卦父未动化巳生,此巳临日,这叫天人感应,而如午时摇卦,则夬卦父寅动化午泄,此午临时,信息更强!至于为什么要考虑错卦,这是我派绝技,几句也说不清,还是断卦吧。
亥年子月巳日 ?时剥之损财寅孙子-世父戌财卯官巳--财卯--应父未--官巳乾宫卦生亥年子月巳日,明显是从弱卦,世孙子喜神旺,应官忌神无力,又父未泄应,故全卦平衡吉,主考研成功!细节分析:世子受寅泄父戌克,主我不想花钱,本人成绩一般或想法不对;应官动化财卯忌神,主官方校方有异议或要钱;父未动化巳喜,主有老师或长辈帮助你,解决官方或校方的麻烦,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成绩很好,官方也就无话可说。
哪些对错,请直言反馈,还要告诉我时辰!
易经算命是中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魁宝文化,是任何人都无可置疑的。
大家都应该以科学的眼光,站在科学的角度去看待易经算命,既不能因为某些没水平的预测师打着周易算命的旗号骗财骗色就一味的以为周易算命就是迷信,也不能因为某些精通五术,精通命理的预测师算的准就愚昧的相信算命就是神仙。
毕竟算命也只是一门技术,预测师掌握的命理知识直影响到预测的准确性。
要绝对的回答这个问题确实很难。
我个人的认识是,算命术里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夸大的成分。
比如说六爻,每一爻代表的意义都是很具体的,而且动爻、变爻、之卦、本卦、用神等等,都将一件事情,或者一个进程分析得具体入微,算命先生有时就是根据这些算卦知识来推断的,有时还要结合一些当时的具体情况,我曾经实践多次,有时确实准,有时又不准,据说这和算卦人的功力深浅有关系,就是对易理和卦象的理解深度不一样,但是绝对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至于神,咱倒是没有见过,不好说有没有,但是无神论也太过武断了,其实有好多东西我们暂时不了解其中奥秘,不能就简单否定。
就说电磁波吧,若是二百年前你给人说我在千里之外可以给你传话,他肯定说你是神仙或者疯子,现在不是实现了吗?电磁波一直就存在,只不过我们没有发现利用而已。
爱因斯坦在晚年曾经说,我们现在认知的世界绝对不是世界的本原,那么世界的本原究竟是什么,爱因斯坦好像感觉到一点又说不清楚;可是爱因斯坦预言的三个理论在今天就证实了两个,还有一个“射线从原点出发的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和证实,我们能下结论说不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