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地区民间婚姻形式,除女子择婿出嫁外,还有续亲、换亲、招赘之俗。自古婚姻嫁娶受传统的封建礼教影响甚深,男婚女嫁均要遵循“六礼”规范。辛亥革命后,其礼仪虽有革新,然封建礼制仍被沿袭。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婚姻制度确立,但旧式礼仪的彻底革除,尚待时日。本区始婚过程大体有以下几个阶段。下面大家跟随本文一起来了解宝鸡结婚合生辰八字择吉习俗。
一、宝鸡结婚习俗传统篇
(一)议婚、婚龄
旧时婚龄一般偏小,男子15~20岁,女子15~18岁。富贵人家更尚早婚,十二三岁结婚并不罕见。《婚姻法》实施后,早婚之俗革除。
问亲。过去,男女婚姻听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长择门当户对者,便托媒提亲。如果双方家长同意,使用红纸写好其子女生辰八字的“庚贴”,分别请阴阳先生合婚,若双方属相和生辰八字不犯克忌,即可成亲。
相亲。问亲后三日内,双方家里都百事百顺,便择吉日相亲,男家叫看媳妇,女家叫相女婿,均由双方父母主宰。也有只男到女家双方相亲的习俗。如果双方觉得对方相貌、体态、智力等方面较满意,且男方家里情况也好,便互赠礼物作为初定婚约之信物。解放后,包办婚姻陋习渐除,城市崇尚自由恋爱,不过,一般最后订亲,还要征得家长同意。农村青年,男女间或请介绍人牵线搭桥,或自觅知音,通过交际选择伴侣。
彩礼。订婚后,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礼之俗沿续至今。解放前彩礼主要是聘金、衣物和首饰类。解放后一度彩礼较简,但近10多年,彩礼名目繁多,既要聘金,又要高档衣物,包括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电冰箱等等,城市一般不要彩礼,男女共置新家。
合婚。俗称“打婚单”。婚前须请阴阳先生根据女方属相选择月份,再根据女方生辰八字择吉日。若有一方家居丧,则百日之内不得迎娶。然后男方给女方“下帖”,通知迎娶日期、开脸时辰、落坐方位、上头时辰和妨碍属相等情况,使得双方作好准备工作。此俗部分地方至今仍在流传。结婚吉日,城镇男女多择“国庆节”、“五一节”或“元旦”办喜事;而农村多择腊月或正月,因为这两月是“令月”,是逢时令的月份。
开脸。结婚前一日,女方主要做婚前的准备工作,一是沐浴,二是按婚书上择定之良辰面坐方位,请不受属相妨碍且儿女旺盛之巧妇为其剃拔汗毛,梳理容鬓。自开脸起,就要回避同外人见面。
(二)嫁娶
是日晨,男方备好车马或花轿,带上礼物和为新娘准备的“离娘钱”、“彩门钱”到女方家去娶亲,女方家则款待宾客。宴毕,新娘头顶红盖头,上插一枝红花,另外换上为新婚作的大红鞋,由其兄抱或背入轿内,同轿须属相无妨的小兄弟二人怀抱灯盏、镜子、脸盆等物伴随,谓之“压轿”。花轿在前,送女客在后,行经男方家途中,凡花轿经过岔路口、庙宇、大石头和大的建筑物时,要在其上贴上一小块红纸,图个吉利。
轿至男方家门前,按所定之方位落轿,随即绕轿鞭炮齐鸣,同时一少妇启轿帘接出新娘,伴新娘踏红毡步入洞房。行至门口,由身着盛装之新郎摘去新娘头上红花,插在灶君案上,意谓向灶君报户口。经土地堂前时,厨师在擀面杖上穿两个馒头,用其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其间,还有新郎一兄弟,男扮女装,抱有贴“喜”字的红升子,内盛草料、核桃、红枣和铜钱等向新娘身上撒,谓之“打草节”。新娘入洞房后,按婚书所定方位实坐,进行梳妆打扮,谓之“上头”。中午,在院设香案,按男左女右站立拜天地,然后牵红入洞房。其后开始从“送女客”到“庆贺客”之顺序入席就宴,席间新郎新娘双双要给客人即席叩拜、敬酒致谢。到了晚上,乡邻朋友闹洞房热闹非凡,至深夜离去。
(三)初婚、望门
成婚次日晨,新娘在其嫂的陪伴下,要向族户人等点烟敬茶,表示认亲。受礼者,一律要向新娘赠送礼品或封子(用红纸包着的钱)。
送喜。女儿出嫁次日,家长携带礼品前来女婿家,向其父母道喜。
回门。俗称“请女婿”。一般结婚3日后,新婚夫妇到女家接受款待,去时还带一个小男孩,以表早生贵子之意。
新中国成立后,嫁娶之俗虽仍带有古礼之痕,但较之过去简化许多,其中不少迷信色彩被革除,男女双方领取结婚证书后即为合法夫妻,行婚礼之仪只是形式。现在娶亲由于交通方便,近则步行,远则用机动车辆,坐轿之风早已剔除。近几年来,城乡团委、妇联常举行集体婚礼,既热闹,又节俭,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另外,城镇又兴起旅游结婚之风,既欢乐有趣,又可增长知识。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结婚大摆宴席、讲排场之风仍然存在。
(四)其它婚姻、换婚
它多出现于贫寒人家。男子常以姊妹相交换为妻,谓之“小姑换嫂”、“姊妹易妻”。这种形式解放前较普遍,不论川原、山区皆有。
招赘婚。父母年老,家资殷富,有女无子,后嗣无人,为了老有所依,招赘改姓上门,养老送终。今仍提倡男到女家,但不一定要改姓。
童养媳。解放前,有的人为儿子收养一幼女,待成人后完婚。解放后,这种婚姻形式被禁止。
另外在一些穷山僻壤之地,过去还有招夫养夫之婚姻和乱伦婚、典妻、押妻等变态婚,今已根除。
二、宝鸡结婚习俗现代篇
订婚请介绍人
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子女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媒介作用。
见面
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相见,经谈话同意,即订婚约。见面时,男方要简单招待,双方主要亲戚要参加,参与意见,谈话后,两人要互赠礼品(男给女一身衣服和四样礼,女给男方礼品稍轻)。如对方收礼,就表示同意,否则就有问题。
看屋
近年来兴起了女方到男方家看屋的规矩。看屋时,女方的主要亲属要陪同,男方要设像样的宴席,要给女方比见面时更重的礼物,至少一身好衣料。如男方不同意看屋,需将看屋的花费折成现金给女方,纯属一种索礼之举。
扯衣服
看屋之后,介绍人即与双方协定给女方扯衣服的数量、花色、时间、地点以及去什么人等。这天,男方主婚人与介绍人同女方去的人进县城,一般扯四至六身(每身2件,每件7—9尺)的衣料,十身、八身不等,至少要花二三百元,多者千二八百。解放初多买布料,现以毛料、绸料为主。除衣料外,还有鞋、袜、围巾、毛线、提包等。扯衣服完毕,一行人还要到饭馆进餐,叫十个八个菜,花上百元。农村人常为扯衣服犯难。
坐喝
渭河北人叫“吃酒席”,渭河南人叫“过礼”,民间人贬之为“抄、抄、抄”,意谓“吃、吃、吃”,坐喝之礼仪非常隆重。这天,男家要杀猪、宰羊,备齐鸡、鸭、鱼、肉,请厨做菜,搭棚待客,房上架高音喇叭等搞得排排场场,以示富有。男方亲属应邀带礼品赴宴,女方通知族门、乡党、亲戚扶老携幼来坐吃媒席,以表赞同。
结婚当日一早,新娘子由梳头侍女(伴娘)梳妆打扮,等待男家迎娶。
新郎身穿长袍礼服(蓝色绸缎做),头带礼帽,披红插花,由本家叔(伯)、迎姑、宾相、轿夫、乐人等陪伴,骑马或坐轿(旧时世家、富户亦有新郎坐绿轿伴红轿迎亲的),携带“凤冠霞帔”及一面照妖镜、一把遮日伞等礼品来到岳丈家。
在奏乐中,新郎为岳父母行叩头礼,入宴席。女方伴娘为新娘戴冠披霞,穿红绣鞋,蒙红绸盖头,向祖先神位告别,向父母兄嫂行礼辞行。
此时新娘离别之情油然而生,哭声感人,叫“哭轿”或“哭嫁”。还有哭词叫《哭轿歌》:“娘呀娘您养我身,今日出嫁成客人,丢下弟妹谁照看,好比钢刀挖我心……”。
在乐声、炮声中由梳头侍女扶入轿中,轿门垂帘。照妖镜悬于轿杆,选二童扶轿护送叫“押轿”。乐人前头吹奏,“衣架”(摆新娘的妆奁等针钱活的木架)随后,紧跟“什罗”(专放新娘装饰品及生活用具的木抬箱),新郎骑马于轿前,梳头侍女之车随后,再后是娘家客人的乘车,形成一列长长的队伍,名为“吃筵席的”。
凡轿过之村,皆鸣炮停歇,村女皆争观品评新娘的手艺。轿过桥头、十字路口、街道,必要鸣炮,有的还要贴红纸条表示以喜驱邪(送女仪式的隆重与否,因贫富而异)。若途中撞亲(两家花轿相遇),以互换礼物让道,表示互不干扰,各自平安。若遇丧棺,则要改道,或以红绸遮轿,在炮声中前行。
望门。成婚次日晨,新娘在其嫂的陪伴下,要向族户人等点烟敬茶,表示认亲。受礼者,一律要向新娘赠送礼品或封子(用红纸包着的钱)。
送喜。女儿出嫁次日,家长携带礼品前来女婿家,向其父母道喜。
回门。俗称“请女婿”。一般结婚3日后,新婚夫妇到女家接受款待,去时还带一个小男孩,以表早生贵子之意。
换婚。它多出现于贫寒人家。男子常以姊妹相交换为妻,谓之“小姑换嫂”、“姊妹易妻”。这种形式解放前较普遍,不论川原、山区皆有。
招赘婚。父母年老,家资殷富,有女无子,后嗣无人,为了老有所依,招赘改姓上门,养老送终。今仍提倡男到女家,但不一定要改姓。
三、宝鸡结婚习俗问答篇
宝鸡结婚习俗:现在宝鸡结婚彩礼都是多少?都是什么习俗结婚,给女方什么?
彩礼最低7.8万,一般的都上10万了,给过彩礼也就是买女方买三金,衣服,以上这是订婚。结婚时候办酒席钱,嫁妆还有给女方家人买东西,都是必须的。
宝鸡结婚习俗:陕西宝鸡订婚习俗都要买什么?
听说要有三金,衣服,包袱,还有礼金。但愿你不要有什么心理包袱,订婚的包袱应该就是把买的衣服包进去吧;但要小心,有的会在你们结婚当天没经过商量的在你们去接新娘的时候要所谓的“离娘钱”。。。。命好的就几千,命不好。。。。好几万,回头一定要把这个问清楚。。。包袱很重要,离娘钱很恐怖,这就是宝鸡特有的规矩!!!
宝鸡结婚习俗:陕西宝鸡市区的结婚风俗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门帘挂一个一个红包······盖头这个不怎么重要··...
准备好红包,每一个项目都是为了管你要红包,哈哈
整新郎和要红包……这两个很要命的哦~~
宝鸡结婚习俗:宝鸡的风俗习惯
宝鸡结婚习俗:宝鸡的风俗习惯,闺女出嫁,一般要多少彩礼
这位知友,按着宝鸡当地的婚嫁习俗,闺女出嫁,一般彩礼要6-10万元左右即可!
宝鸡结婚习俗:宝鸡订婚习俗有什么啊
长辈在一起把事情定下来,男方去的时候要准备一些礼品俗称六小样,当然也要准本一些礼金,礼金多少看男方情况和女方要求,男方走的时候女方给一定回礼。注意的就是,订婚不是结婚,饭局是长辈在一起吃饭,小辈不能去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