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平凉地区男婚女嫁悉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礼仪基本依古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进行。建国后,保障妇女权益,实行婚姻自由,仪礼趋简。现行民间婚嫁,一般经说亲、订婚、送礼、迎亲四个仪程。下面一起来欣赏传统又带有地方特色的平凉结婚请阴阳先生拈算男女青年属相择日习俗。
一、平凉结婚习俗传统篇
1、说亲
多由男方请媒人上女方家说亲,俗称“说媒”。女方双亲征得姑娘同意后,男青年择日赴女方家,并与女青年见面。女青年回访男家,称为“看屋里(家)”,男方父母多有馈赠。有的男女青年直接互订终身,请人说通双方父母,取得承认。媒人,现称“介绍人”。旧时,双方家长各请阴阳先生拈算男女青年属相,如相克则谢绝,现趋淡薄。
2、订亲
双方同意后,介绍人从中商定彩礼,然后择日举行仪式,称为“喝酒”。男方父亲(或代理人)与介绍人偕男青年,携厚礼赴女方家。礼物,一般有馒头(12个,称“大馍馍”)、彩礼钱(称“锁锁”)、布匹、衣物等。南部乡镇讲究携带干鲜果,其中必备核桃、大枣、米、盐各两包,称为“封子”。女方家会集长辈及近亲相陪,盛宴款待,有“嫁女会六亲”之说。姑娘在姐、嫂陪同下至席敬酒,男方家长有馈赠,称“挂锁儿”。席终,男方家长执壶去厨房,向女方母亲等敬酒致谢。临辞,女方母亲给新婿有馈赠。退还馒头两个,称为“回盘”。事后,女方将馒头分增近亲,向外宣布婚姻成立。
3、送礼
亦称“商量话”,“换盅”。多在迎亲前半年举行,男方父亲与介绍人,带齐原定彩礼及妆奁衣物,赴女方家,商定迎娶时间、仪程。女方请长辈相陪,席间,儿女亲家互相敬酒,互致歉意。如遇纠葛,长辈出面调停。
4、迎亲
俗称“引新媳妇”。旧时,迎娶前三天,男青年赴女方家送“婚书”(请阴阳先生书写有男女生辰八字内容的文书),现为办理结婚登记取代。至期,女家亲朋送礼,称为“填箱”;前来相送的女青年称“伴女”。男方备交通工具(旧时为驴、马。忌用骡及母、阉畜;现为机动车辆取代),至少去3人(合新娘为4人)迎接,称为“引亲”。女家至少4人陪送,称为“送亲”。时间多在下午,日落亲迎回。启程,送亲人请引亲人先行,中途,引亲人请送亲人在先,谓之“让路”。至家,有的在门口设席,请送亲人落座敬酒,谓之“接路”。旧时,物色命相好的内亲将新娘抱至洞房,足不落地,现由伴娘接引步行。设宴款待送亲人,留宿过夜。洞房点“长明灯”,新娘进屋后暂禁人入内。送亲人歇宿后,伴娘招呼新郎、新娘并坐,将二人头发并拢,用新梳梳理,称为“梳头”,再撒核桃、大枣于床,用新笤帚扫炕一匝,称为“扫床”;然后闹洞房,称为“暖床”。夫妻饮交杯酒,尽情逗乐,直至深夜,但禁有孝服的人和孕妇入内。次日晨,先设宴款待送亲人。席终,送亲人执盏入厨,会见男方母亲,敬酒致谢,再去洞房向姑娘赠言,然后告别。新郎、新娘在院拜天地,依辈份向亲属行礼,直系亲属各有贽增,称为“认大小”。再款待前来祝贺的母舅辈,舅家给新郎、新娘披红,称为“挂红”。然后款待前来恭喜的亲朋,新郎、新娘席前敬酒、行礼,贽礼称为“锁儿”。席间,尽情逗乐,气氛热烈,有“三天莫大小”之说。第三日,新娘入厨擀面,招待女客,称为“试手面”。
回族婚嫁一般亦分提亲(男方请人向女方求亲,亦称“送开口礼”)、定亲、送大礼、迎娶四个仪程。定亲只求双方愿意,不合生相。迎娶多选“主麻日”(星期五)。新娘进门举行宗教仪式,请阿訇向已进行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诵念“尼卡哈”(祝愿词)。次日,新郎、新娘沐“大净”后见公婆及长辈。
5、新郎在点灯
每年一踏进腊月门,所有当年嫁出女儿的人家将已碾成的“酒谷子”磨成面,在正月十四晚上,将面用开水烫后做成窝头状焐在锅里,使其发甜;元宵节清晨,再用旺火蒸熟,然后请来本村或亲戚家擅长做面灯的妇女,按照本家族中长者的年龄数或者女儿父母年龄相加数,用蒸好的面团先捏成几十个带各式花边的小面灯,然后再捏一个约有尺许,头顶、肩膀、两手、胸膛、腰背、脚面等处都“长满”小灯的面猴。小面灯和猴灯里面都插上用新棉花缠裹的捻子,再添上食用清油。
6、头上有灯的面猴
等天一黑,在院子中央先放一张方桌,方桌上放一张小炕桌,炕桌上又放上一个量米用的升子,面猴就“安放”在这个最高处的升子上。炕桌、方桌上一圈又一圈地摆上各式花面灯。这时,新婚女子、女婿走过来烧表插香,拜过天地、双亲,再拜过众乡亲和面猴。然后小两口用麻秆点火,从面猴头顶那盏灯开始点燃,亲戚朋友和众乡亲接着依次将炕桌、方桌上的花面灯一一点着。这时,面猴七窍生烟,火眼金睛,煞是威风;其余面灯,火光点点,十分壮观。待大家仔细欣赏一番后,随着一阵鞭炮响声,前来观灯的大人、小孩一拥而上,去抢面灯,所有面灯被一抢而空。只有那尊面猴,早被机灵的新女婿抢去。即使有人故意恶作剧将面猴抢走,新女婿也要带上礼品上门赎回。次日,新婚夫妇背着面猴回家,蒸热擀成面卷吃掉。因此,当地人把这一习俗称作“点灯背猴”。
二、平凉结婚习俗体验篇
"正月十五闹新春,新郎新娘来点灯;点了猴灯眼睛明,眼不昏花耳不聋。"传说,点灯是为了祛除病害尤其是红眼病,同时,捏个猴王,身上放几盏灯,再将猴王置于几层灯的上面,寄托了人们对新婚夫妇繁衍生息传宗接代的祝福和美好生活的期盼。
肖钏钏的母亲黄文琴说"我们从小的时候就看到老人为孩子们点灯,今年我们娃娃刚出嫁,也想着给娃娃点个灯,希望他们小两口以后生活过得好,娃娃长的乖。"
正月十五的一大早,准备活动就开始了,母亲将连夜发酵好的酒谷面用旺火蒸熟,并请来家门里擅长做猴灯的几个妯娌帮忙。
依照乡俗,灯的数量一般为娘家最长辈(爷爷、奶奶或父母)两口子的年龄之和,以取健康长寿之意。因此,大家依照肖钏钏父母二人的年龄之和,精心做了一百多个核桃大小的面灯,面灯的造型有粮仓、菜篮、面盆等,造型逼真,独具匠心。同时,在每一盏小面灯里都插着棉花做的灯芯,注入适量清油,这样在晚上就可以点燃了。
大面猴身上的面灯是专供一对新人来点的,所以面猴的做工尤为精心,在面猴的眼睛上还镶嵌了明溜溜的黑豆,在胸前系着红肚兜,看上去憨态可掬。
在一切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布置了,先在院子或者屋子的中间摆放一张方桌,方桌之上放置一个炕桌,炕桌上再倒扣一个木升子,预示着女儿和新女婿步步高升,面猴就"安放"在这个最高处的升子上。
暮色四合,烧表插香,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肖钏钏和丈夫共同点燃了最高处的大面猴灯和四盏小灯,其余的灯也由在场的家人、邻里将其自上而下全部点着。在一百多盏明灯的映衬下,面猴火眼金睛,煞是威风,其余面灯,则火光点点,十分壮观。
随着一阵鞭炮响声,前来观灯的大人、小孩一拥而上,去抢面灯,所有面灯被一抢而空,只有那尊面猴,早被机灵的新女婿抢去。即使有人故意恶作剧将面猴抢走,新女婿也要带上礼品上门赎回。次日,新婚夫妇背着面猴回家,蒸热擀成面卷吃掉。因此,当地人把这一习俗称作"点灯背猴"。
来自武威的女婿第一次经历了这样的婚俗,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当地人浓郁的、淳朴的乡情。院子里已点燃了烟花爆竹,幸福的笑脸挂在每个人的脸上,亲人们对这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将成为他们以后生活的美好开端!
三、平凉结婚习俗问答篇
平凉结婚习俗:结婚习俗
各地民俗没有什么科学道理,我们这也有在同一天即嫁女女娶亲,同时进行,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你不讲究就无所谓,我也是从来就不信这些,什么这个属相不合,那个属相合了,我从来不讲究,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为什么要让这些没有道理的陈规陋习牵着鼻子走呢,那不是自找苦吃吗?
平凉结婚习俗:甘肃人结婚的风俗是什么
主要是礼节,比如结婚全红色的。。。。。红喜字。红包。红颜色的烟。之后答理,敬酒这些
我是湖北的我对象是甘肃平凉的,我想请问下订婚需要多少礼金,还有那些习俗?
平凉结婚习俗:甘肃平凉结婚习俗
耍秧歌是为了求神啊一年风调雨顺啊;
大年初一了早上起床有的地方是先吃饭有的地方是不吃饭的先去求神拜佛啊也就是赶庙会啊
赶庙会完了就吃手抓肉的啊,我很喜欢耍秧歌的呵呵
我把我知道的说一下把
一般大年三十是吃年夜饭的全国都是一样的啊
但是在甘肃不一样的就是
还要在三十中午把老祖先的灵位请到家中献上水果好吃的给老祖先啊到了晚上12点过了就放炮把老祖先送走啊;
吃玩肉就要算喜神的方位看看喜神此时此刻在什么方位然后在朝着有喜神的地方烧香放炮迎接喜神到家迎接喜神的标准就是在地上检3个土疙瘩放在桌子上一天啊呵呵我就是这样过了26年了啊
然后就开始年啊
也同时就开始耍秧歌啊一直耍到元宵节过了啊
但是很多地方是以迷信的形式存在的啊,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