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八字命理 > 婚俗 >

莆田结婚合八字择吉习俗

  • 婚俗
  • 2022-01-09 20:37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莆田传统婚俗  
莆田地区几千年来婚嫁之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旧俗多早婚,父母包办,青年男女不能做主。旧称婚嫁,礼仪繁多,有说媒、送庚帖、断八字、相亲、定聘、择日、送嫁、迎亲、拜堂、出厅、闹洞房、换花、“转马”等一套繁文缛节。  
(1)说媒,儿女长大后,父母托媒人为其物色对象,个别“指腹为婚”。如一般媒人从中说合,媒人为了赚取媒礼5%,千方百计花言巧语玉成其事。  
(2)送庚帖,男女双方如果同意亲事,就通过年庚“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一庚帖)男方却把这女方的庚帖放在灶公炉下,经过七天七夜,若家里无发生事故,如诸小事如打破碗等,就认为此女能够服家。  
(3)断八字,男方父母从媒人探得女方年庚八字再将自己儿子的年庚八字送给算命先生抽签卜卦,决断吉凶,双方八字相符即“合婚”,若双方相冲相克(迷信预测不合),则不敢结亲。  
(4)八字断后,卜成吉祥和合,男方其父可代儿子登门相亲。  
(5)“看厝”,男方父亲登门相亲中意之后,女方父母及嫡亲一般10~20人登门“看厝”,也可说相亲继续,如中意吃下男方鸡蛋,俗称“蛋酒”线面,算是婚事谈成。接下双方便进入商量聘金、嫁妆彩礼(古时十二盘即:线面、“猪戈”、红团、白糕、年糕、印糕、白粿、瑞龙、石榴包、照饼、三卑、三门、十六“落”)二人扛壹盘。  
今为线面、“猪戈”、红团、白糕、四盘,线面、“猪戈”定重量,红团、白糕定个数,“蓼花”“麻筒”花生顶替。  
中午设馔款待。亲人陪吃,厝看完毕,女方临走时,由媒人介绍男方长辈,女方必一一问候,俗称“看债”,男方父母及嫡亲比给女方“看债钱”,多少不限,银币或纸币用红纸包。并赠送来回车费,俗称“脚钱”,香烟、糖果分给邻里,表示女儿已许配与人。  
(6)订聘,合婚之后,双方满意,男方择吉日,古时备办石榴包“二面阮”,由男方父及嫡亲若干人,由其兄嫂等亲戚10人,肩挑大米若干担,香烟若干条,糖果若袋,花生若干斤等及部分聘金到女方家“讲定”,女方家先备“蛋酒”线面当点心,中午筵办酒席招待众客,宴后,给女方“挂脰”,大厅中放一把“交椅”由姑娘端坐交椅上,由媒人引男方父亲把金戒指、手镯套在姑娘手上,项链、银锁或银币,纸币用红纸封,五色线结,挂在姑娘脖子上。  
今用纸币代上述聘物,但须女方同意,不用“挂脖”只用手表、金戒指、金项链等给女方作聘物,临走前由介绍人介绍女方家长辈,男方应一一称呼,长辈人须结男方“看债钱”。  
(7)择日子,俗称“看日子”。男方通过问神卜卦或八字择日,将择定结婚日,俗称“成人日”,由亲人、媒人肩挑“二面阮”石榴包,带着红帖送给女方。  
(8)送嫁,女子定婚后,结婚前,亲友即为其送嫁贺礼,通常为生活用品“布料、被褥”。上世纪80年代后,电风扇、电风吹、双用机、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已成为亲人送嫁的礼品,女子出嫁时,以礼盘馈赠亲友,俗称“开面仪”,并在出嫁当天办酒席宴请送嫁亲友。  
(9)迎亲“结婚”,俗称“成人”,取女儿长大成人之意,结婚日称“成人日”。  
(10)拜堂,轿(车)到村口,新郎家奏十音八乐,大鼓吹,“放鞭炮迎接,轿到家门首。”  
翁婆兄弟姑嫂等都要回避,叫亲人不犯轿头“冲”,同时要熄灭灶膛里的火(寓意为新娘入门无火气),以后全家能和睦相处,新娘下轿是“看时”,时到由媒人和两个男孩(须父母双全)引到厅堂,然后,媒人代新娘到新房厝里三请新郎厅堂拜堂,第三次新娘以金戒指给新郎,才出大厅行拜堂之礼(亦称交拜),在鼓乐和鞭炮声中进行,先拜天地,再拜祖先(高堂)三夫妻对拜。  
此风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被废,上世纪80年代后又兴。厅堂左上、第一棹,门对大门座位是首席大位。俗称“厅头位”为母舅座位。  
如母舅姗姗来迟,家父一请再请,舅舅坐了厅头位才开宴,席中间,新郎新娘又“找拜”,先父母,厨师俗称“厨公”舅父,后亲戚分别顺序给长辈人拜,称讨“红封”。被拜人给红包钱(多少不限)统称为茶仪,全席一般为十八至二十二道菜,最后一道是甜姜母汤,意示新婚甜如蜜,幸福到老,夫妇活泼泼辣处事果断周到。  
(11)出厅,拜堂后新娘由媒婆和新郎用红布引进洞房。新郎在媒人的导演下,用扇子将新娘头上的“头花”向上搅三下,新郎才卸下“头花”。新娘经过梳妆打扮后,在媒人的陪同下,慢步出厅堂行出厅礼,备“圆仔”等几碟菜,开若干桌,由亲戚女眷陪同共宴。  
宴中,新娘由新郎引见拜翁姑和前来贺喜的长辈女眷。受拜人要敬红封,俗称“压拜”,今改中午酒席一半,由亲人引见新郎新娘起先向父母,“厨公”舅父母,后依长辈顺序及整棹“找拜”(上世纪50年代至今出厅一节被废),被拜人要给“红包”。  
回房后,新婚至次日方可出房,傍晚,男家办酒席俗称“孩儿酒”。  
(12)闹洞房,俗称“送房”,中午酬宾酒席完毕,送走多数邻亲戚友,花烛之夜,亲友乡邻组成的“孩儿班”(俗称“十二兄”)到洞房送孩儿,为首者手捧“孩儿盘”,余者随后,奏十音燃放鞭炮,一路一唱一和。  
二、莆田旧时结婚流程  
古往今来,莆田城乡各地男女成婚之前要经过“定婚”仪式。  
农村的男女成婚一般由媒人作介绍撮合双方成亲。尽管是由他人作媒,双方都要求门当户对、婚姻美满。每每先是由男方大人在媒人的引荐之下,到女方家去看,其衡量标准大致为思想、品貌、健康状况以及家庭遗传等情况。同时,亦要视其家庭地位、社会关系等等。按莆仙的礼俗,男方登门相亲,女方若对男子感到满意,就会给男方的每一位客人一碗煮熟的鸡蛋,俗称“月老蛋”,男方若对女子(包括家庭状况等)感到满意,便可以吃下月老蛋;若不中意,就不运这碗蛋。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当事人的心意,避免双方产生尴尬不愉快。男方吃了月老蛋后,女方还会煮出点心~线面(长寿面),意即平安长寿。客人吃了长寿面后,每人都要在碗底放一个较丰厚的红包,以示谢意。经过了相亲,男女双方及其尊长都无反对意见,这门亲事就算基本议定了。  
定亲。定亲,俗称“订婚”“贺定”“放定”。男女双方相亲后,便由媒人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她周旋于男女双方之间,几经讨价还价,使双方皆大欢喜,从而顺利进行定亲的仪式。  
定亲时,男方要选定吉日,由男方的亲人,如夫妻双全、子孙兴旺,或头胎生男孩的妇女等有福气的人,组成6人、8人或12人和媒人等(双方是双数的),女性要穿红色衣裳,携带聘金的一部分及金银首饰,连同庚贴、香烛、花炮送到女方家。这时,女家放鞭炮,然后煮出点心(线面)分给亲邻,表示女儿已许配人家。现代则把男方送来礼品中的糖果、香烟分赠亲友和邻居,同时备酒宴招待男方来宾。当女方家中再次放鞭炮时,定亲的仪式遂告完成。  
订佳期。俗称“看日子”。男方决定迎亲的日子,把吉日用红贴告知女方,并送担盘礼物。盘是细竹篾编成有墙边的圆形盘,漆红,叫红盘,其口径为50厘米左右。每担共有10个大小的红盘,每边5个、下大上小叠层而上。也有富豪人家备礼丰厚的达10担盘。担盘之礼,是对女家尊重之意。若女家的祖母健在的,红盘中应有猪肉、线面各一盘作为敬奉上辈,俗称妈盘。送担盘的礼物中,有猪脚肉、线面、米粉、红团、糕粿、菜丸以及聘金,各色衣料衣屣等,分别依层装入盘中。女家接收红盘之后,即行祭告祖先,然后将礼物中的肉面、糕粿分给亲友,借以告知女儿结婚的佳期。亲友知道之后,便要为其送礼添妆,俗称捧花粉,也叫送嫁、走喜。随着佳期的临近,女家根据男家的聘金多寡,开始备办嫁妆。男家把备好的红头巾(莆仙称新妇罩)、宽膊大袖的红袄(俗称上头衫)、花烛喜炮和礼贴按议定的未尽礼数,由媒人送到女家。出嫁女迎娶前三五天,发梳妆打扮试新衣。一些沿海和山区的乡村,女方还有带内亲的男童(俗称小舅)与新娘伴睡的风俗,祈盼来年生男孩。  
迎亲。俗称迎娶。男女双方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妇方在出嫁的前一天,将嫁妆分为数杠,然后抬往男家,扛数越多,女家越体面。嫁厚薄不等,主要有五伯衣(内外衣裤)、线袋五谷种子等日常用品作嫁妆。如今在经济条件好的一些地方,有自行车、摩托车和彩电、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作嫁妆。  
古时,莆仙迎娶,要行笄礼,俗称新娘的成人礼或上头礼。新娘在上红桥之前,要在闺房内梳妆。女家请一位福寿双全的长辈妇人,给新娘梳头饰发,并把纸制或红绸制成的五芯花,分别插在新髻的两边,俗称“上头”。“上头”其俗非常久远,据《花蕊夫人宫词》称: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去鬓便上头。所以男冠礼,女加笄俱称“上头”。  
迎亲时,男方事先派人雇素菜桥抬放在女家厅堂内。红轿,莆仙叫“新妇轿”。红轿用木头制成,雕花镂、施以色彩,轿的上方,插上四条扎金色滚龙,所以又叫“龙轿”。轿门两边,贴上红纸条一对,体现女家的身份,以示体面。轿门悬挂一块染红的猪肉,以避“白虎”伤害。红轿后改成扎花通风的花轿,俗称“催妆”。但新娘仍按例俗举行上轿前的仪式,依依离情,迟迟不愿上轿。直至吉时已到,才和父母亲友告别,穿上红褂,戴上红绸结花巾帽,在喜娘的扶持下,挥泪泣别上轿。喜娘关上轿门,把用红绳结牢。轿子起行时,喜娘将一脸盆清水,和轿底洒去,口赞四句吉祥语,俗称喊四句。喜娘每喊一句后,众人都跟着喊一声好哇!如洒轿夫啊……好哇!  
好丈夫啊……好哇!  
桂子兰孙联科第,  
荣华富贵喜匆匆。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再拜祖宗。然后夫妻交拜,并要喝交杯酒、进三汤、三点(即小碗内装桂圆、红枣、莲子熬汤)。接着,请出新郎的父亲母亲,双双分别端坐在八仙椅上,接受新郎新娘的拜礼。拜毕,父亲给了一副红箸(10双),预祝早生贵子,母亲给了一双红团,以示全家团圆。新郎新娘还要向在场的长辈拜礼,长辈们回赠给小红包~压拜钱。  
新郎新娘在告祖、拜堂之后,新郎家要备办酒席,宴请宾客。全席应有12道菜,表示一年12个月,月月美满。上第6道菜时,新郎由一位大爷陪同,和各桌敬酒。酒席的最后两道菜是甜的:有用糯米粉做成圆圆的丸子;桂圆、红枣、莲子熬成的甜汤,寓意新婚甜蜜、白头偕老。婚宴的最后一道菜吃完之后,鞭炮再度响起,酒席散了。莆仙独特的婚俗~“闹洞房”开始。据说,古时婚俗,在娶亲的路途中,对新郎和新娘戏弄或取笑,夹杂着许多笑谑的节目。莆仙把便古代的婚俗搬到洞房中进行。  
莆仙婚俗中,闹洞房是整个婚礼的高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麒麟送子(即送孩儿),在喜宴开  
筵前,由乐队和凤灯前导,送房兄手捧瓷孩儿,后面跟着提灯的,捧烛和果盒的,从户外送到洞房,新郎在洞房门口迎接,把瓷孩儿安放在眠床的板架上,并将红烛、果盒、一碗清水等排在桌上,凤灯挂在床前的楼梁上,捧果盒的人赞吉祥语:  
今夜大家送孩儿,新郎新娘笑微微燕尔新婚鱼得水,早生贵了耀门楣。  
赞语唱毕,宾客拥入新房看新娘。送房兄故意把一碗清洒在床上,名曰孩儿洒尿了。  
抱出灯:在喜宴结束时,已是夜深更静了。宾客们在送房兄的组织下,聚集在洞房内,准备闹洞房。首先是抱出灯(表示早生男丁),在洞房的新床前挂小红灯一对,俗称百子灯。在送房兄的号令下,新郎将新娘抱起,让新娘用双手交换左右灯笼,再次挂后,送房兄随即赞吉祥语:  
洞房花烛小神仙,一对凤灯挂两边。东西交换入门喜。  
三、莆田结婚习俗问答篇  
莆田结婚习俗:关于娶莆田女孩后的风俗/风气  
结婚时有见面礼,问候礼,各地方规矩各不同  
女婿----老婆娘家  
1、小舅子结婚(继香火的)要给一定的支持(看经济,老丈人家关系密切可商量)  
2、老婆娘家的父母、爷奶、姥爷、姥姥50岁以上逢10寿诞需寿礼  
3、按现在的年头,过年要给父母、爷奶、姥爷、姥姥压岁钱,小舅小姨未婚还有小孩子也有必要  
4、修墓,殡葬也是有必要的,可以不于老婆娘家继香火的相等(本人建议:死了烧成灰扔到河里或海里省钱省事)  
5、还有老年人的较大医疗费  
老婆娘家----女婿  
1、外孙出生14天,送月子礼  
2、外孙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  
3、正月的时候(一般在正月初几)要请女婿、女儿、外孙吃个团圆饭(熟点心)。是部分地方有  
4、端午节前(农历四月份)给外孙(外甥)提虎蛋(纸做的老虎数只,街上有卖,生的蛋,逢双或逢十,前面两种收部分意思下,现在也比较随便,小孩的衣服,现在衣服可用钱来替),直到外孙(外甥)结婚为止。是部分地方有  
5、外孙(外甥)结婚时,老婆娘家的人要坐大位(有的地方是奶奶或曾祖母的娘家)  
最重要一点,做为一个男人、丈夫、儿子,父母说老婆或老婆娘家的什么什么和老婆或老婆娘家说父母的什么什么要当耳边风,装傻子。这是经典啊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