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俗
白城建置以来,各种婚姻形式并存。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一夫多妻、童养媳(又称“小接媳妇”“团圆媳妇”)、姑表婚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建国初期,在农村除普通由订婚、结婚而缔结的婚姻以外,婚姻形式还有转房婚、拉帮套、招夫养子(“坐产招夫”)、入赘(招养老女婿、倒插门)、搭伙、换亲等现象存续。
转房婚
转房婚俗称“就伙”。哥哥亡故嫂子下嫁小叔,弟弟死了,弟媳与大伯哥圆房;姐姐病殁,妹妹承接,妹妹辞世姐姐(未嫁)取而代之,民间称之为“就伙”。一是保持家族的血统纯正,不能因为孩子随娘改嫁改姓导致血缘关系混乱;二是担心孩子受后父、继母虐待;三是避免再婚的经济负担。
旧时境内有些地方寡妇再嫁时,不能从娘家的门走,要由窗户出去,再翻墙而出,由再嫁的男方接走。新中国成立后,这些陋俗逐渐绝迹。
拉帮套
民间大车运送货物陷入泥淖不能自拔,需借用加挂马匹帮助脱困,称之为“拉帮套”。“拉帮套”的婚姻是旧时丈夫因病因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不能维持家庭正常生计,妻子又不想弃夫改嫁,夫妻双方同意,由另一单身男性入住,渡过难关,一女侍二夫,称之为“拉帮套”。拉帮套婚内子女,三人协议孩子的姓氏归属。
招夫养子(坐产招夫)招夫养子婚姻又称坐产生子。是指家境殷实的家庭,已娶妻生子的儿子去世后,由夫家主持为媳妇招养丈夫,此类婚姻既保持家族血缘承接,又保证赡养老人和子女抚育。招夫后所生子女随原配夫姓,日后也有财产继承权。
入赘
境内称“招养老女婿”“倒插门”。因有女无儿,香火无继,男方同意入赘。口头或一纸合约,议定所生子女承接两家姓氏。
搭伙指中老年鳏夫、寡妇孤苦无倚,自愿走在一起,相当于“同居”,有合在一起组成伙食团体的意思,故比喻为“搭伙”。
换亲
换亲之俗时有发生。多发生在子女多的贫寒之家,无力支付昂贵的“彩礼”,协议换亲,实乃无奈之举。故民间有“两家亲戚不走,走一家亲戚”“两条道不走,走一条道”的俗语即指此类婚姻。
白城人把男婚女嫁称之“终身大事”,标志着一对新人在家族组织,人类繁衍和社会生活中,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新的社会责任。白城建置以来,各民族的婚俗均很繁缛,在漫长的传承变化中,健康的习俗保留沿袭,落后的传统逐渐消失。
白城汉族婚嫁礼俗
在发展传承中有所简化,大致可分为订婚、过礼、相门户(换盅)、迎娶、拜祖、回门等过程。
订婚1949年以前,境内汉族男婚女嫁,基本上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照传统的程序进行。有的直至结婚,男女双方才见面。旧时,订婚前过去是男方要女方的生辰八字,以后演变为男女双方都要对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合婚。这些缘于命书上的陈规陋习不知拆散了多少婚姻。1950年《婚姻法》颁布后半个世纪,境内男婚女嫁发生显著变化。父母之命不再是金科玉律,没有媒人也可自由恋爱谈婚论嫁。但时至今日无论城乡由媒人或亲戚朋友中间介绍的婚姻仍占相当比例。
相门户(换盅)
旧时,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基本认可后,女方亲友团到男方家相门户,即实地考察男方家庭组成,经济收入,房屋家电等情况。农村包括庭院、耕地、家畜、农具等均为调查了解的内容。男方设酒筵招待,亲友作陪。如果考察结果双方均无异议,双方父亲在酒桌将斟满酒的酒杯互换,相碰一饮而尽,称之为“换盅”。换盅后婚姻关系便确定下来,随之进行过礼。
过礼
又称“过彩礼”,无论城乡,无论贫富都要经过这个程序,只是彩礼的数额,东西的多寡有差别。1950年至1960年彩礼相对简单,男方给女方数量不等的现金、衣物及必备的生活用品。1960年至1980年基本是“三转一响”,农村则是“三转一拧,外带洋井加一甩手”。“三转一响”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农村“三转一拧”与“三转一响”相同,只是多一个手压井,一甩手是现金500元。当时城乡形象的称为“手表要走天的,收音机带唱片的,自行车带冒烟的,缝纫机带码边的”。1980年后电器普及,则改为“三电一轮”。“三电”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一轮是摩托车。2000年后,彩礼除“三电”外,又加了“三金”或“三白”及“移动不动”的内容。“三金”是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三白”是白金项链、钻石戒指及白银耳饰。“移动不动”是汽车和房子。近年一些地方“三金”又别出心裁,“三金”改为“三斤”。“三斤”是百元钞三斤,约人民币拾万余元。如此昂贵的彩礼,对于经济相对滞后,靠天吃饭有时受水旱灾困扰的农村家庭,不啻是天文数字。有的老夫妇不仅喟叹“搓骨头熬油也拿不出这些钱为儿子说媳妇”。民间有“娶一个媳妇扒一层皮,娶俩媳妇抄家底”“儿子结婚,老子发昏”的谚语。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增多,人们观念更新,订婚要高额彩礼之风也日渐式微,许多家庭“爱好轧亲”,青年男女两情相悦,视彩礼如粪土,“裸婚”现象屡见不鲜。
择吉
择吉又称“择日子”,男女双方同意结婚,选择双方均满意的日子结婚。如公历农历都是双数日,又逢所谓黄道吉日会扎堆结婚,须提前半年预订饭店宾馆。是日,饭店宾馆爆满,饭店不得不采取阶梯时间,限制婚礼时间,一上午接待数起婚礼。多数结婚典礼避开所谓的单号日子或者一些所谓的忌日。人们对于这些禁忌不一定知晓所云如何,大多数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因素作祟。
祭祖境内习俗,结婚前一天,新郎要上坟拜祖,摆上时鲜供果,上香烧纸,告祭祖先,家中添人进口,后继有人,并将红纸压在坟头上。坟头压红纸之俗沿袭至今。从祖茔回来请下家谱,叩头祭拜。民俗汉族家谱除夕请下供俸,正月初五即收入封存,故要请家谱。而满族家谱则是经年供奉在室内西墙,无须请家谱。进入21世纪,供俸家谱的风气回升。祭祖之俗可繁可简,因人因地而异。
迎娶
迎娶之礼最为隆重,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旧时城镇富商巨贾农村地主乡绅尤重此礼。迎娶这一天,新郎穿长袍马褂,十字披红,胸戴大红花,头戴礼帽、帽两侧簪花。骑马或坐轿,大红纱灯前导,大锣开道,鼓乐喧天,鞭炮齐鸣。这种娶亲阵容是根据状元及第的派头传承下来,不过不用执事,故称结婚为“小登科”。一般人家用马、牛车迎娶,甚至步行至夫家,因而境内有“夹包自己去的”俗语。旧时新娘均按延续下来的风俗装扮,一律红袄绿裤,没有“装新”衣服,则到“赁器铺”租用,相当于现时到婚庆商店租用婚纱。衣服大小,均不合体。梳髽髻或辫子,发根用红绒绳缠绕,到夫家后再改梳媳妇头,脑后盘鬏。穿绣花鞋,称“踩堂鞋”,这双鞋只在婚礼这天穿,过后即包装封存,待此人百年作古后,由儿女再穿在脚上。新娘上轿(上车)前吃一碗“离娘面”,内打两个荷包蛋,新娘不能将面和蛋全部吃完,要给弟弟妹妹留一半,意为让娘家婆家日子过得一样红火。新娘拜别父母,洒泪登轿或车。有的地方新娘不能自己走着上轿或车,要由娘家哥哥抱着上车,上车后脱掉旧鞋,再换新鞋,其意是不踩娘家地皮,不带走娘家土,娘家日子越过越富裕。归途中喜轿或客车大曲大绕,绕道时向里拐弯(由右向左),取向里不向外之意。新娘到婆家门前,暂停片刻,谓之“憋性”,即憋憋新娘个性,使之柔顺些。吉时到开始拜堂,新郎前导,新娘压后,由伴娘搀扶,在红毡上缓缓前进,直至天地桌前。天地桌放在院中,上面摆着供品,一对烫金红蜡、红枣(早生贵子)、大葱(所生孩子聪明),装满高粱的斗(上贴日进斗金的红斗方),表示日后越过越有,斗里插一杆秤(寓意新娘以后会办事公平、有准)。在司仪主持下新郎新娘先向天地桌三叩首,称“拜天地”;然后新郎新娘面对面三叩首(后改三鞠躬)。成礼后新郎用秤杆挑下新娘盖头,取“称心如意”之意。这时是新婚夫妇第一次见面(本屯或前后村除外)。之后由新郎导入中堂拜祖,双双向老人跪拜,最后跨门槛上的马鞍(双意平安)入洞房。新娘上炕,面朝里盘腿而坐,炕上或被下放一把斧子(或抱在怀里)称为“坐福”。新娘坐福时要重新装饰,由“全科”人(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用线“绞脸”,俗称“开脸”,将新娘脸上及鬓的汗毛拨去,重新化妆。新娘化完妆,要入席敬酒,从炕上下来,要蹬高粱口袋,俗称“步步登高”,小叔子上前拉一下,俗称“小叔子上前拉一把,又有骡子又有马”。喜宴过后婆家人要给车老板、压车的小孩赏钱,婆家要给拿“离娘肉”(必须有肋骨);还有娘家人偷盘子,汤匙等俗令。婚日晚间,要闹洞房。婆家嫂子闹房后为新人铺床,放些花生、粟子、枣、葱之类的东西,取“聪明伶俐早立子”之意。
回门婚礼过后3天、7天或9天,夫妇双双回娘家,俗称“回门”。在岳父家住一宿,这一宿有吃夜饭的习俗,称“宵夜”酒。新婚未满月,新娘一旦自己回娘家不能在娘家留宿。新婚第一年的元宵节,新娘不能在婆家住,要“躲灯”,俗语“新娘子不躲灯,三年必死老公公”。又不能回娘家,俗语“姑娘看了娘家灯,家里穷得丁打丁”。因此必须去姑姑、姨姨家或亲戚朋友家里躲灯。
新中国成立后,婚礼习俗摒弃了许多陈规陋俗,传承了一些习俗。进入21世纪,所有结婚典礼诸项事宜均由婚庆公司承揽。境内结婚均为车队迎送,城镇有条件的均为同颜色、同车型豪华车队。典礼时,新郎着西装、新娘着婚纱,婚礼现场灯光变幻摇曳,超大屏幕滚动播出新人照片,由婚庆主持人主持全部流程。有人总结为“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红宝书,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九十年代高档饭店,二十一世纪个性婚宴讲排场”。
二、丧俗
白城境内居民多由北方数省居民移居构成,回族除外,其他民族丧俗大同小异,有停灵(小殓)、守灵、治丧、入殓(大殓)、辞灵、出殡、祭祀等。
停灵耄耋老人或重危病人油尽灯枯弥留之际,均要先穿好自己缝制或购买的寿衣,称“装老衣服”。寿衣多用黑色、蓝色、白色布制作,忌用颜色鲜艳的花布,忌讳晚辈出“花子”(乞丐)、出花(天花)或犯“桃花”(红杏出墙);忌穿缎子衣服,缎子谐音“断子”;忌穿半截衣服(短内裤或背心、坎肩),取意家族薪火相传永远不衰;忌穿皮毛制品,怕来生转世托生披毛戴角的动物。鞋底绣上或画“登天梯”或“莲花”,取早登极乐,成佛做祖之意。一般男戴六块瓦疙瘩帽,女束发别簪,也有戴帽的。头枕“鸡鸣枕”,用白布做成三角形,内填黄土,一侧顶端缀一块红布,状为鸡冠,一侧顶端缀几条黑布,象征鸡尾。鸡鸣枕警示亡灵,勿迷心窍。一切就绪,移至事先搭好的灵床上,俗称“排子”。“排子”上铺黄面白里或红里的褥子,取“铺金盖银”之意。“排子”用林板、对扇板门或用秫秸扎制,农村因条件限制,多用后者,城镇则多用木板。根据逝者的身份、年龄,“排子”有高有低。“排子”均头高脚低,头冲里脚冲门,怕死后亡灵出不去。
治丧治丧一般三至五天,也有七天的。治丧期间有能力的家庭均搭灵棚。每天均要到土地庙“报庙”。有一老者左手提灯、右手提壶,内装流水、中加少许饭,带领死者亲属报庙“送浆水”。习惯是汉族哭外、满族哭回。男女至亲均要戴孝。汉族男穿孝衫,不论男女均系“孝涤”,用苘麻反撇搓绳约一米五尺左右,一头系在腰间,一头拖在地上。满族丧服之外腋窝下,再加一幅白布为“摆”,后背加一白布曰“揹”。男系白布腰带,头戴镶白布边孝帽,女头戴孝包头,后垂两穗,用白布系发根。满族丧俗在院中“索伦杆”上挂红幡,将三尺红布左右各扯开三寸左右的布条,并不扯断,用剪刀在下面剪去一块比中间略短,下接黑布作为五指状黑穗,中幅下边镶锯齿状黑穗。红幡顶部连在一个黑布做的三角形幡头,呈“巾”字形。孙辈、曾孙、玄孙均戴彩孝,分别加红布、黄布、蓝布条以示区别。彩孝源于满族八旗的黄、红、蓝。鞋面均要蒙白布,二老走一人者,蒙半面,全走者皆全用白布蒙上。
灵幡死者均要备“灵头幡”,亦称“引魂幡”,乃是告示作用。见幡尾、幡身可知死者是男是女,根据璎珞流苏可辨年龄大小。出殡时灵幡高挑,行人远远见之,即使官宦之人也要下马,停轿避之道左,不与死者抢行,此即“先死为大”之说。死者停止呼吸后至出殡前,每天均要按饭时焚烧纸钱,要将烧化的纸灰包裹起来,男单女双,入殓时放在棺中带走。
辞灵出殡前一夜晚要举行“辞灵”仪式。根据死者的年龄、家境、人丁兴旺程度有繁有简。辞灵仪式分祭祀、宣读祭文,点主,过金银桥等形式。宣读祭文后,即在僧道的诵经声中走金银桥。金银桥是临时用木板搭成的拱桥状,农村则用两辆花轮车车辕对接、固定绑牢,用木板连接两车后辕用木板斜铺接地。金银桥均用白布遮幔,中间用黄布纵铺,意为铺银走金。孝子背负马鞍、口衔马嚼在经声佛号中由寺庙主持带领匍匐跪行,马鞍上驮死者神主牌位。众亲属尾随其后,此举孝子做牛马亲送父母过奈河之上的金银桥,向已故父母赎罪,并可免死者之罪。
出殡第二天上午为亡灵出殡。出殡前,煞扣钉棺,煞扣前死者子女、孙辈及至亲要跪在棺前,木匠持斧高喊:“孝子灵前跪,亲友两边排,现在就盖棺,亡灵躲钉来”。出殡时根据寿材大小,厚薄,分别有16杠、24杠、32杠、64杠不等,称“抬重”。在农村则由屯中邻居、亲友担任。在城里则请专司此职的“杠子房”负责,故民间有“属杠子房的——能抬杠”的歇后语,“抬重”不论墓地远近,忌棺材底与地面接触。接地即为到地方了,故有“生灵不落地”的民谚。有的墓地远在百里之外,中间需要打尖吃饭,则用事先备好的木墩、三脚架垫住寿材。土葬都要备“引魂鸡”,灵幡前引、沿路抛洒纸钱,称“陌路钱”或“买路钱”。境内忌妇女进入坟地。
境内实行殡葬改革后,死者多为火化,取缔土葬,各殡仪馆均建骨灰存放室保存骨灰,农村虽然实行遗体火化,但绝大多数采取将骨灰安葬在集体公墓或祖茔。在殡葬时间上,境内受外来丧俗影响,均采用“七不出、八不葬,若葬三六九(旧历时间)”。
净宅灵柩出殡后,要对死者生前最后住地,用五谷粮抛打除殃净宅。
祭祀民谚说:“人活着没日子,人死了有日子”。意思是说人死后都要沿袭民俗按固定日子
祭奠,如三天圆坟、头七上望、三七、五七、七七、百日、周年、三周年。境内颇重视三天圆坟、头七、五七、百日、周年之祭。
圆坟入土后第三天为圆坟日。所谓圆坟即将出殡时挖出的余土回填坟头。
上望传说人死后七天到望乡台回望故园,才知幽明永诀、回家探视过后泉路茫茫再无归期。七日晚在死者最后居住之处,设酒筵、烧香、点蜡祭奠亡灵,并用秫秸扎一梯子放在烟道之下,俗传房屋内室不对烟囱即缘于此说。
五七境内重视五七之祭,上坟祭奠、焚烧“五盆花”及其他纸扎品。有“长五七,短百日”之谚。此语意为在五七、百日当祭之日因天占或家中已预定婚嫁吉期,可通权达变更改日期。
百日逝者去世百天时,家人到坟上烧纸钱。
周年境内颇重视死者一周年、三周年之祭。一周年为“小祥”;三周年为“大祥”之日,孝子除服,多于此日设筵招待亲朋,亦有贺仪回赠。
白城结婚习俗问答篇
按当地的习俗确实是这样的,新郎是不亲自接新娘的由接新郎家的弟弟或表弟什么的亲人亲,接回来后一起坐车去酒店参加典礼。
女方家不在本地一般是去亲戚家或朋友家如果实在不方便就是去酒店了,在承德这里大多数都是这么办婚礼的。
白城结婚习俗:齐齐哈尔结婚的风俗习惯
结婚的话有很多的说法了,曾经一段时间是给壹万零壹元的,据说是象征的万里挑一~虽然不用给岳父岳母也钱,但是小孩子或者是姐妹什么的要给改口费,具体是多少要看你自身的条件,有的好点的话一个人就给了。
一定要给新娘买戒指,不是你求婚时候的戒指,是结婚典礼的时候要当着亲朋好友给新娘佩戴的戒指哦!而且还有的家庭是男方的母亲给女方买戒指或者是耳环项链之类的,这也是不一定的,要看你自己的能力或者是否有必要,当然买了的话,在来宾的面前貌似是很有面子~~otz....还有的男方家也会给未来儿媳准备新衣服,具体多少套不记得了~
结婚收的礼金方面貌似还是有分类的,分来宾的所属,简单来说是如果来宾是女方父母请的人,那么礼金是直接给女方父母的,不会经过结婚当事人的手,男方家也是一样,如果是结婚当事人的宾客,那么你们俩自己商量一下就行了,怎么合理怎么办吧。嘿嘿~~
这个也是有原因的,一般老人的话都是会有个本子或者什么的记载平时家里的红白事或者子女上学办桌所收的礼金数额和随礼的人,当然自己家里随礼出去的也会有记载,所谓礼尚往来嘛~!像我妈妈就有这么个本子,也是根据这个本子来定下次别人家里有什么需要随礼的事情时自家要出多少,而且也要看自己家上次随礼出去的在自己家这次有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收的回来,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这个本子邀请宾客的!嗯~~貌似很重要!所以双方父母的宾客收来的钱是没新人的份的!
上面就是我的解释啦~~我也是根据我平时参加婚礼或者的经验说的,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