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年间,清政府明文规定:“口外绥远等地仅容孑身商贩往来,挈室者有禁。”(《清史稿?食货志》卷120),因此,“走西口”来包头经商者的眷属多在“口里”(山西等地)。大清会典还规定蒙旗之间、蒙汉之间禁止通婚。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到嘉庆14年(公元1809年)包头村改置包头镇时,人口已增至1500余户,掺杂着汉、满、蒙、回族婚礼习俗的包头婚礼旧俗也日渐形成。
娶亲
说起包头婚礼旧俗,就要先从娶亲谈起。
娶亲要选定吉日良辰,走在娶亲队伍前边的是一对男童,每人一手提灯笼,一手拿把干草。随后是吹鼓匠,一般吹鼓匠6至7人,其中核心人物是吹唢呐的,沿街吹奏“得胜鼓还朝”曲。吹鼓匠后边是花轿和骡马轿车,花轿是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女迎亲者坐一乘,压轿男童坐二乘,迎回时新娘、迎亲、送亲各坐一乘。另外有二乘蓝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老百姓称这样的迎亲队伍为“小登科”也就是中状元的意思,按照习俗,遇上迎亲队伍就是县太爷乘车马也得停到路边,为娶亲的队伍让路。
婚礼喜庆最早起源于东汉《后汉书?李合传》记载: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娶亲时提灯、乘车(轿)、鼓乐皆起源于唐代,白居易〈春深〉诗中就有"春深娶妇家,两行笼里烛,一树扇间花,宾拜登华席,亲迎障车。"(《唐会要》卷83)亦记载今贵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
新郎下轿穿着长袍马褂,身披红绸。清朝时头戴“瓜壳”帽,民国初年戴礼帽,上插金花。男子插戴花冠的习俗最早见于唐代,称“一年景”,寓富贵之意。新娘头戴花冠,俗称“凤冠”,冠上金凤的嘴里衔着珠串,身上穿着好像戏装的红蟒袍,头上蒙着红盖头。新娘结婚前一天要“开脸”,由婶娘、舅妈、夫妇双全有子孙的老者修去新娘脸上汗毛,以表示处女生活的结束。新娘头上蒙红色轻纱始于东汉,盖头以遮羞避邪,嫣红取吉祥的意思。新郎、新娘下轿脚踩红布,沿道有亲属托着盘子,放着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等撒到新郎、新娘身上,取意“早生贵子”,一般的只撒红枣和花生,取意“早生”。
拜天地
卜地安帐拜堂之礼"(《封氏见闻记》始于唐代。包头地区称"拜天地"。帐(俗称"喜棚")内放一供桌,习称"天地桌"。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秤称“六证”意为“六证”可知家里粮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帐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讲只有"三媒(媒人)六证"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土默特蒙族则是另"六证",即香斗、蜡烛、明镜、弓箭、胸叉骨、五叉上苫哈达。土默特蒙古族娶亲时新郎挎长弓箭壶,然后把弓箭放在新娘住的房外。这是古代抢婚的遗俗,是女子对父系制从夫而居的反抗,妻子方面要坚持旧传统,男子全副武装用抢婚来实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
新郎进帐先拿弓搭箭向四方虚射,土默特蒙族则是娶亲时就身挎长弓箭壶,然后把弓箭放在新娘佳的房外。这是古代抢婚的遗俗,是女子对父系制从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坚持旧传统,男子全副武装用抢婚来实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
“拜天地”后新娘入洞房,这时新郎才可以揭红盖头,新婚夫妻是喜是悲在此一揭。《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正是这一揭盖头才使得宝玉“两眼直观,半语全无”。由于封建社会“婚前男女不相面”,不知酿成多少爱情悲剧。
宴席
包头旧婚礼宴席一般是三个盘,除一盘凉拌豆芽外,有清真羊或炖牛肉、爬肉条和大烩菜。婚宴不可少的是黄米糕,黄米糕的“糕”字与高低的“高”字谐音,从汉代起,就有吃糕取长久吉祥的意思。
闹洞房编
洞房花烛夜要“闹洞房”,包头有“闹洞房”“三天没大小”的说法,亲朋好友让新郎新娘说绕口令或唱情歌,从而增添了新婚的乐趣。闹洞房"始于南潮,《意林引凤俗通》记载汝南张如会杜士家娶妇就"酒后相戏。
回门
新娘第二天回娘家称“回门”,土默特蒙古族是结婚一个月后回娘家住一个月,这叫“对月”,这不是今天所说的新娘不忘父母培养的现代观念,而是“不落夫家”的古代习俗的象征。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由男子从妻居向女子从夫居的转变,女子不愿立即实现这一转变,因而才有“不落夫家”的象征性的“回门”。
婚礼习俗是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里面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发扬精华,扬弃糟粕,提倡文明结婚,提倡结婚从简。
包头传统婚礼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定亲、婚礼和回门。
定亲:
儿子长大成人后,父母就要物色一位年龄、长相、针线、营生都般配的姑娘,作为儿子的配偶。接着就请一位媒人去女方那儿说亲。通过几次来往,确定以后,双方父母就可以互相走动,选择一个吉年吉日,围绕八卦举行一个“开婚”的仪式,同时商定迎亲、挽头的具体时辰,尔后双方便可以向亲朋邻友发出婚宴的邀请了。
合婚
男方在接到女方的庚柬当前,要将其置于中堂的香炉脚下(有些地区会压灶台上)压三天(有些地区压七天),如在三天或者七天之内,家中不破碗筷,不破财,一家老小都平安吉祥的,则认为此女生庚旺男家,已得到本家神灵的认可,于是再举办一种特定的敬神典礼以后,再用一张红纸写上小伙子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大师(古代也称阴阳先生、风水先生、指迷算命大仙、江湖术士等)合婚,俗称“合肖”、“合庚”、“合八字”、“八字合婚”等等。所谓“合婚”,一瞅年庚能否可对,二瞅属相能否相克。俗有“自古白马怕青牛,羊鼠重逢一担丢,蛇见猛虎如刀绞,猪与猿猴作古仇人,玉免逢龙难作伴,金鸡面对双泪流”等属相相克的说法。合婚时凭据“可对”以及“能否相克”的水平把婚姻分爲上、中、下、差四类(上类鸣“天衣婚”、中类鸣“复德婚”、下类鸣“中收婚”、差类鸣“游婚”)。平日常人家瞅到合的是游婚也就不敢提这门亲事了。
分辨出嫁:
迎亲的队伍将在傍晚时分出发。新郎身着红绸长袍,腰束金黄宽带,脚蹬高统马靴,由领头人、祝颂人陪同,来到蒙古包前的玛尼宏棋杆下,由祝颂人领头,在场宾客和韵,唱起欢乐的迎亲歌:“成吉思汗时代许下的婚礼,是草原上最欢乐的时机。抬出那肥壮的牛羊,摆上那丰美的奶食,让我们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纵情欢乐……”之后,迎亲的队伍扬鞭策马向新娘家驰去。
新装娶亲:
结婚那一天,男家附近另设一座披红挂绿的蒙古包,作为新房。包里包外都是穿著鲜艳的蒙古袍、欢声笑语的男男女女,新郎也换上崭新的装束,忙碌着准备去迎亲。新娘则在自己家的蒙古包内梳洗打扮,迎接新郎的到来。
闭门迎婿:
按照传统的礼节,迎亲队伍在新娘所在的浩特先骑马绕跑一圈。正待在新娘的蒙古包前下马,欢聚在新娘家的亲友便迎上来,寒暄之间,迎亲的祝颂人还未来得及下马,他手捧的哈达就给新娘家的一位厨师用烧火棍接过去。这时,新娘的亲友们在包外围成一个半月形圈子,作出拒娶的样子,还用一条丝带将迎亲者挡住,这叫“彩带隔门”。于是善于辞令的祝颂人便高唱鄂尔多斯民歌发问:“你家天天关门,还是见我们来了关门?是嫌我们来的人多,还是因为错过了时辰?”口齿伶俐的伴娘就会用民歌反唇相讥。这样,双方一唱一答,充满情趣,直到最后,伴娘才收起彩带,放迎亲者进包。
献羊祝酒:
进包后,祝颂人拿出送给新娘的首饰和衣物,请女方父母亲友过目,并敬献上奶酒和全羊。之后,新娘家举行盛宴,招待迎亲的人。蒙古包内,男女老少围坐一堂,杯盏交错,歌声不绝,直到深夜。
母女惜别:
第二天,新娘要离开娘家时,往往泪如雨下,似乎很伤心。其实这是婚礼中的“哭嫁”习俗。这时,祝颂人领新郎“抢亲”。陪亲的姑娘将新娘保护起来。男方好言相劝不成,便挤进人群中“抢”新娘,场面十分热闹。
迎亲途中:
于是,新娘和亲人们依依惜别,送行的人们唱起送亲歌,歌声中,伴娘用红纱为新娘蒙上头,然后上马绕自家的蒙古包一周,便策马向新郎家驰去。
跪拜公婆:
新娘下马后,先在蒙古包前的玛尼宏旗杆下举行“跳火”仪式,取兴旺之意。新娘进入蒙古包,祝颂人要向新郎的父母发问,新媳妇蒙头盖脸,能不能见人露面?回答后,婆婆揭开儿媳的蒙头纱,然后赠送礼品,并给新娘起新的名字。接着,全羊席开始,持续到天明。
掀盖头:
交接茶勺。次日清晨,新婚夫妇举行送客酒宴。送亲的众人都要畅饮三杯,然后方跃马扬鞭,踏上归程。
1、请问包头的彩礼怎么给,男方应该给女方多少?
第一你是男方的话彩礼需要两家父母见面和媒人商议
第二要有媒人,没有的话找朋友,亲戚,这是媒妁之言
第三至于彩礼看老丈母娘心情,除地区差异外
第四你的年龄和条件在某个地区算不算中上。
第五结婚是两家的事情。可以问有计划,也就是你和你父母商量最低多少最高多少
2、彩礼钱一般是多少,结婚彩礼一般给多少
我和我老婆经人介绍结婚,过了两个月,女方要求回娘家住段时间,后来在娘家住的就不回来了,后来得知怀孕一个了,最后她把孩子打掉了,而且提出要离婚,(在结婚期间我们没有发生口角,也没有弄什么矛盾,),现在都半年多了,一直没有离婚,一直拖,后来我和他们要彩礼,买金子的钱,人家不给,还说,要离婚,什么也没有,要不就拖的,我不知道该这么办。如果起诉可以嘛。这么起诉了备注:女方在石家庄农村,我在包头
3、结婚彩礼钱都给的多少?包括三金吗!
如果关系亲密的话,当然要多给了,一般来说几万吧!
4、城市结婚一般彩礼双方都出多少?
大城市结婚,没有要彩礼的。
大多数是男方准备房子,女方准备家具及电器用品什么的,有条件的,陪嫁一辆汽车。
5、包头怎样订婚?有什么要求?彩礼一般都多少?礼金是指什么?包括什么?
包头市区里的讲究没那么多包头青山昆区大部分都是东北人彩礼也不太实行有个二到三万就差不多了
最近比较流行的是男方买房女方陪车
别的讲究还真不太多
祝新婚愉快
6、包头给女方彩礼钱都包括些什么钱
这个钱就是礼钱,没什么了
一般女方家境好点的都会给赔车,
这个礼钱也包括了家电是女方出的,衣服钱也包括了
还有这个礼金女方也应该给男方一些衣服钱
还有四盒礼吧,烟酒红白糖还有点心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