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是天文改动前的状态(原始状态、混沌状态),先天八卦宗旨是宇宙之本及其功用;“后天”就是天文改动后的状态(不时循环、变化的状态),后天八卦是依据先天另行组合,宗旨在阐明宇宙万有的运转及其作用。
换言之,前者讨论“看待”的原理,后者演绎“盛行”的运用。所以,先天八卦讲“看待”,后天八卦讲“盛行”。
一、先天八卦讲“天道”,后天八卦论“人道”。
所谓“天道”,就是不可违逆的“自然规律”。
所谓“人道”,就是人伦因以遵照的“规律”。
二、“天道”阴中含阳、阳中含阴
太极图如上图:
“坤震离兑”居左,坤为母,“离”再索而得女,“兑”三索而得女,三卦皆“阴”,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乾巽坎艮”居右,乾为父,“坎”再索而得男,“艮”三索而得男,三卦比“阳”,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故太极图右面用“白色”表示属“阳”,“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三、先天赋“阴阳”,讲“看待”,讲“阴阳均衡”
“先天”是天文改动前的原始状态、混沌状态。先天八卦宗旨是宇宙之本及其功用。先天八卦讲“看待”,也就是说,先天八卦考究的是一种“阴阳看待”的“均衡状态”。
四、宇宙(天道)的“均衡”规律
把“河图洛书”的“五行相生关系”连线发现并不是均衡对称的,也就是说不是稳定的。
再把“河图洛书”的“五行相克关系”连线后,恰恰补足了“相生”时的不均衡,真是十分的有意义。
假如画在一个圆周中你就会发现一个“对称”的几何图形。这阐明宇宙本来就是考究“均衡对称”的,只要如此才是原本的状态,突破这个“均衡”就是“偏离”,即是非“道”。小了影响一个角落一个家庭一个小区,大了就会惹起相应的宇宙中的变化,直到恢复这种均衡。
所以像苏州园林、紫禁城等古代建筑都考究对称之美,对即便不对称的中央也会处置的十分圆满。而现代自觉效仿西式、欧式等作风的建筑,棱角、尖煞、空缺等给家庭和事业带来障碍的并非少数。
为什么?就是由于这样的建筑坏了“五行五气”的均衡,招致产生费事。
五、先天讲“阳顺阴逆”
河图上可见“天道顺时针左旋相生”,由洛书可知“地道逆时针右旋”。我们常听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顺天”就是“顺时针”,“逆天”就是“逆时针”。
俗话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怎样才是好生呢?
联络八卦图就晓得“五行”从东方起顺时针循环相生,这也就是易道“生生不息之谓易”。
所以,我们在调风水时就是要把“后天”的格局调成顺应“先天”的格局,调成“好生”的格局,如此生生不息则可久则可大。
六、先后天“静动”之理---“先天主静,后天主动”。
万物静态时“负阴而抱阳”,先天由于主“静”,所以是没有吉凶的,万事万物此时都处于“均衡”的状态,也就是道家讲的“无”的状态,“道”的状态,是一种浑元乾坤态。
“吉凶”产生于后天的“动”,一“动”就会突破原有的“均衡”状态,就产生了“变化”和“不稳定”,紊乱状态必然就会形成“吉凶祸福”的产生。所以孔子在系辞中言:“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为什么动要观其变玩其占呢?由于一动“吉凶”就产生了,就能够用“易经”来占卜了。
“静”是生命的本原,守“静”的回归本原,才是最大的取得活力。所以不管气功家、道家,还是佛家等都要“打坐”就是追求这个“静”的状态,这个状态稳定了你就与宇宙的道成为了一体,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就能到达佛家的“明心见性”,认清根源。假如长期在这个状态中也就无所谓“吉凶”了,先天的道是“静”的你也是“静”的,从而到达“天人合一”,哪会产生“吉凶”呢?也就不受“五行”的限制了,这就是修行人追求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关于这个先天状态,“易道佛家”都有状态的描绘,佛家更是授予到达这种先天状态的很多详细办法。高层次的易学者必需到达这个状态才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要“守静笃,至虚极”,《心经》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远离颠倒幻想”。都是先天的道的状态,无私无为而无不为。
七、先天限制后天--突破“均衡”就必需恢复均衡
由于先天主“静”,为“一”为“道”,也就是客观谬误和宇宙规律即宇宙的运转规律。那必然会限制后天不契合“道”的事物,所以《皇帝阴符经》首句便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不论我们顺应还是违背这个“道”都会遭到“天生天杀”,不过是时间和方式的不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天生天杀的表现。
先天是“静”的是“均衡”的状态,后来的“动”突破了“均衡”。因而产生的“吉凶”跟先天没关系,完整都是后天的“动”惹起的。而自然的、宇宙的、道的规律和规律又在时时辰刻追求恢复这种均衡(太极图所表现的),于是“吉凶”就产生了。突破“道”的均衡状态后就仿佛拉伸的弹簧,你拉伸后弹簧还要恢复回来。所不同的是,弹簧超出弹性形变的系数便不能再完整恢复。而“道”的这种均衡态无论你拉伸多远,偏离多远,时间多久都要恢复。太极图圆满表达了这种矛盾和对应统一。
恢复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自我的自发的恢复,二是大自然宇宙也就是道所包含的规律来强迫恢复。
自我恢复相似念佛修持忏悔祈祷等自我赎罪,而强迫恢复就可能形成天灾人祸,这种突破先天的均衡状态后动摇来动摇去再恢复均衡的过程就是“因果定律”。其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切都在冥冥之中!
八、先天八卦的“数”是提醒“规律”的基本,就象是公式定理一样。后天八卦的“象”都是在变化的,就象无数复杂的计算题一样。只要理解了先天的定理公式,才有可能将后来的卦计算出来。
“来氏太极图”是最接近“太极”转义的--“太极”的原本意义就是“宇宙混沌初开时的样子”。
“来氏太极图”确切地表达了“星系”的运动,看下图的星系运动。
所以,就有了“天道阳顺、地道阴行”
先天八卦服从“太极”规律
先天八卦的“次第”,是考究“对峙”的。
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阐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即“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帛书周易.说卦》)
先天八卦是以“人类”为本位确立的。
人类居于“天地日月”之间,就是“天地定位、水火相射”,即上下左右四卦首先肯定。“日月”在“天地”间运转不只招致“雷风”两种动态事物,也培养了“山河”这两种固态事物,即“山泽通气、雷风相薄”。
八卦生成循阴阳,就是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四象”其中两象阴阳比例相同而构造不同,为表示区别,将它们分别称为“少阳”和“少阴”,而两个阳爻相叠者称“老阳”,两个阴爻相叠者称“老阴”。
先天八卦是“年月日”三大周期规律的平面描绘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阐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
《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阴阳对应”关系。
按上述“对峙”图式的内容,先天八卦可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这一周期指的是先天八卦图的“最内一圈”,即由各卦的“初爻”组成。坤卦左行,震卦冬至一阳初生,起于北方;乾卦右行,巽卦夏至一阴初生,起于南方。这“一寒一暑”,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
第二周期:这一周期指的是先天八卦图的“中间一圈”,由卦之“中爻”组成,“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到西方;“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这是太阳运转一日的周期图象。
第三周期:这一周期指的是先天八卦图的“最外一圈”,由卦之“上爻”组成,半圈阴爻表示月亮运转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阳爻表示月亮运转的下半月,是为“弦”。由此可见,这一图象是统一“年月日时”的周期规律的综合描绘。
后天八卦开展成九宫,【大义】第三论「数」之五「九宫数」:「【黄帝九宫经】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宫,总御得失;其数则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宫五,乾六,兑七,根,离九,太乙行九宫,从一始,以少之多,顺其数也,配算曰:『中央及四仲,各分九。』,算命云:『木落归本,分六至亥,故取震六,算以置於乾,水流向末,分八至丑,故取坎八,算以置於根,金义而坚,分二还未,故取兑二,算以置坤,,火本炎盛,自处其乡,故离算不动,土王四季,本生於巳,故分中宫,四算以置於巽,故成戴九履之一位也。』」
见【大义】页72,按:文中「土王四季」,「王」通「旺」义,下文同。
依此配卦,吾人得一八卦九宫图:
【大义】:「今分八卦以配方位者,坎,离,震,兑,各在当方之辰,四维四卦则丑寅属根,辰巳属巽,未申属坤,戌亥属乾」
见【大义】页26
依此义,衍生出斗数星盘和八卦二十四山图,八卦二十四山图是堪舆家最重要的理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