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八字命理 >

周易支月算命

  • 八字命理
  • 2021-08-03 13:18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1.十二地支还对应着农历月份,子对应  
采用干支办法纪年月,就是八字的月份是用十二地支表示,八字的月份是依照二十四节气划分。  
简单说,十二地支不与农历月份逐个对应。八字月份划分简双方法:依照阳历每一个月有二个节气,前一个是“节”,后一个是“气、中气”。  
八字月份就是依照前一个“节”划分的。月份数字等于阳历月份数字减去一。  
立春是年份、正月的划分标志。十二地支与八字月份关系:寅,正月;卯,二月;辰,三月;巳,四月;午,五月;未,六月;申,七月;酉,八月;戌,九月;亥,十月;子,十一月;丑,十二月。  
2.干支月份和农历月份对应,还是和节气对应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议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按照正月之干支,其他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反复运用,循环往复,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月地支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甲或己年乙或庚年丙或辛年丁或壬年戊或癸年  
寅月立春—惊蛰雨水正月2月丙寅月戊寅月庚寅月壬寅月甲寅月  
卯月惊蛰—清明春分二月3月丁卯月己卯月辛卯月癸卯月乙卯月  
辰月清明—立夏谷雨三月4月戊辰月庚辰月壬辰月甲辰月丙辰月  
巳月立夏—芒种小满四月5月己巳月辛巳月癸巳月乙巳月丁巳月  
午月芒种—小暑夏至五月6月庚午月壬午月甲午月丙午月戊午月  
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7月辛未月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  
申月立秋—白露处暑七月8月壬申月甲申月丙申月戊申月庚申月  
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9月癸酉月乙酉月丁酉月己酉月辛酉月  
戌月寒露—立冬霜降九月10月甲戌月丙戌月戊戌月庚戌月壬戌月  
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11月乙亥月丁亥月己亥月辛亥月癸亥月  
子月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12月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甲子月  
丑月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1月丁丑月己丑月辛丑月癸丑月乙丑月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辰是东经120度规范时。材料来源是中国科学院国度授时中心和时间科普网站制造的日梭万年历网络版。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  
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  
3.如何用干支推算月份  
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  
⒈推算天干:年干x2+月数=月干,超越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做10)  
(公式揭密:由于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对应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对应戊5,再下去是丙3对应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为年干x2+1)  
⒉推算地支: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二月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天),三月为辰(从清明当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为巳(从立夏当天到芒种前一在),五月为午(从芒种当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为未(从小暑当天到立秋前一天),七月为申(从立秋当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为酉(从白露当天到寒露前一天),九月为戌(从寒露当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为亥(从立冬当天到大雪前一天),十一月为子(从大雪当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为丑(从小寒当天到立春前一天)。  
留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限,,而是以季节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季节,,交节后为下个月的季节。所以我们所说的某个阴历年份对应的干支,是该月大局部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整重合的。  
例一:2008年阳历2月3日的月柱干支:此日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七,且还未立春,年干支应算做2007年的干支丁亥。年干丁4x2+月数12=20,再减10=10,即癸;此日还未立春,地支为丑;故2008年阳历2月3日(阴历十二月二十七)的月柱干支为癸丑。  
例二:2008年阳历2月4日的月柱干支:此日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八,但正好立春,年干支应做2008年的戊子,月数应为1,而不是12。年干戊5x2+月数1=11,再减去10=1,即甲;地支为寅;故2008年阳历2月4日(阴历十二月二十八)的月柱干支为甲寅.  
月干支推算歌诀:各月干支顺行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在上,丙辛之年庚为头;丁壬之岁是壬寅,戊癸之年甲寅求。  
4.月份和日子和天干地支是如何对应的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而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次第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次第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溢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现了大自然运转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循环往复,循环不息。由甲子开端,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端,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端,按次第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端,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5.八字如何肯定月分地支  
排月柱  
月柱,即用农历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季节.留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限,而是以季节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季节,交节后为下个月的季节.  
我们如今用的农历也叫夏历,是建寅月的,即每年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直到十二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从寅月开端,到丑月完毕.  
一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从惊蛰到清明从清明到立夏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从小暑到立秋从立秋到白露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从立冬到大雪从大雪到小寒从小寒到立春  
凡甲年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正月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余类推.如1998年为戊寅年,三月是丙辰月.2000年为庚辰年,八月为丁酉月.  
另有以下口诀可协助记忆,也称为"五虎遁":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土,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诀用法:凡甲年己年,一月天干为丙,二月天干为丁,压余类推.  
4.3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我国干支记日从未连续.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独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日柱,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端顺时针到亥时,十二个时辰为一天,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日与日的分界限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这一点请特别留意,而不要以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4.4排时柱  
时柱,用农历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23点--清晨1点前丑时:1点--清晨3点前  
寅时:3点--清晨5点前卯时:5点--清晨7点前  
辰时:7点--上午9点前巳时:9点--上午11点前  
午时:11点--上午13点前未时:13点--上午15点前  
申时:15点--上午17点前酉时:17点--上午19点前  
戌时:19点--晚上21点前亥时:21点--晚上23点前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即:  
夜半者子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  
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佚者未也,  
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傍晚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而天干却不同,可查下面日上起时表:  
日上起时表  
时/日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  
丑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  
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辰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巳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未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申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酉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戌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  
亥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另有以下口诀可协助记忆,也称"五鼠遁":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上表和口诀的用法与年上起月法相似.如丙申日卯时的天干是辛,即辛卯时.  
《周易》传授表:(画八卦)(增以六爻)(着十翼)  
─孙虞子乘─田何  
(以上为秦前)  
齐人即墨成以《易》至城阳相.  
广川人孟但以《易》为太子门大夫.  
鲁人周霸,莒人衡胡,临川人主父偃,皆以《易》至二千石.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着《史记》)  
┌─王同──杨何──┤  
│(二篇)(二篇)└─(前)京房  
││  
├─周王孙──蔡公┌梁丘贺─┬─梁丘临─-五鹿充宗  
│(二篇)│(二篇)│(十二篇、│(略说三篇)  
田何┤││章句二篇)│  
├───丁宽──田王孙─┼施雠──┴─张禹  
│(八篇)....│(十二篇、章句二篇)  
├──服生(二篇):│《易家侯阴阳灾变书》  
│.....:│↓┌翟牧  
└──项生:└孟喜─┼白光  
高相┬高康:┌任良(易旗七十卷)  
毋将永焦赣─京君房┼殷嘉(京氏段嘉十二篇)  
:├姚平  
:└乘弘  
费直──王璜………├─马融─郑玄  
(四卷)└─────王弼  
韩婴(子夏易传三卷)─韩商……涿郡韩生─盖宽尧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冬十月,萧何尽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三月除挟书律,文帝(公元前179—公元前157年在位)始置博士,至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始置五经博士,到西汉末,《易》立于博士者有杨何、施雠、孟喜、梁丘贺及京房五家,而民间有费直、高相两家之学.关于西汉《易》学,《史记·儒林传》云:“言《易》自淄川田生,要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汉书·儒林传》云田何(即淄川田生)授东武王同,洛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而王同授淄川杨何;又谓丁宽事田何后至洛阳复从周王孙受古义,而施雠、孟喜、梁丘贺三家均承丁宽弟子田王孙之传,惟又言梁丘贺从大中大夫京房(别于后京房)受《易》,房者,淄川杨何弟子也。房出为齐郡太守,贺更事田王孙,宣帝时闻京房为《易》明,求其门人得贺,即梁丘贺之学,兼由(前)京房、田王孙分别溯杨何、王同并丁宽、周王孙而根在田何。汉武帝时立杨何为西汉第一位《易》学博士,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征为大中大夫。《汉书·艺文志》又云:“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而民间有费、高二家之说,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汉书·艺文志》乃班固删取刘歆《七略》之要而成,是书云:“《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师古曰:‘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补注]王应麟曰:‘今《易》干卦至用九即古《易》之本文,秦汉之际《易》亡《说卦》。宣帝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之。’王充《论衡》云:‘河内女子发屋得逸《易》一篇。’《隋志》承之以为‘先失《说卦》三篇。’”龖按:罗雪堂、马衡等先生由汉熹平石经残石考证汉石经《易》用《梁丘经》。此十二篇为:周易上经第一、周易下经第二、周易上彖第三、下彖第四、周易上象第五、下象第六、周易上系第七、下系第八、周易文言第九、周易说卦第十、周易序卦第十一和周易杂卦第十二。又云:“《章句》施、孟、梁丘各二篇。《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  
迄于隋前,见成书于癸卯之岁(公元583年,陈后主至德元年。)的《经典释文》云:“汉初立《易》杨氏博士,宣帝复立施、孟、梁丘之《易》,元帝又立京氏《易》,费、高二家不得立,民间传之。后汉费氏兴而高氏遂微,永嘉之乱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费之《易》人无传者,唯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江左中兴《易》唯置王氏博士,太常荀崧奏请置郑《易》博士,诏许,值王敦乱不果立。)而王氏为世所重,今以王为主其《系辞》以下王不注相承以韩康伯注续之,今亦用韩本。《子夏易传》三卷(卜商,字子夏,卫人孔子弟子,魏文侯师。《七略》云:‘汉兴韩婴传。’《中经簿录》云:‘丁宽所作.”张璠云:‘或馯臂子弓所作,薛虞记,虞不详何许人。’)。《孟喜章句》十卷(无上经,《七录》云:‘又下《经》无旅至节,无《上系》’)。《京房章句》十二卷(《七录》云:‘十卷,录一卷目。’)。《费直章句》四卷(残缺)。”  
《儒林传》言:“韩婴燕人也,孝文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太傅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淮南贲生受之,燕赵间言诗者由韩生,韩生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唯韩氏自传之。武帝时,婴尝与董仲舒论于上前,其人精悍处事清楚,仲舒不能难也,后其孙商为博士,孝宣时涿郡韩生其后也。以《易》征,待诏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太傅所传也。尝受《韩诗》不如韩氏《易》深,太傅故专传之。司隶校尉盖宽尧本受《易》于孟喜,见涿郡韩生说《易》而好之即更从受焉。”《盖宽尧传》言其奏封事引《韩氏易传》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龖按:由之应该说《韩氏易传》是现存除帛《易》外引最古史而证《易》之著作。好一个“推《易》意”之作!  
龖按:由《史记》、《汉书》记载,西汉《易》学自淄川田生.丁宽从田何受《易》告别东归时,田何对别的门生说:“《易》以东矣!”但丁宽事田何后至洛阳复从周王孙受“古义”.周王孙有《易传》二篇,丁宽有《易说》三万言的《易传》八篇.此田何《易》被周王孙、丁宽所增益一也;施仇、孟喜、梁丘贺三人均承丁宽弟子田王孙之传,惟又言梁丘贺先曾从大中大夫京房受《易》,房出为齐郡太守,贺更事田王孙,宣帝时闻京房为《易》明,求其门人得贺,即梁丘贺之学乃大中大夫京房、田王孙、杨何、王同、丁宽、周王孙而根在田何之《易》的集大成者。孝宣时施、孟、梁丘三家《易》共立,其中孟喜得《易家侯阴阳灾变书》为田何《易》所被增益二也;分离太史公言:要“绍明世,正《易传》”;王充云:孝宣帝时“《易》益一篇。”焦赣之《易》乃承授孟喜、京房之学,《汉书·艺文志》并不录立于学官四家之师著作,事实上施仇、孟喜、梁丘贺、京君明的著作即田王孙、(前)京房、焦赣之学.《艺文志》不著录立学官之师作品,盖其通列也.现行本《易林》旧题焦赣撰,而《易林》与焦、京之学相比粗浅明见,分离牟庭、余嘉锡、胡适等诸家论证《易林》并非焦赣所作而撰者必为王莽时的崔篆.《崔篆易林》成书在刘歆《七略》之后,则不为《汉书·艺文志》所载录.此书以《周易》中每一卦各变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之变共为四千零九十六卦,各有文词,皆为四言韵语林辞。(龖按:每言四字稍少有三字构成一句。)《易林》以本卦之本卦为首于六十四组卦林,然后以现行本卦序排例;此与帛《易》每宫分别以本宫卦配成的下卦(贞卦)为首,然后依次以数序或者说是“天干”的次第排列大致类似,由之二者渊源可见。《京氏易》卦序不类于《易林》卦序,也间接证明二者不相及也。《汉书·儒林传》:“爱好自称赞,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诈言田生且死时枕喜膝,独传喜,诸儒以此耀之。同门梁丘贺疏浚证明之曰:‘田生绝于施仇手中,时喜归东海,安得此事?’”由于有当时“皇帝信重并经同门梁丘贺疏浚证明”,孟喜“改师法”遂成千古定案,至今两千余年历来无人疑心。许慎《说文序目》云:“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常常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龖案:《说文解字》集汉代经学、文字学问之大成,固然有许多时期所限,但仍不失其凖确的学术价值。许慎当时所见的书籍,所闻师说,许多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接触和见到的。《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为古文此由《释文序录》及载籍诸说无异议,但《易》孟氏,前儒皆以为乃今文也。考《周易》总共三次呈现相关“几望”之词,分别在《小畜·上九》、《归妹·六五》和《中孚·六四》。熹平石经梁丘贺本小畜卦碑字作“近望”,《释文》云:“几,徐音析,又音机,注同。‘《子夏传》作近’。”阜《易》、帛《易》此处皆作“几”。晁氏曰:“京、刘、一行作近。”石经梁丘贺本《归妹·六五》“既望”,帛《易》作“日月既望”,《释文》云:“月几,音机,又音祈,荀作既。”惠栋云:“近,古文几字。”而《中孚·六四》石经梁丘贺本与阜《易》同作“月几望”,帛《易》作“月既望”,《释文》云:“几望,音机,又音祈,京作近,荀作既。”晁氏曰:“孟、一行作既,孟云:十六日也。说之案:古文读近为既。”龖案:“既望”是先秦以前的月相名词,《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月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尚书·召诰》言:“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周成王时期的《保卣》铭文有“乙卯……在二月既望,”康王时期的《御正良爵》“惟四月既望丁亥,”昭王南征时之器《静方鼎》“八月初吉庚申至,吿于成周。月既望丁丑,王在成周太室,”……直至周宣王时的《伊簋》、《无惠鼎》皆言:“惟王廿又七年正月既望丁亥”及“惟九月既望甲戍”。综由上述可知、“近望”和“几望”皆是言“月相”的同一词语也,参诸家说“近望”只是在汉初时运用,而“既望”之用可追述到西周初年也。这也间接证明帛《易》所采本当为最古本也。另帛《易·归妹·六五》“月几望”作“日月既望”更可随李学勤先生《夏商周年代学札记》中《癸酉日食说》之释《簠室》天1、《佚存》374、《京津》3695及《屯南》379甲骨拓片为:(“日月”二字释为“明”字,我没有见过帛书实物,如帛《易》“日月既望”中“日月”也只占一字位置,则可最终落实。)  
“癸酉贞,明又(有)食,惟若。  
癸酉卜,明又(有)食,匪若。癸酉贞,明[有]食,[告于]甲。”  
甲骨文中“日有食”和“月有食”(有作又,食作识{去言旁})见《甲骨文合集》33697的“乙丑贞,日有食,其[告]于上甲”;《合集》33699“庚辰贞,日有食,告于河”;《屯南》726“壬寅贞,月有食,王不于一人咎一。”等很多。由晁氏所引孟熹“几望”作“既望”,并云:“十六日也。”知“几”作“既”为最古文,而韩婴、梁丘贺、京房本作“近”只是西汉时古文也。同时也可证明宋·朱震《汉上易传·丛说》所言:“孟喜、京房之学其书概见一行所集,其要皆《子夏传》所出。”不至确也。(《子夏易传》为韩婴所传,非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者。)  
《释文·系下》言:“大宝,孟作保。”宋本、《集解》本同作宝,帛《系》作“费”。龖案:《书·金縢》:“宝命,”《史记·鲁世家》作“保命”。《左传·庄公六年经》“齐人来归卫俘,”《左传》及《公羊》、《谷梁》之《经》并作“卫宝”。杜预疑左氏《经》误,孔颖达《正义》言:“‘(类俘保字)’、‘宝’古字通用。或‘(类俘保字’)字与‘俘’类似,故误作‘俘’。”《春秋经》独左氏作“卫俘”,当是汉初张苍所献古文,《公羊》、《谷梁》皆今文也,孟喜《易》作“保”证明孟氏恢复之《易》为真古文也。《说文》引《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帛书《二三子》云:“‘龙战于野’者,言大人广德而下(糹妾)民也。”龖按:《说卦》和孟喜、干宝皆释“战”为“相薄”,《说文》释“战”为“接”义与帛书《二三子》同,而不同于诸儒之言。《汉书·儒林传》言:“孟喜得《易家侯阴阳灾变书》而改其自已所受师法。”龖更以为所谓《易家侯阴阳灾变书》当为相似于近现代出土的上博简《楚易》、包山卜简、马王堆出土的《帛易》、夏侯灶墓出土的《阜易》或秦简《归藏》等之书。《说文》引《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现行《易》文中无此句,当为孟氏古文《易》盖即《易家侯阴阳灾变书》中之文也!!!  
《周易正义》序云:“《子夏易传》曰:‘虽分为上下二篇,未有经字。’孟喜曰:‘《易》分上下二经。’”现存孟氏《易》有:  
帛《易》作“夕泥若厉”。《说文》小徐本云:“(骨易),骨间黄汗也,从骨易声。《易》曰:‘夕惕若厉。’臣锴曰:当言读若《易》曰也。”大徐本“汗”作“汁”,言:“读若《易》曰:夕惕若厉。”小徐本云:“夤,敬惕也,从夕寅声。《易》曰:‘夕惕若夤。’”大徐本同。龖案:此可证五经无双的许叔重以“惕”当“(骨易)”解,由“《说文》言:“其称《易》孟氏,”知孟喜本古文《易》此处为“夕惕若夤”。  
《说文》言:“(每卜),《易》卦之上体,《商书》曰贞曰(每卜)。”臣锴曰:“《尚书》曰贞曰(每卜),今借悔字。”龖案:阜阳汉简《周易》“悔”多有作(每卜)字者,同时此本文中不讳汉高祖“邦”字,阐明阜《易》为刘邦称帝前古本也。  
《说文》引《易》曰:“忼龙有悔。”“忼”宋本、《集解》本同作“亢”,帛《易》作“抗”,《二三子》作“杭”,帛书《易之义》和《汉书·王莽传》同引作“炕”。知孟氏古文《易》本作“忼龙有悔”也。《说文》云:“坤,地也,《易》之卦也。”帛《易》作川,石经梁丘贺本作巛。此阐明孟氏古文《易》、宋本、《集解》本同作“坤”也。帛《易》、熹平石经梁丘贺本“渎即不吉”,《说文》言:“黩,握持垢也,从黑卖声,《易》曰:‘再三黩’。”此孟氏本古文《易》以“渎”作“黩”也。  
《说文》引《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龙战于野”,帛《易》、宋本、《集解》本同,阜《易》“龙”作“蠪”,帛书《易之义》“战”作“单”。帛书《二三子》云:“‘龙战于野’者,言大人广德而下(糹妾)民也。”《坤文言》“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条下《周易集解》引孟喜曰:“阴乃上薄,疑似于阳,必与阳战也。”龖按:《说卦》和孟喜、干宝皆释“战”为“相薄”之义,《说文》释“接”义与帛《易》同,而不同于诸儒之言,好一个“独得隐士说”的孟喜并“《五经》无双”的许叔重。  
《说文》引《易》曰:“乘马驙如。”“驙”宋本、《集解》本同作“班”,帛《易》作“烦”。则孟氏古文《易》作“乘马驙如”也。  
《说文》引《易》曰:“匪寇婚媾。”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非寇闽厚”。此阐明孟氏古文《易》、宋本、《集解》本同作“匪寇婚媾”也。  
《说文》引《易》曰:“泣血慩如。(心旁在下)”宋本、《集解》本同作“泣血涟如”,帛《易》作“汲血连如”。此阐明孟氏古文《易》、宋本、《集解》本同作“泣血慩如(心旁在下)”也。《说文》言:“吝,恨惜也,从口文声。《易》曰:‘以往吝。’(口文彡)古文吝,从(文彡)。”又云:“遴,行难也,从辵粦声。《易》曰:‘以往遴。’”马衡先生云:“二三七《易》下经家人至小过廿六卦。家人卦终吝(爻下加口),今本作吝。《释文》于说卦‘为吝’下云:‘京作遴。《说文》辵部‘遴’下引《易》曰‘以往遴’,而口部吝下引《易》则作‘以往吝’。(许君于《易》称孟氏,而前后所引有异文。段玉裁云或兼称他家,或孟《易》有或本,皆未可知。)此不作吝而作吝(爻下加口),当是吝字或体。《广韵》云:‘吝、俗作吝(爻下加口),’误矣。”龖案:由帛《易》吝分别作“哭(犬换文)”和“閵”,知孟喜本古文《易》当也“吝”、“遴”两出,而京房本有作“遴”乃承焦赣遡追孟氏本也。  
讼卦“利见大人”帛《易》此处作“应用见大人”,龖案:《汉石经集存》二四九《校记》残字第3行为“应用见大人”,以此可知施、孟、京氏三家中也有与帛《易》相同作“应用见大人”的。盖孟喜本古文《易》此处作“应用见大人”,而熹平石经出此校记也。  
《释文》“鞶,王肃作盘,带亦作带。褫,郑本作拕。”《说文》引《易》曰:“或锡之鞶带。”帛《易》作“或赐之般带。”则孟喜本古文《易》此处作“或锡之鞶带”也。  
唐·张参《五经文字》言:“复,上《说文》下石经。”《说文》小徐本即如此作;而熹平石经可由残字碑阳一25行“频复”、碑阳二第4行“频复”作“复”可证。《说文》小徐本引《易》曰:“车脱輹(为古字輹)。”大徐本作“舆脱輹。”由《五经文字》之“复”字说知小徐本较大徐本可信,帛《易》作“车说緮。”《校勘记》言:“舆说辐,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释文》本亦作輹。”则孟喜本古文《易》作“车脱輹(为古字輹)。”  
《集存》之二三0有图版三三之230,存9个字。马衡先生言:“《易》上经比、小畜、履三卦。此石与《杂卦》为表里,文在行首。其受骗有余石,未拓足。比卦‘比无首’今本比下有‘之’字,小畜卦‘近望’,今本作几望,《释文》云:‘《子夏传》作近。’”龖案:几,阜《易》、帛《易》作几。晁氏曰:“京、刘、一行作近。”而中孚卦之“几”,晁氏曰:“孟、一行作既,孟云:十六日也。说之案:古文读近为既。”即孟喜本古文《易》“近、几”作“既”也。  
“愬愬”,宋本、《集解》同,帛《易》作“朔朔”。《释文》言:“愬愬,山草反,《子夏传》云:恐惧皃。马本作虩虩,音许逆反,云:恐惧也,《说文》同,《广雅》云:惧也。”《说文》引《易》曰:“履虎尾虩虩恐惧。”由“《说文》言:“其称《易》孟氏,”知孟喜本古文《易》此处为“履虎尾虩虩”也。清·阮元《周易校勘记》言:“包荒,岳本、闽、监、毛本同。石经初刻同后改苞,下《象传》及否卦包承、包羞同。《释文》包本亦作苞,荒本亦作巟。”《说文》引《易》曰:“包巟用溤河。”即孟喜本古文《易》此处作“包巟用溤河”也。  
恤字,《说文》(目窅)字下言:“读若《易》勿恤之恤。”龖案:碑阳二第1行石经梁丘贺本存“恤”字,《尚书·大诰》:“不卬自恤,”三体石经古文作“恤”,此间接可证梁丘贺本为今文,孟喜本为古文《易》也。更同时证“五经无双”的许叔重所言“孟喜本为古文《易》”至确也。  
“胏”《释文》言:“缁美反,马云:有骨谓之胏。郑云:箦也。《字林》云:食,食所遗也。一曰:脯也,子夏作脯,徐音甫,荀董同。”《校勘记》言:“噬干胏,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宋本、《集解》本作“胏”。《说文》引《易》曰:“噬干(肏土),胏,杨雄(肏土)从巿。”则孟喜本古文《易》此处作“噬干(肏土)”也。  
《说文》引《易》曰:“贲如皤如。”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蘩茹蕃茹”,即孟喜本古文《易》此处也作“贲如皤如”也。  
《说文》“畬”字下引《易》曰:“不葘畬。”大徐本后有“凶”字,段本作“田”。《礼记·坊记》所引可能为另家《易》文而大徐、段氏误从也。《说文》“葘”字条下言:“不耕田也,从艹葘(去卄头)《易》曰:‘不葘畬’。徐锴曰:“旧解从艹甾声,转写误以巛(中加一)田合为葘(无卄)亦无声字”。此字帛《易》、宋本、《集解》本同作菑,可证徐锴之言,畬帛《易》作“余”。伯2530“菑”作“蒉(贝换田)”。我在恢复《易》熹平石经碑时参众家随徐锴引之旧解而从孟氏古文《易》本也。  
《说文》引《易》曰:“虎视眈眈。”阜《易》、宋本、本同,《集解》“视”作“视”;“眈”伯2530作“(目冗)”、帛《易》作“沈”,则孟喜本古文《易》此处也作“虎视眈眈”也。  
“童牛之牿”,“童”楚《易》、《说文》作“僮”,《释文》云:“《广》、《苍》作(牛童),刘云:童也。”“牿”,楚《易》作“(木旁上口下幸)”,帛《易》作“鞫”,《释文》言:“刘云:牿之言角也。陆云:牿当作角。九家作告,《说文》同,云:牛触角着横木,所以告人。”《说文》引《易》曰:“僮牛之告。”马衡先生言:“二四八《易》校记,此在上《经》蒙至比五卦一石之阴,首行为大畜卦校记,‘童牛之告,’今本作‘童牛之牿。’细审告字下是点,必非梁丘氏之文,当是孟、施、京氏有作告者。《说文》告字下引《易》正作告,或如叙中所说《易》孟氏欤?”此校记残石为“四童牛之告·”可证孟喜本古文《易》此处作“僮牛之告”也.  
“习坎”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习赣。《释文》言:“坎,苦感反,本亦作埳,京、刘作欿,险也,陷也。”《说文》引《易》曰:“入于坎窞。”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入于赣阎”。石经《校记》残字有“欿”字,则孟喜古文本《易》必作“坎”字也。宋本、《集解》本“祇即平”,帛《易》作“塭即平”。《说文》“禔,安福也,从示,是声。《易》曰:‘禔既平’。”而另出“祇”字云:“地祇,提出万物者也。”即孟氏古文本《易》作“禔既平”也。  
《说文》引《易》云:“突如其来如。”阜《易》此处有“九四其出如其来如焚如弃(157)”帛《易》作“出如来如纷如弃如”。此阐明孟氏古文本《易》作“突如其来如”。  
《说文》引《易》曰:“咸其脢”。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钦其股”。则孟氏古文本《易》作“咸其脢”。“颊”,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陕”。《释文》言:“兼叶反,孟作侠。”则孟氏古文本《易》作“侠”。  
《说文》言“《易》榰恒凶”。“榰”《集解》本作“震”,宋本作“振”,帛《易》作“奂(大换目下攵)”。《释文》振,张作震。”则孟氏古文本《易》作“榰恒凶”。  
《说文》引《易》曰:“有孚裕無咎。”宋本、《集解》本同作“罔孚裕无咎。”帛《易》作“悔亡复浴無咎”。而帛《易》“无咎”也有作“無咎”者,即孟氏古文本《易》作“有孚裕無咎”。“用承”,宋本、《集解》本作“拯”,帛《易》作“撜”。《释文》言:“解救之拯,注同。《说文》云:举也。郑云:承也。子夏作抍,《字林》云:抍,上举,音承。”《说文》言:“抍,上举也。从手,升声。《易》曰:‘抍马壮吉’,蒸上声。撜,抍或从登。”《说文》引《易》曰:“明夷于南狩。”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明夷夷于南狩。”即孟氏古文本《易》作“抍马壮吉”和“明夷于南狩”也。  
睽卦“掣”,宋本同,楚《易》作(介攴)、阜《易》作絜、帛《易》作谍(木换止字)、《集解》本作觢。《说文》引《易》曰:“其牛觢。”《释文》言:“昌逝反,郑作觢(角换牛字)云:牛角皆踊(无力字)曰觢(角换牛字)。徐市制反,《说文》作觢,之世反,云:角一俯一仰,子夏作觢(角换卄),《传》云:一角仰也。荀作觭,刘本从《说文》解依郑。”《说文》引《易》曰:“天且劓。”大徐本作(臬刂)。即孟氏古文本《易》作“其牛觢”和“天且劓”也。  
《说文》引《易》曰:“以事遄往”。《释文》巳本亦作以,虞作祀。遄,荀作颛。”则孟氏古文本《易》作“以事遄往”。  
升卦,熹平石经有“允升”字。《说文》言:“(上山下本右允),进也。允声,《易》曰:(上山下本右允)升大吉。”《说文》序称引《易》用孟氏。《汉上易传》云:“允,施氏作(上山下本右允),进也。”则石经《校记》当出“允”字之孟、施氏异文。龖案:由孟、施氏本《易》皆作“(上山下本右允)”,可知此为丁宽、田王孙所授《易》作“(上山下本右允)”;而熹平石经梁丘贺本作“允”乃是由(前)京房所传授也。  
《校勘记》言:“劓刖,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说文》小徐本“(执木)(臬出)不安也,《易》曰:劓(臬出)困于赤芾。”大徐本作:《易》曰:(执木)(臬出)。”龖案:《周礼·考工记·匠人》郑注云:“(执木)古文臬。”今本:劓省即今文臬字。则孟氏本存古文也。《说文》引《易》曰::“巩用黄牛之革。”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共享黄牛之勒。”即孟氏古文本《易》作“巩用黄牛之革”也。  
《说文》鼏字下引:“《易》玉铉大吉。《易》谓之铉,《礼》谓之鼏。”宋本、《集解》本同作“铉”,帛书《二三子》作“贙”。则孟氏古文本《易》作“玉铉大吉”。《说文》引《易》曰:“笑言哑哑。”《校勘记》言:“震来虩虩笑言哑哑,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言亦作语下同。石经初刻语后改言,下唯《象传》句漫灭不可识,余并改语为言。”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芺囗哑哑,”言字残损,由石经梁丘贺从竹字多从艹恢复碑参从帛《易》孟氏本。徐锴按言:《易》曰:“笑言呝呝。”此南唐时何本《易》呢?存此备考。《说文》引《易》曰:“不丧匕鬯。”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不亡(釒匕)觞。”即孟喜本作“不丧匕鬯”也。  
《说文》引《易》曰:“艮其限。”宋本、《集解》本同,帛《易》此处残缺。“裂”晁氏曰:“列,孟、一行作裂。”夤,晁氏曰:“孟、京、一行作(月引)。”朱汉上云:“熏,子夏作熏,孟喜、京房、马融作熏。”则孟喜本《艮·九三》作“艮其限裂其(月引)厉熏心”也。  
《释文》言:“以须,如字,待也。郑云:有才智之称,荀、陆作嬬,陆云:妾也。”晁氏曰:“子夏、孟、京作嬬,媵之妾也,古文作须。”《校勘记》言:“归妹以须,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帛《易》作“嬬”;《释文》:几,荀作既。”龖案:石经梁丘贺本此处残存“既望吉”三字。恰合前说则孟氏古文本《易》此处作“嬬”、“月既望”。  
《说文》引《易》曰:“刲羊。”大徐本作“士刲羊,”宋本、《集解》本同。则孟氏古文《易》作“刲羊”也。  
朱汉上云:“初九遇其配,孟喜、郑氏作妃。”《释文》言:“见斗,孟作见主。”《校勘记》言:“遇其配主虽旬无咎,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释文》:配,郑作妃,荀作均,刘昞作钧。丰其蔀日中见斗,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释文》:蔀,郑、薛作菩。”帛《易》、宋本、《集解》本同作“见斗”。则孟喜本作“初九遇其妃”、“见主”。  
《说文》引《易》曰:“丰其屋,”大徐本作“寷其屋。”帛《易》、宋本、《集解》本同作“丰”,既孟喜本作“丰其屋”也。  
《释文》言:“阒,姚作阋,孟作窒,并通。”《校勘记》言:“阒其无人,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岳本作閴。”宋本、《集解》本同。帛《易》作(上明下犬)。则孟喜本作“窒”也。  
《说文》惢字下言:“读若《易》云旅琐琐。”帛《易》、宋本、《集解》本同,《说文》引《易》曰:“先庚三日后庚三日。”“丧其齐斧”今本和帛《易》作“丧(亡)其资(溍)斧”。范先生云:“汉《太尉桥公碑》引作《周易?旅卦》作“得其齐斧”,同石经。《释文》云:‘《子夏传》及众家并作齐斧。’《汉书?王莽传》有此《经》所谓‘丧其齐斧’者也。”龖案:晋卦名帛《易》作溍。《释文》云:“孟作齐。”则孟喜本作“旅琐琐”、“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和“丧其齐斧”也。  
《释文》言:“好爵,孟云:好,小也。”《释文》言:“尔靡,本又作糜,同之池反,散也,干同。徐又武寄反。又云:之彼反。《韩诗》云:共也,孟同。《埤苍》作縻,云:散也。陆作(纟麻),京作劘。”即孟喜本作“好爵”、“尔靡”也。  
“茀”帛《易》作“发”,《集解》本作“髴”,《释文》言:“方拂切,首饰也,马同。干云:马髴也,郑云:车蔽也,子夏作髴,荀作绂,董作髢。”晁氏曰:“孟、一行、虞亦作髴,云:鬓发也。说之案:茀古文绂字。”《校勘记》言:“妇丧其茀,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说文》繻字下言:“读若《易》繻有衣。小、大徐本同而段玉裁本无“读若《易》”三字。另《说文》引《易》曰:“需有衣絮”。宋本、《集解》本同作“繻有衣袽”,帛《易》作“襦有衣茹”。“繻”,《释文》言:“而朱切,郑、王肃云:音须。子夏作繻,王廙同,薛云:古文作繻。”《校勘记》言:“繻有衣袽,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即孟氏本作“髴”、“需有衣絮”也。  
朱汉上言:“小狐汔济,孟喜曰:小狐汔水未济一步下其尾故曰小狐汔济未出中也。”  
《说文》小徐本“(卄丽)艹木相附丽土而生,从艹丽声。《易》曰:‘百谷艹木丽于土。’”大徐本作“丽于地。”宋本作“百谷木丽乎土。”《释文》“草木丽,如字。《说文》作(卄丽)。乎土,王肃本作也(龖案:笔误,应作地笔误,它本作地)。”《集解》本作“百谷草木丽乎地。”同时引虞翻言作“地”。《校勘记》言:“百谷草木丽乎土,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即孟氏古文本作“百谷艹木丽于土。”《说文》引《易》曰:“孰饪。”小徐本“饪”中间有亻旁。《校勘记》言:“亨饪也,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释文》:亨本又作亯,下及注圣人亨、大亨、亨饪者并同。”由“《说文》言:“其称《易》孟氏,”知孟喜本古文《易》此处为“孰饪(中加亻旁)”。  
“吴(口加一)”,宋本、《集解》同。《释文》言:“则吴(口加一),如字,孟作稷。”  
《说文》引《易》曰:“云上于天,需。”龖案:诸本作“云上于天,需。”《仪礼·士昏礼》郑玄注言:“今文于为于。”可知孟氏本“于”作“于”乃真古文本也。“殷”,《释文》言:“京作隐。”娄机言:“隐,《史记?司马相如传》:隐天动地,《汉书》作殷天。”《说文》引即孟氏《易》曰:“殷荐之上帝。”  
《说文》引即孟氏《易》曰:“君子节饮食。”宋本、《集解》本同。  
《说文》引即孟氏《易》曰:“明出地上晋。”此字石经《公羊》、大徐本作(臸下日)。  
《释文》言:“窒,珍栗反,徐得知反。郑、刘作懫,懫止也。孟作恎,陆作(山火月)。欲,如字,孟作浴。”宋本、《集解》本作“窒欲”。另“欲”,晁氏曰:“孟作谷,案:谷古文欲字。”龖案:此晁氏所见本与《释文》本不同,存异备考。《剩义》引《正义》言:“象曰风雷益,《子夏传》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万物皆益,’孟喜同。”  
《释文》言:“偏辞,音篇。孟作徧,云:周鳾(去鸟旁)也。”宋本作偏;《集解》本作徧,虞翻解与孟喜同。《说文》引《易》曰:“君子豹变其文斐也。”“斐”宋本、《集解》本同作“蔚”,龖案:“豹变”《革卦·上六》石经梁丘贺本残字作“豹辩”。知孟喜本古文《易》作“君子豹变其文斐也”。  
“以恒”,晁氏曰:“孟、京无此以字。”归妹象《剩义》引晁氏言:“归妹以娣以(京房无以字)恒也。”“翔”,晁氏曰:“孟亦作祥,云:天降恶祥。”《校勘记》言:“天际翔也,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释文》:翔,王肃作祥。”即孟喜本古文《易》作“归妹以娣恒也”、“天际祥也”。  
《释文》言:“后挂,京作卦,云:再扐然后布卦。”宋本、《集解》本同作“挂”。《说文》言《易》筮“再扐然后卦”宋本、《集解》同作“挂”。许慎言“《易》筮”而不言“《系》”或“《系辞》”。或孟氏本此“大衍之数章”也不在《系》中?存此以备考。  
《考文》言:“古本:系辞焉而命之,无焉字。”帛《系》也同无此“焉”字。《释文》言:“而命,孟作明。”宋本、《集解》本同作命,帛《系》作“齐”。  
《说文》引《易》曰:“夫干寉然。”“寉”宋本、《集解》本同作“确”,帛《系》作“蒿”。《释文》言:“隤然,大回切,马、韩云:柔皃。孟作退。陆、董姚作妥。”宋本、《集解》本同作“隤”,帛《系》作“魋”。即孟喜本古文本此处作“夫干寉然”、“退然”也。  
《释文》言:“大宝,孟作保。”宋本、《集解》本同作宝,帛《系》“费”,恢复经从孟喜本。《史记?赵世家》“虙戏神农教而不诛。”《说文》罨(电字取消后品形重迭)字下言:“读若《易》虙羲氏。”《释文》言:“包,本以又作庖,白交切,郑云:取也。孟、京作伏。牺,许宜切,字又作羲。郑云:鸟兽全具曰牺。孟、京作戏,云:伏服也,戏化也。”宋本作“包牺氏”,《集解》本作“庖牺氏”,帛《系》作“戏是”,下句作“*聿(左偏旁残)戏是”。即孟喜本古文本此处作“大保”、“伏羲氏”也。  
《释文》言:“耒耨之利,奴豆切,马云:鉏也,孟云:耘除草。”  
《说文》引即孟氏《易》曰:“犕牛乘马”宋本、《集解》“犕”同作“服”帛《系》作“备”。《说文》引即孟氏《易》曰:“重门击(木广屰)”,另作“(木橐)”,徐锴曰:“柝亦(木广屰)也,故云判。今《周易》作柝,唯《周礼》作(木橐)。”《集解》本作“(木橐)”宋本作“柝”,帛《易》作“(木尺)”。《说文》引即孟氏《易》曰:“上栋下宇。宋本、《集解》本同,帛《系》作“上练下楣”。《说文》引即孟氏《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说文》引即孟氏《易》曰:“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世”原为“代”避唐太宗讳改。)《释文》言:“象也者像也,众本并云:像拟也。孟、京、虞、董、姚还作象。”宋本作像,《集解》本作象,帛《系》作马,与《集解》本意同。《释文》言:“絪,本又作氤,同音因。缊,本又作氲,纡云反。”石经残字、宋本、《集解》本同作“絪缊”,帛《要》此处作“天地昷万物润。”《说文》引孟氏“《易》曰:天地壹壹(豆上换凶字)。”  
《说文》孟氏引《易》曰:“杂而不越(辶旁)。”宋本、《集解》本同作“越”,帛《易》此段在《易之义》中作“越(无走旁)”。徐锴言:“越(辶旁)文播越字,越度也。”  
《说文》引孟氏《易》曰:“阐幽。”宋本、《集解》本同,帛书《易之义》作“赞绝”。  
《说文》引孟喜本《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利物”,宋本、《集解》本同,《经典释文》言:“孟喜、京、荀、陆绩作利之。”  
《说文》引《易》曰:“参天两(古文)地。”帛书《易之义》、宋本、《集解》本同作“两”,《玉篇》言:“两(古文)今作两。”即孟氏《易》为古文本也。  
《说文》引孟氏古文《易》曰:“燥万物者莫暵乎火,火离也。”大徐本“火”作“离”。宋本、《集解》本“暵”同作“熯”。  
《说文》引:“《易》为旳颡。”另引作“《易》曰为馰颡。”“旳”《集解》本同,宋本作“的”。恢复经从孟氏古文。龖案:《说文》两引不同,或为孟氏书的时间和板本不同形成?《说文》引《易》曰:“为馵(无灬)足。”大徐本无此句,宋本同,《集解》作“馵”。《释文》云:“馵,主树反。京作朱、荀同,阳在下。”恢复碑从京房本作朱,此字当有《校记》。  
《说文》引孟氏《易》曰:“为黔喙。”宋本、《集解》本同。  
《说文》引孟氏古文《易》言:巽(古文)卦“为长女为风者。”《汉简》谓古文巽如此,宋本、《集解》本同作“巽”,帛《易》作“筭”。《汉简》谓“撰字之古文作篹,”可证“筭”为古文;现行诸本作“为风者为长女。”  
朱汉上言:“案《集解》坎为狐,《子夏传》曰:坎称小狐,孟喜曰:坎穴也,狐穴居。”  
《说文》引《易》曰:“井法也。”龖案:今本《易传》无此句,但《习俗通》及《后汉书·五行志》所引同有此文。鄙以为或孟氏古文《易传》佚文存此备考。《集存》“二四八《易》校记,此在上《经》蒙至比五卦一石之阴,首行为大畜卦校记,‘童牛之告,’今本作‘童牛之牿。’细审告字下是点,必非梁丘氏之文,当是孟、施、京氏有作告者。《说文》告字下引《易》正作告,或如叙中所说《易》孟氏欤?三行‘盈诸满皆言盈,’似是上《彖》谦卦校文。”  
校记残字“盈诸满皆言盈”。龖案:此阐明四家本有“盈”讳为“满”者,考《易》中比卦:“有孚盈缶”;习欿“九五欿不盈”;《序卦》“盈天地之间者、屯者盈也、有大者不能够盈”;《易彖上》“雷雨之动满盈、天道亏盈、地道变盈、鬼神害盈、人道恶盈、尚音讯盈虚、水流而不盈”;《易彖下》“损益盈虚、月盈则食天地盈虚”;《易象上》“盈不可久也、欿不盈”。呈现“盈”字17处。盖孟氏古文《易》诸“盈”字皆不讳作满。“欿囗囗欿有”考《易》中有“55习欿有孚维心亨、九二欿有险”有“欿有”二字。由碑字的《经典释文》可知梁丘贺、京房本“坎”作“欿”,或孟喜古文《易》作“坎”也。“六二跻九陵”碑残字有“跻九陵”字,阐明施雠、孟喜、京房本有如现行诸本作“跻于九陵”者?“应用见大人”详见碑阳一第7行,讼卦“利见大人”帛《易》此处作“应用见大人”条。“·以旅与”查《象下》有中有“以旅与”字,阐明石经梁丘贺本有作“以旅与”三字,而孟喜、施雠、京房本或有与“以旅与下其义丧也”句中异文之处。  
综上所述西汉初韩婴“推《易》意而为之传”、孟喜托“得《易家侯阴阳灾变书》”而改其自已所受师法。开后来费氏、刘向父子、马融、郑玄、荀爽等校苏恢复古《易》之先河。古先贤这种追遡古本“自强不息”的肉体为我们所参详敬重。商、周甲骨文、金文的大量发现整理,以及上博简《楚易》、包山卜筮简、马王堆出土的《帛易》、夏侯灶墓出土的《阜易》以及秦简《归藏》等书的出土,使我们这代人见前贤所不见,听前人所未闻。相对而言更应做出更大的奉献。  
参校书目:  
《宋本周易注疏》中华书局198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影印北京图书馆藏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  
《周易集解》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影印姑苏喜墨斋张遇尧局镌本。《周易异文校正》吴新楚着,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载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简称楚《易》。  
《汉石经集存》马衡先生遗着,考古学专刊乙种第3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讨所编辑,科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十二月第一版第一次玉扣纸三开本印刷。  
《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元递修本(全三册本)。关于西汉之《易》当时存录。《释文?序录》言:“《子夏易传》三卷;孟喜章句十卷(无上经,《七录》云:又下经无旅至莭,无上系。);京房章句十二卷(《七录》云:十卷,录一卷目。);费直章句四卷(残缺)。”  
《古易音训》二卷[宋]吕祖谦编[清]宋咸熙辑,《续修四库全书本》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七年刻本。  
《阜阳汉简﹤周易﹥释文》,中国文物研讨所古文献研讨室,安徽省阜阳市博物院释文。载《道家文化研讨》第十八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李氏集解剩义》清·李富孙辑续修四库全书第27册,经部易类,是书乃据北京图书馆分馆藏清·嘉庆种学齐刻本影印。  
《汉上易传》宋·朱震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册,经部五易类。  
1.地摊算卦的准吗  
这些“神算”大都有准备固然证明了所谓的“神算”算得并不准,但其中的玄机,普通人很难想通。昨日,从事《周易》研讨的李先生向记者揭露了其中的微妙。  
第一招:无影笔可算兄妹几个、车牌号“算车牌号、手机号、兄妹几个等,这用的都是我们业内人士所称的‘无影笔’,也是很多骗子习用的。”李先生说。所谓的无影笔并没有什么神奇的,普通是铅笔笔芯或者圆珠笔笔芯。“神算”将其夹在指甲缝里,或者粘在大拇指靠近手心之处。当你说出车牌号时,“神算”便会依据你的答案,随机在纸上写上。“他说写上时,其实没写,只要看到了你的答案后,他才写上分歧的数字。那些人没事儿就天天练指法,练得又快又准,还能不看倒着写。”李先生说。但由于笔芯是夹在指甲缝里,所以要想写复杂的很难。李先生说,破解“无影笔”的方法很,只需你成心说错答案,“神算”绝对会写错。另外,你坚持不说他是算不出来的。  
第二招:阴阳纸可算你写下的一切信息还有些“神算”,并不只是算与数字有关的,他会让你在一张纸上写信息。而你写的内容是什么,他却全晓得。这是怎样回事?据李先生解释,这是“阴阳纸”。所谓“阴阳纸”,是“神算”们在让人写下信息的时分,会让人用圆珠笔,而且,用的纸会特别薄。“你写完了,他把纸一撕递给你,看起来仿佛他啥也没看到,但实践上,由于用的纸薄,普通来说,人们用圆珠笔写字时,会特别用力,所以,在第2页纸上,能十分明晰地看到所写的信息。于是,他又‘算’出来了。”李先生说。行家解释算得准为啥不去买彩票?在街头许多摆摊儿的算命者那里,都打出了“六爻”、《周易》的旗帜。据李先生估量,加上地摊儿算命者,在郑州有几千名周易喜好者。假如算上真正有停业执照的,仅有300人左右。李先生说:“我们都有正轨的停业执照,是信息咨询行业。”  
毕业于河南商专营销专业的王先生则以为:“《周易》是本哲学书,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特地的卦书。”他是一位《周易》喜好者,已研讨《周易》12年。他以为,《周易》中的阴阳五行包含了万事万物。他说:“对很多种学科来讲,《周易》都具有指导作用。不过,在实践应用中,很多人用《周易》来卜卦,《周易》其实是对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停止解读。”曾经有人试探他,请求他算晚饭吃什么等,这令他很生气。而李先生作为一名《周易》喜好者,也未能让本人免除“破财”。这两年来,他总共丢了14辆自行车,3部手机。他曾去报警,结果派出所民警说:“你不是会算卦吗?本人算算找回来呗。”李说:“说这话的都是不懂《周易》的。要是真的啥都能算出来,那算命的痛快去买彩票好了,肯定天天中奖,也不用摆地摊儿了。”  
第三招:似是而非无论怎样解释都不会错还有些神算,采取的是文字游戏。比方,当问到父母能否都健在时,“神算”会在纸上原封不动地写上“父在母先亡”。假如是父亲先逝世,这句话便很好解释。假如是母亲先逝世,他会解释:“看看,写对了吧。父在,母先亡。”假如是父母健在,他便解释为,未来如何如何。假如问的是孩子是儿是女,他会写上“小女”,两个字中间大大地空着。假设是儿子,他能够说:“看,我写的是‘小儿(我省一些中央称男孩儿为小儿)’。不过,命里你本来还有个女儿。”假如是女儿,那么他便连起来解释。  
第四招:互相串通装作不相识,实践打暗号今年五一,龚女士带着父母去开封玩耍,在大相国寺门口,被一算命的拦下,称本人开了天眼,非要拉着她父母算命。问题也很老套,问其儿女几个。不过,这次“神算”没有请求把答案写下,而是让龚女士的父母本人在背后比画个数字就行。龚女士留意到,在围观者里,有个人形迹可疑,每当父母比画过手势后,这个人就会悄然比画出同样的手势。李先生说,互相串通也是所谓的“神算”们常用的手段。比方,几个算命的摆摊儿摆在一同,假如到这个摊儿上算,没算对,另一个摊主便会自称算得准,其实,他在旁边早就偷听到正确答案了。  
第五招:心理揣摩他算出的全是你说过的李先生说,假如前4招用上,并且没被人觉察,普通人都会以为算得准,这样,“神算”们便开端给算命者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灾难来,并请求对方破财消灾。李先生归结,一个人去算命,不外乎三种问题:一算财,二算事业,三算感情。只需去找人算命,那一定是这三方面出了点问题。“假如生活过得很好,啥事儿也没有,谁闲着没事儿去算命啊。套话也很容易,有时以至本人都会主动说出来。”李先生说。他说:“假如你本人什么都不说,一声不吭,对方肯定啥也算不出来。”  
2.哪里算卦算的好,准  
周易算命是比拟准的。  
当然了,准不准也看个人对准的了解,有的人测出这年破财很差,就觉得很准了。有的人测出这年破财但没测出破了几钱就觉得不准了。  
算命的办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是生辰八字算命。八字预测主要就是测人生的层次上下,和大运流年吉凶趋向。  
六亲方面会随着出生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但他们人生的大运流年吉凶趋向都是一样的,说好都好说差都差。曾经遇到过同八字的两个人,同样是不好的流年,一个做生意破财几万,一个只是工作不顺辞职了,在家闲呆了一年,破费大一些。  
算八字的意义就是能在不好的流年提早晓得了,做个五行风水调理和防备,这也是我们预测师的意义。  
3.哪里算命准  
算命需求细致的出生年月日时,注明男命还是女命,农历还是阳历  
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生下来,这终身要做什么,是当农民呢,还是做官,或是商人……这就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宝马汽车,或者是自行车一样,是必定的。而运呢,运就是人在世界上所阅历过的各个时间段,运又分大运、小运,大运五年一改换,小运一年一换、流年则是我们所阅历过的每一年。命运合在一同就像是一辆车行驶在路上一样,所经过的路就是大运,路是平整的,就顺,坎坷不平的就迂回坎坷。  
有人说本人的命运本人控制,也有人说命运是必定的,是改动不了的,这两种观念只能说是各对一半,假如命运真的是能靠本人把握的,试问天下间除了傻瓜跟肉体病患者以外,有谁不想好好把握本人的命运出将入相,光宗耀祖,光耀门楣。有人会说,既然是命中必定,那假如不去工作,不去赚钱,钱能从天上掉来吗,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是孙悟空,都在五行之中,每个人出生后,八字已定,其终身的大运也就必定,八字的金木水火土与终身的大运也都将遭到地球磁场的支配,很多人应该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行到好运的时分,由于遭到地球磁场的影响,自然也就会有很大的动力去拼搏,去努力,遇到的都是本人的贵人,都是对本人协助很大的人,由于运气行的好,跟命里阴阳五行均衡了,睡觉都能睡得特别香,当大运转得不好,整个人也就会变得很颓丧,短少努力赚钱的动力,遇到的都是小人,处处跟本人作对,要婚姻没婚姻,要事业没事业,经常失眠。北宋宰相吕蒙正所著时运赋更能阐明这一切,万般皆是命,算来不由人,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命运到底是必定还是能改动,来打个比如,比方一只鸡,从蛋壳出生后能够经过后天的精心饲养,使它生长得更好,更大,更强壮,但是鸡一直是鸡,再怎样努力饲养也不可能养成鸭或变成牛,每个人都能够经过后天的努力和改动去完成属于本人命中必定的最大的胜利,但不是每个人去努力都能够做将军,不是每个人去努力都能够当皇帝,命运合在一同就能够看到很多的理想故事,有的人命理格局高的,虽说做了官,但运气行的不好,所以官做的很不顺,处处有人给他穿小鞋,官越做越小。而有些人命理格局低,则是农民,可是运气行的好,所以生活很幸福,种地风调雨顺,打工年年有余。易经是中国传播了五千多年的魁宝文化,是任何人都无可置疑的,周易算命不是为了简单的理解本身的命运,而是在晓得命运的根底上还要晓得去做到如何趋吉避凶,破祸成福。比方某人八字金旺木衰,最宜行东方木运,事业方位上也最合适在本人出生地为准的东方城市开展,所谓财在东方人往西,走错方向失良机,假如这个人不懂周易的,又往出生地的西方开展,加上大运不好的那不是破财就是疾病,就算大运很好的,原本应该一年赚1千万的,可能只赚了5百万,方位差一线,富贵不相见,可见算命的境地不在于算得准,而是应该在算得准的根底上如何做到改动命运,趋吉避凶,少走弯路,以尽快求得属于本人命中的最大富贵,快速走向属于本人的胜利此岸。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妈妈惧怕算卦
下一篇:周转测试算命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